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慈尊來迎圖 |
浙江天臺山慈雲禪寺傳教觀沙門
幻為如惺禪師(1567-?),字幻為,明朝人,卒年、籍貫、俗姓均不詳。為天臺宗僧人,天臺山
象先真清法嗣,博學多聞,尤善文筆。
嘗從千松明得禪師處習禪宗,與吳門進士營志道、了凡居士袁黃等交往。曾住天台山慈雲寺及嘉興楞嚴寺,與嘉興楞嚴寺
如鑒禪師甚厚。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重刊《佛法金湯編》,後又續編當代之護法者。。
幻為如惺雖為天臺僧人,卻修持、弘揚彌勒法門。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丙午,按照天臺懺法儀軌而製作出彌勒法門的懺本--《得遇龍華修證懺儀》四卷。此為依據《妙法蓮華經》、《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撰成,分十二門,勸人修習彌勒淨土,近生兜率,遠赴龍華,親近慈氏,獲證無生。
《得遇龍華修證懺儀》以天臺教觀而撰,並摻有大量的教說,為彌勒禮懺儀的集大成,主要系依經作觀。此懺儀吸收了有關天臺懺法的儀軌,為『彌勒禮懺儀』的集大成,對彌勒法門的弘揚有極重大的貢獻,尊為「慈宗」第二十五代傳承祖師。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丁未春,吳門進士營志道為幻為如惺《得遇龍華修證懺儀》作序(見袁黃撰《象先禪師塔銘》及管志道撰《龍華懺儀序》)。
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庚戌佛成道日,楞嚴寺如鑒亦為《得遇龍華修證懺儀》撰跋,並付梓刊行,將幻為如惺所撰《得遇龍華修證懺儀》廣布流傳。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丁巳,著成《大明高僧傳》八卷(清《龍藏》作六卷),簡稱《明高僧傳》,並付梓刊行。本書述作之由來,據卷首自序載,鑒於漢明帝以來所編撰之僧史或高僧傳,大多終止於初,以後無人續編,為彰顯明代諸聖僧之行誼,俾使天下沙門見賢思齊,遂撰此書。
因此將在校刊《佛法金湯編》時,所涉獵的史志文集中,見有南宋以來諸僧之行實事跡,即隨錄之,計得二百餘人,題名《大明高僧傳》,以備後來修史者的採摭。書名「大明」乃指編撰的時代而言,不是指的內容範圍。他本擬上繼《宋高僧傳》,但《宋高僧傳》止於北宋初,此傳則始於北宋末,中間相隔一百數十年,仍有一段空白。
本書收在《大正藏》第五十冊,集錄南宋初至明神宗萬曆年中約五百年間高僧之事跡,分為譯經、解義、習禪三篇,計收正傳一三八人,附傳七十一人。每科後無「論」,有的傳後有「系曰」一段文字,表達作者的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