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十五歲發願誓作沙門


年十五,值孝元之敗。
年十五(至學之年) ,值孝元之敗。[1]

侯景詐立,簡文帝改太清年為大寶元年。元帝知簡文制在,臣賊不用,寧於江陵改元承聖元年。至三年十一月國敗,為魏所執。十二月辛丑,魏人戕帝。[2]

 
家國殄喪,親屬流
家國殄喪,親屬流徙。[3]

梁之末運,國殄王親,家喪眷屬,流散徙移,所存者少。[4]


歎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
嘆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5]

勢數無常,喻若郡花會之於春露,眾蕚爭芳;遇之以風雨,殘紅委地,易見凋零。可謂時勢衰殘易及也![6]


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
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7]

「長沙」即荊南路長沙郡潭州也。其郡河中,有大砂陼甚長,故曰長沙也。彼州寺內佛像之前,爾朝代改,更未知皇朝稱為何寺?然大師生於荊州,屬荊湖北路,今為江陵,又改荊門軍。況大師在幼,程途且遠,往往彼有殊勝,特往瞻禮矣。
「弘」亦揚也,「誓」者制也。
「發揚大願」:以四弘自制其心。
「沙門」:此翻勤息,勤修善果,息諸惡行。
肩擔曰「荷」,背持曰負也。[8]


既精誠感通,夢彼瑞像,飛臨宅庭。授金色手,從窓隟入,三遍摩頂。由是深厭家獄,思滅苦本。
既精誠感通,夢彼瑞像,飛臨宅庭。授金色手,從窻隙入,三徧摩頂。由是深厭家獄,思滅苦本。[9]

「瑞像」即長沙佛也。
「隙」,櫺也。
「深厭家獄」者,《瑜伽論》云:「在家囚縛,猶若牢獄;出家放曠,猶若虗空。」是故嘆云「身為苦本」也。[10]

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

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11]
前云「父母遏絕,不聽數往」者,即此意也。[12]


雖惟將順,而寢哺不安。
雖惟將順,而寢哺不安。[13]

「惟」唯,同也。唯恭於諾,《曲禮》云:「父召無諾,唯而起聽,不敢逆故,其順也。」
「寢」者,眠也。「哺」者,食也。而役心出家,所以眠食不安也。[14]


乃刻檀寫像,披藏尋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
乃刻檀寫像,披藏尋經,曉夜禮誦,念念相續。[15]

「刻檀」,彫像也。「寫像」,彩𦘕也。對像則頂禮,持經則誦習。[16]


夢境天台

當拜佛時,舉身投地,怳焉如夢,見極高山,臨於大海,澄渟蓊欝,更相顯映。
當拜佛時,舉身投地,恍焉如夢,見極高山,臨於大海,澄渟蓊鬱,更相顯映。[17]

「恍」者,恍惚也,如入定像,歷歷似夢。
「高山」者:即大師後歸天台,作放生會。船出海海口,望山秀美。昔夢遊海畔,正似於此今。以〈荊碑〉考之,為僧受具後夢;今章安說未出家時所夢也;《南山傳》中,說住瓦官寺時所夢,有異於此也。[18]


山頂有僧,招手喚上,須臾申臂,至于山麓,接引令登。入一伽藍,見所造像,在彼殿內。
山頂有僧,扣手喚上,須臾申臂,至于山麓,接引令登。入一伽藍,見所造像,在彼殿內。[19]

「僧」即定光也,彼處有扣手石存焉。
「伽藍」即修禪寺,今云大慈寺。夢見者,後相前現也。
「見所造像」:即前謂刻檀寫像也。夢中見者,乃精誠所感也。[20]


即夢即願

夢裏悲泣,而陳所願:學得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礙
夢裏悲泣,而陳所願:願學得三世佛法,對千部論師,說之無礙![21]

西土天親,始學小乘,不信摩訶衍法,造論五百部申述小乘。後因兄無著開導,既悟大乘之意,方援刀欲截舌懺謝。無著止之曰:「昔以舌毀,今以舌贊,足矣!」於是復造五百部論,贊述大乘,時號為千部論師。智者願設遇此儔,宏才博贍,我亦對揚無憚。況金陵碩匠,如濟忍兩瓊等單輪隻翼者,又何足扣大師所蘊耶?![22]


不唐世間四事恩惠!
不唐世間四事恩惠![23]

「唐」則虗也。
「四事」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也。[24]


申臂僧舉手指像,而復語云:「汝當居此,汝當終此。」
申臂僧舉手指像,而復語云:「汝當居此,汝當終此。」[25]

大師江南散眾,初歸天台,方見定光以敘夢事。下文所載,甚是分明。[26]


既從寤已,方見己身對佛而伏,夢中之淚委地成流,悲喜交懷,精勤逾至。
既從窹已,方見己身對佛而伏,夢中之淚委地成流,悲喜交懷,精勤逾至。[27]

「窹」,覺也。
如「成流」者:淚之澘然,如水之流。
「悲喜」者:悲世俗不覩,喜自身得見也。
「逾」者,過也。「至」者,甚也。[28]



[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a15
[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a16
[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a20
[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a21
[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a23
[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a24
[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03
[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05
[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12
[1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14
[1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17
[1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18
[1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19
[1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20
[1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23
[1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b24
[1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02
[1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04
[1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09
[2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11
[2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14
[2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16
[2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23
[2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7c24
[2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8a01
[2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8a02
[2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8a04
[2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8a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