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所謂諸法


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1]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2]

所謂諸法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在《法華經》中,有一段著名的「十如是」之文,來自於佛陀對於「法」的詮釋。釋尊說明「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而「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接著就是詮釋「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一切諸法的每一法,無一不備十如是,而唯有佛能夠通達每一法的「十種如是」,表示每一法的全體大用。
「如是」,在佛教聖典中有五種用法:
1.      在每一部佛經開頭多會有「如是我聞」一語,以表證信。
2.      表示所說之法,義理正確,如云「如是如是」。
3.      表示能信之心印信順受,亦云「如是如是」。
4.      印可之用辭亦謂「如是」。
5.      《法華經》的「十如是」,則為表示每一法的全體大用,含有十項,為如此這般的事實之意,為超越於主客觀的事實,那就是諸法的實相:
(1)       如是相:指諸法之相貌或形象;例如十法界中,外顯種種差別相貌。
(2)       如是性:乃指諸法之本性,在內而不改不變者;例如十法界中,如法各具十法界之性分,始終無變。
(3)       如是體:指諸法相性所依之心法及色法,即是體質;十法界中,如法各具十法界自體的身心。
(4)       如是力:指諸法之體所具的功能;如十法界的眾生,各各法界皆自具備力用功能。
(5)       如是作:指十法界眾生均有各自的造作;十法界中,如法運動,造作諸有無漏業。
(6)       如是因:指十法界眾生由於各以因中熏習而招善惡業果。
(7)       如是緣:指緣助業的形成;十法界中,各依善惡業之緣助,如法而得苦樂之報。
(8)       如是果:乃指習果,即是從習因及緣所成之結果。十法界中,習成善因而生善果,習成惡因而生惡果。
(9)       如是報:指酬因之果報;十法界中,各各皆如其法,依過去所作善惡之習因及緣,而得現生所受苦樂之果報,復因今生善惡之習因及緣,而得來生苦樂之果報。
(10)    如是本末究竟:指初以「如是相」為「本」,終以「如是報」為「末」,十法界的各各法界,都是平等的一如實相,故稱為「究竟」。





[1]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CBETA, T9, no. 262, p. 5c08-c09
[2]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CBETA, T9, no. 262, p. 5c09-c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