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深心恭敬


   這是以大悲的思想來對治嫉妒心、欺誑心。在一切眾生當中,要生起大悲心,使眾生得安樂,因此有大悲心就不會嫉妒、也不會諂媚、也不會欺騙人。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180集-卷(五)安樂行品第十四:總明行成之相


一、
迹門流通-安樂行品-答-總明行成之相[1]

(一)           結勸四行[2]

(二)           舉三報以勸-煩惱障轉轉後報[3]

2025年6月18日 星期三

無得惱之


  四眾弟子都有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根性,不要想辦法來惱亂他,使他生起懷疑之心、後悔之心,若因此他懷疑而後悔,心亂乃至退失道心,這個罪過就大了,所以內心不可以有這些念頭。[1]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179集-卷(五)安樂行品第十四:總頌兩譬


一、 迹門流通-安樂行品-答

(一)   總標章

(二)   解釋修行方法-誓願安樂行-偈頌

皆使發心

和顏為說」:說法的時候要和顏-慈和的顏貌,不要現出過度的嚴肅之相,這樣人家看到害怕。以很柔和的顏貌來為人說法,表示出歡喜接引眾生的現象。

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

不樂說過


  經文:「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1]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要做宏法事業,先守口德,不要說過犯的事。[2]第一不要說人的過,因為人在還沒有成佛之前,未免有過錯、過失,所以不可能每一個人是個完人、完全沒有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