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觀世音經》的修持需有禪觀基礎,因此《摩訶止觀》在列舉《請觀世音經》的儀禮之後,依經典教導觀照四大、五蘊、十二因緣都是緣起性空,不住有無,一一皆入如實之際,最後並說:「一時運念,令空觀成,勤須修習,使得相應。觀慧之本,不可闕也!」文云:
經云:眼與色相應云何攝住,乃至意與攀緣相應。云何攝住者,《大集》云:如心住,如即空也。此文一一皆入如實之際,即是如空之異名耳。
地無堅者,若謂地是有,有即實,實是堅義。若謂地是無,是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是事實,皆是堅義。今明畢竟不可得,亡其堅性也。
水性不住者,謂水為有,有即是住,乃至謂水是非有非無,亦即是住。今不住有四句,亦不住無四句中,亦不住不可說中,故言水性不住。
風性無礙者,觀風為有,有即是礙,乃至謂風非有非無,亦無無四句,故言風性無礙。
火大不實者,火不從自生,乃至不從無因生。本無自性,賴緣而有,故言不實。
觀色既爾,受想行識,一一皆入如實之際。觀陰既爾,十二因緣如谷響、如芭蕉堅露電等,一時運念,令空觀成。勤須修習,使得相應。觀慧之本,不可闕也![1]
《請觀世音經》的禪觀方法,為使有定力之功,得以觀見 觀世音菩薩與十方佛示現的境界。首先,借由王舍城優波斯那比丘的因緣,說出觀想滅罪的初步行法;[2]在聽聞觀世音菩薩所說「六字章句」後,即正念思惟,然後端身正坐,數息攝心,進行如下觀想:觀想與心臟相連的四十脈管中下方與肚臍相連的「中脈」,氣息從臍中出來經中脈流向心臟,再平穩地流向十四脈管(應指通向頭部的脈管),經由脈管流向舌下,再通過舌脈抵達舌端;再觀氣息流向鼻根,然後回到心根;觀想脈管清淨通透如琉璃,正長八寸,顏色不青、不白、不黃、不黑。如此專注觀想,心中明淨,依禪定力見到觀世音菩薩與十方諸佛。[3]
這種觀想脈管清淨以令心靜定,得見佛菩薩的行法,其實還包含空性智慧的觀照,始能證得生死解脫,所以釋尊接著教導:持守戒律不犯,端坐修定攝念,觀世間苦、空、無常,運用五門禪中的不淨觀觀照身體,從頭到腳一一細觀,了悟色身內外皆空,受、想、行、識也是如此。
優波斯那比丘,於此甚深觀法尚覺疑惑,經向舍利弗問法,而了知細節:數息攝心後,應觀構成色身的地、水、火、風四大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虛妄無實,因顛倒才將之妄執為實在;色、受、想、行、識五蘊全是如此,不離實相法性。優波斯那比丘據此進一步禪觀,通達五蘊皆空,斷盡煩惱,成阿羅漢,進入涅槃。
結合空性實相的觀照,除了能解脫證得阿羅漢,三乘行者均可得利!因此舍利弗接著云:「若觀十二因緣一一性相皆非實在, 得證緣覺菩提。若觀身相進入寂定琉璃三昧,見無數諸佛,發起無上菩提心,修童真行,可得不退轉。」[4]因此,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佛乘等三乘行者,都必須運用修定觀照無生之理的實踐,始能徹底清除惡業障礙,證得解脫或成佛的殊勝果報。
[3] 人體脈管構造在印度阿育吠陀 (āyurveda) 古代醫籍中,有多種不同說法,此經可能是根據《妙聞集》(Suśruta-samhīta) 所描述者。這部古代醫典,說明人體有 24 條主要脈管 (dhamanī) 發源於臍,上行者 10 條,下行者 10 條,橫行者 4 條。上行脈管 10 條連通到心臟,每條再分成三叉成30 條,負責體素(體風、膽汁、黏液三種維繫人體正常功能的要素)、營養、感官機能、語言機能等的上行輸送和傳遞,所以與心臟相連的脈管合為 40 條(參 廖育群:《阿輸吠陀――印度的傳統醫學》,2002年,頁302-314)。
中脈為自臍上行心臟的 10 條脈管之一,與優陀那風 (udāna, 上行風 ) 的輸送有關。參見《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大正藏》冊 46,第1919 經,頁 582 上。
智者大師之《請觀音經疏》,則作如下解釋:「赤肉心起一脈,生四大脈趣四支,各起十脈,合四十脈;一支十脈復起百脈,就根本合四百四十脈。今但取四支,四十為言也。又取頭十脈,就根本四脈,故言十四脈,止應舌至鼻。」《大正藏》冊 35,第 1800 經,頁 976 中。有四大脈管起自心臟流向四支,各又分成 10 條脈管,合為 40 條。智者大師認為經中所言 14 條讓氣息流向舌下的脈管,是通向頭部的 10 條加上根本四大脈管。
[4] 參見《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大正藏》冊 20,第 1043 經, 頁 36 下-37 上。「童真行」意為自幼即修斷淫離欲之行,如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 言:「菩薩從初發心斷婬欲修童真行,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犯色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 8, 第 223 經,頁 221 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