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師(浙東天台佛教研究所供奉) |
智者大師簡年表,參考《國清百錄》、《智者大師別傳》及《佛祖統紀》等製作。
西元
|
中國紀元
|
年歲
|
行誼事蹟/社會背景
|
538
|
梁武帝大同四年
|
1
|
智者大師誕生,俗姓陳,幼名稱「光道」,又名「王道」
|
南朝佛教在梁武帝時期達到鼎盛
|
|||
545
|
梁武帝大同九年
|
7
|
七歲時喜往伽藍,諸僧訝其情志,口授《普門品》」,一聽聞便能背誦
|
552
|
梁承聖元年
|
15
|
年十五,值孝元帝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
|
侯景詐立,簡文帝改太清年為大寶元年。梁元帝知簡文制在,臣賊不用,寧於江陵改元承聖元年
|
|||
554
|
梁承聖三年
|
17
|
十一月國敗,梁元帝投降,為魏所執。二月辛丑,魏人戕帝
天下大權歸於陳霸先之手,遂改國號為陳(傳五代—三十三年)
|
父母相繼往生
|
|||
555
|
梁敬帝紹泰元年
|
18
|
投禮長沙果願寺 法緒大師出家,受沙彌十戒
|
557
|
陳武帝永定元年
|
20
|
於二十歲受具足戒,依 慧曠律師學習戒律,精通律藏及具禪定基礎
|
西魏、梁滅
|
|||
557-559
|
陳武帝永定元年-陳武帝永定三年
|
20-22
|
於湖南衡陽大賢山讀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歷渉二旬,誦通三部。進修方等,勝相現前
|
560-566
|
陳文帝天嘉元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
|
23-30
|
入光州大蘇山,投禮 慧思禪師,受學禪法。慧思禪師一見到智者大師,欣喜嘆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
智顗法師於 慧思禪師座下,依示精修普賢道場(法華三昧行),並為廣釋「四安樂行」
|
|||
智者大師依教窮研,日夜勤奮。其修持《法華經》二七日,讀至〈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身心豁然大悟,史稱「大蘇妙悟」
|
|||
其將所證悟之境界白師,慧思禪師讚嘆說:「非汝勿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
|
|||
智顗法師自證法華三昧後,口若懸河,辯才無礙。慧思禪師常令其代講,得到「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之美譽
|
|||
慧思禪師在智顗法師代講《大品般若經》時,讚說:「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
|
|||
代講竟,慧思大師誡曰:「今以付囑汝,汝秉法逗緣,傳燈化物,莫作最後斷佛種人也。」
|
|||
568
|
陳光大二年
|
30
|
拜辭 慧思禪師,同法喜二十七人,至金陵
|
參與蔣山法會,受到僧俗推崇
|
|||
569
|
陳宣帝太建元年’
|
31-37
|
於瓦官寺大開法筵,講《法華》經題,說五重玄義,九旬談妙,帝令群臣畢集聽法
|
居瓦官寺八年(568-575)。講《法華經》題、《大智度論》、《次第禪門》
|
|||
574
|
北周建德三年
|
37
|
北周武帝滅佛
|
575
|
陳宣帝太建七年
|
38
|
秋九月,離金陵,初入天台
|
577
|
陳宣帝太建九年
|
40
|
帝二月下詔曰:「智顗禪師 佛法雄傑 十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供薪水」。以充作寺內經費
|
南嶽慧思禪師入滅
|
|||
578
|
陳宣帝太建十年
|
41
|
五月一日,左僕射徐陵啟「智顗禪師,創立天台,宴坐名巖,宜號修禪寺。」陳宣帝敕給天台山「修禪寺」寺名匾額
|
581
|
陳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文帝開皇元年
|
44
|
北周滅亡,隋代興起。
|
講《金光明經》
|
|||
584
|
陳後主至德二年
|
47
|
經過陳後主的遺使邀請,離開天台山,再度來到金陵,開始了弘傳佛法的時期
|
585
|
陳後主至德三年
隋文帝開皇五年
|
48
|
移居光宅寺。四月,陳後主請師至太極殿講《大智度論》、《仁王般若經》經題
|
587
|
陳後主禎明元年
隋文帝開皇七年
|
50
|
於金陵光宅寺講《法華文句》,章安灌頂時年二十七歲,始聽講經文,並開始為智顗說法做筆錄
|
588
|
陳後主禎明2年
隋文帝開皇8年
|
51
|
為避金陵戰亂,智顗法師準備回到荊州,途中居留在潯陽匡山(即廬山,位於今江西九江)。秦孝王楊俊曾想招募智顗法師,未前往
|
589
|
隋文帝開皇九年
|
52
|
隨滅陳,結束紛亂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呈現一統局面
|
590
|
隋文帝開皇十年
|
53
|
隋文帝統一天下,在正月十六日,特以勅詔慰問大師,其詔書的首句便說:「皇帝敬問光宅寺智顗禪師……」
原擔任并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調任揚州總管,在此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著名佛教僧侶,前往講學
|
591
|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
|
54
|
晉王楊廣敦請大師至揚州,十一月二十三日,於金城殿設千僧大法會,並向智顗大師求授菩薩戒。智顗大師說:「王不以尊貴,能紆曲,遵奉佛聖大乘禁戒,止一切惡,持一切善,故法名曰總持」。晉王亦云:「大師傳佛法燈,禪慧內容,應稱號為智者」。從此被尊稱為「智者大師」
|
592
|
隋文帝開皇十二年
|
55
|
離開揚州,回到誕生地荊州,以報生地之恩
|
晉王書云:「敬憶江陵,暫欲西上,先到衡岳,用酬師恩。」
|
|||
593
|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
|
56
|
於當陽縣玉泉山造玉泉寺,並重修十住寺
|
武安王關聖父子顯靈乞戒,求為護法弟子
|
|||
七月二十三日,隋文帝勅賜「玉泉寺」的匾額
|
|||
594
|
隋文帝開皇十四年
|
57
|
於玉泉寺講《摩訶止觀》、《法華玄義》,皆由灌頂筆錄成書
|
595
|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
|
58
|
正月二十日,復受晉王之請,再至揚州講《維摩徑》,並著《凈名義疏》十卷
|
596
|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
|
59
|
春,離揚州,重反天台。竭盡全力,繼續撰著《淨名義疏》
|
597
|
隋文帝開皇十七年
|
60
|
十月,應楊廣誠召出山,至山奉迎大師入京,行至石城山,新昌大佛像前病篤。專念彌陀、觀音及般若。造發願文,索三衣缽,命淨掃灑,唱二部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為最後聞思!
大隋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入滅,安詳圓寂,春秋六十,僧臘四十
|
598
|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
|
|
晉王為大師創寺,名曰天台寺,至大業元年改名國清寺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