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智者大師簡傳



智者大師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538),圓寂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1]時經梁、陳、隋三個朝代,歷值梁武帝、梁簡文帝、梁元帝、梁敬帝、陳武帝、陳文帝、陳廢帝、陳宣帝、陳後主、隋文帝等十位皇帝。[2]其生逢中國南北朝戰爭頻繁、政治混亂的局面,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之下,卻能博得兩朝數帝與四方道俗之隆盛禮敬和歸信,皆因其人格偉大,修學精廣,並且其著述亦甚豐富,但多為門人所記,智者大師為教、為法、為眾生奉獻的精神,更是影響後代深遠。


表格 1 智者大師所屬年代對比簡表
南朝(在江南,由漢族統治)
北朝(在華北與東晉時代,由胡族統治)
宋(420-478
北魏(386-534
齊(479-510
梁(502-506
陳(557-589
西魏(553-556
北齊、北周(557-580

依據佛教史料之記載,慧思大師承於北齊 慧文禪師的思想,及以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作為修持的根據,而證得「法華三昧」。智者大師亦繼承了 慧思等師之思想淵源,開創了天台「教觀雙美」的學派,以及承 慧思大師之「一心三觀」,而開展出天台圓頓止觀的修持法門,乃至將圓教義理與實相觀法,落實於懺法與禪定的修持上,更是影響後代佛教懺悔法門的實踐觀行。

「智者」是大師的尊號,幼名稱為「光道」、「王道」,出家後法號「智顗(音『以』)」,字「德安」。所謂「智者」的稱呼,是於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為當時還是晉王的楊廣,向法師求受菩薩戒後所賜封,[3]此為大師「智者」尊號的由來。

大師一生的成長、經歷,思想的流變,至六十年的生涯,日本學者佐藤哲英在其《天台大師の研究》中,將生涯分為前期(1歲至48歲)與後期(48歲至60歲),其中更加以細分為個時期:[4]

個時期

中國朝代
西元
第一期
幼年時代
從出生至出家時
梁大同四年­­-梁詔泰元年
538-555
第二期
修學時代
出家後跟隨師長鑽研之時期
梁詔泰元年-陳大光二年
555-568
第三期
瓦官寺時代
於瓦官寺弘法的八年間
陳大光二年-陳大建七年
568-575
第四期
天台山隱棲時代
離開瓦官寺於天台山潛修時期
陳大建七年-陳至德三年
575-585
第五期
三大部講說時代
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三大部完成的圓熟期
陳至德三年-隋開皇十五年
585-595
第六期
晚年的時代
《維摩經疏》完成至圓寂晚年的三年間
隋開皇十五年-隋開皇十七年
59-597


幼年時代

從出生至18歲出家(梁大同四年,538­­-梁詔泰元年,555年)。

7

智顗法師俗姓陳,幼名稱「光道」,又名「王道」。其先祖出身穎川郡(位於今河南省許昌縣),為潁川陳氏。至東晉時代(西紀四世紀頃),因胡族(匈奴、鮮卑、羌)等侵入華北,朝廷也被迫遷都於建康(南京),是以陳氏一族,也在東晉初年,跟隨政府南遷移居於荊州華容縣(湖北省),大師是梁大同四年538七月誕生於此地。據傳說:大師出生時,光明滿室,俱重瞳相,幼年聰慧過人。

其父陳起祖,通經傳,有武略,在梁元帝(武帝第七子蕭繹)任荊州刺史時,為其幕僚。在蕭繹登基為梁元帝後,官拜「使持節散騎常侍」,更被封為益陽縣開國侯。其母徐氏,是位虔誠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長兄陳鍼。

其幼年時代,正當是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時期達到鼎盛,在佛教盛行中,從小便已「口不忘噉,見像便禮,逢僧必敬」。

七歲時,「喜往迦藍,諸僧訝其情志,口授《普門品》」[5]一聽聞便能背誦,故被譽為神童。

15

因戰亂,在其15歲時,智顗全家北至硤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大師升起出家的願望,但未獲父母同意。

17

梁承聖三年554,西魏宇文泰派于謹等人領軍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後被殺。此時天下的大權歸於陳霸先之手,改國號為陳(傳五代—三十三年)

梁朝之滅亡,影響了陳氏一家的沒落,即:大師之雙親—陳起祖夫婦,因親睹國家的慘亡,致憂悲過度,一病不治而相繼死亡。

18

智顗法師處在南北朝國家動亂時期,目睹了北朝的日趨強大和南朝的不斷衰弱,並且經歷梁朝的敗亡與陳朝覆滅的事實,以及北魏武帝與北周武帝的兩次毀佛事件,對於他產生重大影響。其遭遇國家變故,深刻體會「世間變化無常」的真理,激起護教悲願,生起超脫塵世之志向。

在其父母過世後,經其兄同意與其舅王琳的資助下,於18歲時,投禮湘州(位於今湖南長沙)果願寺 法緒大師出家,法緒大師為他授沙彌十戒,並教導其律藏。


修學年代

出家後跟隨師長鑽研之時期,(陳永定元年,557年-陳光大二年,568年)

20

二十歲時依 慧曠律師534-613受具足戒,學習戒律與大乘經典,於大乘佛學奠定了深厚的理論根基。此後勤修更甚,並精通律藏,及具禪定基礎。

後於湖南衡陽大賢山(湖南衡州南境)修習方等行法,及讀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經,在僅僅兩旬之間,盡得其奧旨,誠是宿根深厚。[6]

23

陳天嘉元年560,智顗法師二十三歲,遙聞光州(今河南省光山縣)大蘇山 慧思禪師515577之禪慧兼具,德風蓋世,決意欲投其門,遂摒棄一切,越險沖難。當時的光州,是處於陳、齊兩國界境,為兵火不斷的地方。

智顗法師入光州大蘇山,投禮 慧思禪師[7]受學禪法。[8]慧思禪師一見到智者大師,欣喜嘆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9]由此可知 大師具有非凡之宿因。

智顗法師於 慧思禪師座下,苦練參究,依示精修普賢道場(法華三昧行),慧思禪師並為其廣釋「四安樂行」。

智顗法師依教窮研,日夜勤奮。其修持《法華經》二七日,讀至〈藥王菩薩本事品〉中:「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句,豁然大悟,心境朗明,猶如:長風雲遊於太虛之微妙境界!

        其將所證悟之境界白師,慧思禪師讚嘆說:「非汝勿證,非我莫識,所證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10]
  
智顗法師自證法華三昧後,口若懸河,辯才無礙,同時博得同道們之器重!大師這次的開悟,後人讚歎稱為「大蘇妙悟」。慧思禪師常令其代講,得到「說法人中,最為第一」[11]之美譽。

慧思禪師在 智顗法師代講《大品般若經》時,讚說:「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大師雖然時時受到 慧思大師的讚歎!但他卻不以此自滿,朝夕更加努力而勤修不懈!

代講竟,慧思大師誡曰:「今以付囑汝,汝秉法逗緣,傳燈化物,莫作最後斷佛種人也。」[12]

歷經八年,不久,戰事又起,慧思大師後移居衡山,命 智顗法師往南方傳播佛法。智顗法師承 慧思大師示意而下山,時為陳光大元年(567),智顗法師三十歲。


瓦官寺時代

於瓦官寺弘法的八年間(陳光大元年,568年-陳大建七年,575年)。

30

智顗法師拜辭 慧思禪師,同法喜二十七人至金陵(今南京市),獲得當地著名佛教僧侶──如興皇法朗、長干慧辯等法師的支持,官員徐陵、毛喜等人都成為他的信徒。

沈君理請 智顗法師住錫瓦官寺,講《法華經》題,說五重玄義,九旬談妙,皇帝停朝一日,令群臣畢集聽法。

智顗法師並開講《大智度論》與《次第禪門》,[13]大開法筵,極獲道俗尊仰。其將獨得佛乘之妙慧,配合於講說義理,不但發揚了南朝佛教的義學特色,又加入了北方佛教的禪法內容,可說是修行實踐與義解並重。加之縱橫無礙的辯才,講解佛法之奧旨,使當時堪稱德居僧首的警韶、法濟、法安等法師,盡舍指南之位,尊北面之禮於座下聽講。[14]

智顗法師住錫金陵八年間,受到舉國上下一致的皈崇,即:上得皇室的寵遇及朝野名士之禮敬;下受兆民欽仰!若以弘法方面,當然是成功的,但究其自他兩利方面來說,欲仍離大師的本懷尚遠!換句言之:因為聽法者雖日益增多,但領悟者卻日漸減少!大師眼見如此情形,精神上有說不出的苦悶,於是想到與 慧思大師臨別時:「……必須傳持慧燈化物,勿為作斷佛種之人」的嚴誡,遂油然而生慚愧!對於利他濟世的任務,發生無法形容的難過!是以大師便想:既然不能利他,且復傷自行,豈不是空費光陰徒勞無益!因此有退隱入山林之意。

在其入天台山前一年,時值北周慘酷迫害佛教,眾多僧尼奔向江南避難,歸投大師座下,[15]智顗法師為了傳燈化物,勿作斷佛種人,因此,不顧朝野名士們與群眾之挽留,決意隱遁於天台山,實踐第二期的苦行生活。


天台山隱棲時代

離開瓦官寺於天台山潛修時期(陳大建七年,575年-陳至德三年,585年)。

38

    陳宣帝太建七年(575),智顗法師於九月離金陵,棲隱天台山(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

後獨往華頂峰修頭陀行,正靜坐思惟時,忽於後夜出現大風雷震、魑魅群來,萬千魔影,狀極可畏,又復見亡故父母之形,枕伏抱漆,陳說哀苦,二緣魔境,強烈襲擊,擾亂大師的禪定,但大師止心靜觀,不動如山,深念諸法實相,體悟本性空寂,終於憂苦之相,寂然又滅,一切恢復為寂靜的大自然境界。此時,有西方神僧,忽而現前,說智者定力非凡,英勇無比,可稱當世大雄![16]

智顗大師經過這番降魔之後,思想大有轉變,即由禪定轉向止觀的境界,於天台最高處華頂山峰,坐禪修定,以禪定止觀工夫,降伏一切魔境,證悟法華圓頓中道實相,創立天台教觀並重的教學基礎。

40

之後,大師移錫於土地寬大的佛隴,創建草茅精舍,繼續為諸弟子講學。

陳宣帝太建九年(577)二月,下詔曰:「智顗禪師 佛法雄傑 十匠所宗,訓兼道俗 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供薪水」。[17]皇帝以始豐縣的稅收充作寺內經費,並派兩戶農民為差使雜役,其徒眾慢慢擴大。
陳宣帝太建十年(578)五月,陳宣帝又敕給「修禪寺」寺名匾額。是年,南嶽慧思禪師入滅。

智顗法師在天台山的實修,是弘法生涯中的重要時期,這段期間,藉助於宣帝的支持,精進修行,晝談義理,夜習止觀,完成了禪教的融合體系,建立起佛教的獨立派別,其形成於陳、隋之際,發展於隋唐時期。天台宗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而智顗大師重要的代表著作「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雖然正式宣講於天台隱居之後,但實際醞釀成熟於天台隱居期間。[18]

大師在天台隱棲時,雖說是隱於山中自修,但對於度生工作,仍然不懈地的進行之中。即:當時山下附近的住戶,無不以從事捕魚為業,當然這種殺生之惡因,來生必受不堪設想的果報!大師睹此情形,極為憐愍,特囑寺眾,將寺中所有衣物等變賣,兌換銀兩而購孔玄達之一所大水池,盡收購彼輩所捕的大小魚類放於池中,使之不被殺而安然一生。

大師自創建放生池保護動物后,天台附近一帶,號稱扈王(漁業首領)的嚴續組與羊公賀等人,皆深受大師的悲德感化,遂改業從農。更難得的是,他們所經營幾十年的漁池,共計六十三所,悉數捐獻為放生池,並且發心造船隻,恭請大師,在江上講『金光明經流水品』,以示懺悔!由此可知,大師之度生,不僅是以人類為對象,其恩惠及至群生,這更是大師之慈悲令人欽佩!

有關放生愛護動物的觀念,散見諸大乘經典之中。我國對放生思想,始自齊梁時代,就有人極力提倡,但尚未廣行實現!然自大師更倡后,遂得遍及全國,且流傳到現在。大師這種悲願,不僅在我國,即韓國、日本等地也大受影響,且都廣設放生「園」「池」以作愛護動物的設施。

智顗法師在天台山修行11年。陳後主即位後,四次遣使,詔請 智顗法師回金陵。大師深知陳朝政權已到後期,其勢衰微,陳後主荒淫無度,其統治岌岌可危,欲利用佛教力量,特別是想利用智顗法師崇高的聲望及其號召力。


三大部講說時代

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三大部完成的圓熟期(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隋開皇十三年,593年)。

48

大師隱居山中,一住渡過十載寒暑,直到陳.至德三年(五八五.四八歲)正月,陳少主(叔寶)向群臣徵詢:「現時釋門中,誰為最勝?」遂由陳瞑出班奏說:「瓦官禪師—智顗,道德超群,威嚴出眾,禪力饒及淵海,昔在京邑,群賢所崇,現隱天台,法雲東靄,願陛下為京邑道俗,令開大法,詔之還京,則功德無量矣!」陳少主聽奏后,即時出旨請大師入京,但大師根本無動於懷!然後自正月至三月,連接五次詣旨,方始得大師的允許被奉迎至金陵,開始了弘傳佛法的時期。[19]陳少主在敦請大師下山的一書中,表示崇仰與懇切之意,如他說:「都下法事恆」興,希相助弘闡。」[20]並親自恭迎大師,並敕住鍚靈曜寺。


至德三年四月,陳少主請大師登上太極殿,率領朝中數百官員,親臨盛會法筵。智顗法師開講『大智度論』,陳少主以帝王之尊,自始至終,恭坐座中,以國師之禮相待智顗法師。[21]

九月講《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並主持朝廷舉辦之仁王法會。大師講『仁王經』時,少主必親至座下聽講。並請大師至廣德殿,報告施政方針等等,極盡弟子之儀。

後因靈曜寺狹小,移居光宅寺。至德四年(五八六)四月,少主駕幸光宅寺,嚴修捨身大施會,並向大師行五體投地的最敬禮。

至德四年二月,皇后及皇太子在宮中崇正殿,設千僧大齋會供眾,並歸依大師,太子陳深請 智顗法師授菩薩戒,盛極一時。


50

    陳後主禎明元年(587),智顗法師於金陵光宅寺講講《妙法蓮華經》,章安灌頂時年二十七歲,始聽講經文,並開始為 智顗法師說法做筆錄,集成《法華文句》。

51

陳禎明二年588冬,大師預知金陵非久居之地,藉以參禮 慧思禪師靈塔為由,率其徒眾,向長沙出發,準備回到荊州。途中居留在潯陽匡山(即廬山,位於今江西九江)

翌年(禎明三年五八九)正月,金陵就被隋文帝(楊堅)之大軍攻破,陳朝覆亡。

秦孝王楊俊曾想招募 智顗法師,但因為發生叛亂,智顗法師並沒有前往。

53

隋文帝開皇十年(590),隋文帝統一天下,在正月十六日,特以勅詔慰問大師,其詔書的首句便說:「皇帝敬問光宅寺 智顗禪師……」由此,當時的大師,在江南佛教界之德望是如何的崇高可知!

原擔任并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調任揚州總管,鎮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在此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著名佛教僧侶,前往講學。

54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任揚州總管的晉王楊廣,欽仰大師德風,遂將揚州城內最大的禪眾寺,整修得宛如新建。然後,數次特派欽差大臣到廬山迎請,都被大師拒絕,以「德薄鮮能,不堪作王師」為由,且同時推薦名僧為王師,都未被晉王接納!大師後被其誠意感動,才答應到揚州,晉王親迎於五里亭。

十一月於總管府金城殿設千僧大法會,並向 智顗大師求授菩薩戒。智顗大師說:「王不以尊貴,能紆曲,遵奉佛聖大乘禁戒,止一切惡,持一切善,故法名曰總持」。晉王亦云:「大師傳佛法燈,禪慧內容,應稱號為智者」,[22]時為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從此,智顗被尊稱為「智者大師」。

55

隋文帝開皇十二年(592)三月,智者大師由揚州返回廬山的東林寺,在此結夏安居。

八月,再至南嶽衡山,至 慧思大師墓塔所在,朝禮追思。

路過岳州,看見彼地的住民,都不事務農,皆以捕殺為生,因而感到不忍!同時,巧遇刺史王宣武和學士曇犍,太師應他們請留之便,特講《金光明經》〈流水品〉,勸告住民們棄殺業農,竟使一州五縣的漁獵戶,都感激流淚,盡改業從農,並自願捨棄漁獵區一千餘所。由此可見,大師教化力的偉大!

56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春,離開揚州,回到誕生地荊州,以報生地之恩,受少老鄉親夾道歡迎,其盛況,依道宣律師在《續高僧傳》中說:「道俗延頸,老幼相攜戒場,講坐眾將及萬。」[23]

大師於當陽縣玉泉山創造玉泉寺,並重修十住寺。武安王關聖父子顯靈乞戒,求為護法弟子。[24]玉泉山本是荒險之地,時有怪獸蛇暴之難,諺說:「此地是三毒之藪」,但大師不惜勞苦,將此荒山創建為可觀的道場。

同年七月二十三日,隋文帝勅賜「玉泉寺」的匾額。


晚年的時代

《維摩經疏》完成至圓寂晚年的三年間(隋開皇十五年,595年-隋開皇十七年,597年)。

57

隋文帝開皇十四(594)年,在玉泉寺講《摩訶止觀》、《法華玄義》,皆由弟子章安灌頂筆錄成書。

58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正月二十日,復受晉王之請,再至揚州講『維摩徑』,並著『凈名義疏』十卷。

59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秋,離揚州,重反天台。竭盡全力,繼續撰著《淨名義疏》。[25]

60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十月,應楊廣誠召出山,至山奉迎大師入京。行至石城山新昌大佛像前,病篤。專念彌陀、觀音及般若。造發願文,索三衣缽,命淨掃灑,唱二部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為最後聞思!

唱經竟,索香湯漱口,說:「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觀、四無量心、四悉檀、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一一法門攝一切法,皆能通心到清涼地,今我最後策觀談玄,最後善寂,吾今當入。」[26]

智者大師并告誡維那說:「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復響磬?世間哭泣著服,皆不應為!」言訖跏趺,唱三寶名,如入三昧。[27]

    隋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師自知時至,遂對徒眾說:「商行寄金,醫去留葯,吾雖不敏,狂子勿悲!」后仍口授『觀心論』(大師的遺誡),子時一刻,就在石城寺(新昌)彌勒大佛聖像前,於念佛聲中,結跏趺坐,安祥圓寂。春秋六十,僧臘四十。

明年晉王為大師創寺,名曰「天台寺」;至大業元年,改名「國清寺」。[28]


智者大師的著作

    關於智者大師的著作,日本學者新田雅章則將其著作細分為:
1.       在瓦官時最早著述《次第禪門》、《方等三昧行法》、《法華三昧懺儀》。這三部完成後,再撰述《六妙法門》、《禪門口訣》、《方等懺法》、《覺意三昧》。
2.       在天台山隱棲,則述作《法界次第初門》與《小止觀》。
3.       之後,則進入思想圓熟的後期了。[29]也是智者大師教學思想之開展的「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之完成。
續「三大部」之後,智者大師晚年思索的動向則轉為有關「維摩經疏」的製作,有《維摩經玄疏》、《維摩經文疏》、《三觀義》、《四教義》等一連串關於「維摩經疏」的著作,而《維摩經玄疏》代表著智者大師最晚期的思想。[30]


智者大師簡傳 (檔案下載)



[1] 灌頂著,《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1-197
[2] 參見《大正藏》冊50,頁191-197
[3] 《佛祖統紀》卷39十一月,晉王廣(文帝次子),總管揚州,迎顗禪師,鎮設千僧會,受菩薩戒,上師號曰智者CBETAT49no. 2035p. 360a
[4] 佐藤哲英著,《天台大師研究》,京都:百華宛,1961,頁26
[5] 道宜撰,《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頁564中。
[6] 參見《統記》卷六,《大正藏》冊49,頁181中。
[7] 慧思大師,俗姓李,北魏宣武延昌四年(粱武帝天監十四年.公元515)十一月十一日--太建九年(577)六月二十二日,壽六十三.法臘四十九。
[8] 大師四十七歲回大蘇山時(思大師至大蘇山之第五年.五六〇)智者大師(二十三歲)即在此時,親近於座下。
《佛祖統記》云:陳文帝天嘉元年,時思禪師止光州大蘇山,即往頂拜。參見《統記》卷六,《大正藏》冊49,頁181
[9] 大正五零~一九一C
[10] 《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云:於是昏曉苦到,如教研心。於時但勇於求法,而貧於資供,切柏為相,柏盡則繼之以粟,卷廉進月,月沒則燎之以松。息不虛黈,言不妄出。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靜發。照了《法華》,若高揮之臨幽谷,達諸法實相,似長風之遊太虛。將證白師,師更開演,大張教網,法目圓備。落景諮詳,連環達旦,自心所悟,及從師受,四夜進功,功逾百年。聞一知十,何能為喻?觀慧無礙,禪門不壅,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參見灌頂大師著,《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1-192上)
[11] 參見《大正藏》冊50,頁192上。
[12] 參見《大正藏》冊50,頁192中。
[13] 智顗法師前期思想的代表作,當推由《大智度論》中的有關禪法部門,以及印度所傳來的坐禪實踐法,組織成為《次第禪門》(即《釋禪波羅蜜》漸次止觀)。
[14] 參照:大正五十~一九二C
[15] 如記載:「時天台又有釋法彥者,姓張氏,清河人。周朝廢教之時,避難投陳,於金陵奉遇智者,以大建七年,陪從入天台山,伏膺請業,授以禪那。」《續高僧傳》卷十七,《大正藏》冊50,頁571上。
[16] 王仲堯著,《智者大師傳》,佛光初版,1995,頁84
[17] 灌頂纂,《國清百錄》,《大正藏》冊46,頁799上。
[18] 潘桂明著,《智者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頁36-37
[19] 《智者大師別傳》:陳少主問群臣:釋門中隨為名勝?徐陵對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鑑淵海。昔遠遊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藹。永陽王北面親承,願陛下詔之還都弘法,使道俗咸荷。』」灌頂著,《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4上)
[20] 灌頂纂,《國清百錄》,《大正藏》冊46,頁799中。
[21] 對此陳朝君臣懇請智顗下山,重反金陵弘法一事。潘桂明認為:「實際上是陳朝末年,世俗政權與宗教力量的一次相互依賴和配合,以維持搖搖欲墜的世俗政權和壯大天台佛教聲勢。」潘桂明著,《智者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頁39
[22] 參見《大正藏》冊50,頁195上。
[23] 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頁566下。
[24] 參見《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頁183中。
[25] 參見《大正藏》冊50,頁195下。
[26] 參見《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6中。
[27] 參見《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6中。
[28] 參見《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冊50,頁196中。
[29] 新田雅章著,《天台實相論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1,頁14
[30] 新田雅章著,《天台實相論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81,頁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