一、流通迹本兩門-約化他勸流通-勗受法弟子-〈普門品〉
(一) 問答
1. 長文
(1) 初番問答
(2) 次番問答:問答遊化方便
A. 問(無盡意菩薩再請問):問觀世音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化
B. 答(如來答釋)
a. 別答(三十二應身)[1]
- 觀世音菩薩帶有佛像,表示祂過去已成佛 ,是帶果行因的菩薩
- 大勢至菩薩是頭戴甘露瓶
(a) 三聖身
(b) 六天身
(c) 人身
(d) 四眾身
(e) 婦女身
(f) 童男、童女身
(g) 十類身-天龍八部身
(h) 力士身
b. 總答
二、經文-《妙法蓮華經》卷7〈2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4]執金剛身得度者,即現執金剛身而為說法。「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2]
-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230集-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1] 《妙法蓮華經文句》:第二番問,為三:「云何遊」問身,「云何說」問口,「方便」問意。此聖人三密,無謀之權,隨機適應也。佛答亦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應以」者,答方便力也;「現身」,答其問遊也;「說法」,答其問口也。凡有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云云)。CBETA,T34, no. 1718, p. 146b11-b16。
《法華文句記》:「三十三身、十九說法云云」者,應具指離合,結說少故,但十九如八部四眾,但結一說。CBETA,T34, no. 1719, p. 357b21-b22。
[2] 」(CBETA 2025.R1, T09, no. 262, p. 57b15-21)[4] 執金剛 Vajrapāṇ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