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107 年12 月,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頁99-156
DOI: 10.6727/TJBS.201812_(36).0003
佛壇後壁背面觀音造像研究
—從「施食」的觀點切入
陳明華
摘 要
漢傳佛寺主殿佛壇背壁常見塑有一堂「背坐觀音」像,韓國寺院亦見此種營造法式。有關此造像所表宗教意涵或儀式職能,尚未見深入探討。本文以朝鮮後期佛壇背壁觀音圖調查資料為基礎,與明清時期造像進行比對研究。對於現存宋初迄明清所塑背坐觀音造像的緣起,推測應與密教施食、天台宗《請觀世音懺法》持誦陀羅尼的行道,以及彌陀淨土信仰的盛行有密切關連。朝鮮半島現遺十五世紀以後的佛壇背壁觀音圖,亦是受此影響修繪。從兩地佛壇背壁所出現的白衣觀音、普陀觀音、毘盧觀音形象,可知宋以後在淨土法門中,觀音因其所扮演救度地獄亡者突出的角色,成為影響觀音形象變化的原因。如其中毘盧觀音所表為毘盧遮那佛,來自施食儀軌「入觀音定」作法中,主法者透過觀想與觀音同體,觀音與佛同身的意義。教理背景與華嚴宗主張觀音與毘盧遮那佛無異的義學,亦不無關係。毘盧觀音的出現,顯現觀音在施食儀法中所具有的崇高地位。另明清佛壇背壁造像中極為突出的羅漢群像,所表為無數在山中入定禪觀的聲聞緣覺聖賢眾。觀音配祀羅漢像的形成,應與焰口或水陸齋中並行施食和齋僧的儀軌特性有關。朝鮮佛壇背壁不繪羅漢圖像,則與其請羅漢儀式及配置羅漢像空間的變化有關。
關鍵詞:觀音、施食、焰口、水陸、羅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