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147集-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記陳如及五百


一、   別說迹本二門-迹門開權顯實-迹門正說-廣開三顯一斷執生信-因緣說周-授下根記

(一)   授千二百記-授千二百人

1.         念請

2.         與記

(1)   長文-別記五百

-              迦留陀夷:黑光,教化第一。專做佛使,到外地替佛辦事

-              優陀夷:優波離,持律第一。

-              周陀:周利,大路邊生

-              莎伽陀:周利槃陀伽,小路邊生、繼道

(2)   偈頌

A.    頌記陳如及五百

-  咸昇妙樓閣:菩薩帶著自己的宮殿到十方佛土供養

B.     頌總授一切聲聞記

3.         領解

(1)       長文

A.        經家敘喜

B.         自陳領解

a. 法說

b. 譬說

  (a) 立譬

    1. 醉酒譬 譬自謂滅度小智為足

  (1) 繫珠譬 領上王子結緣-久遠劫前已受佛教化而不自知

-       譬如有人(五百阿羅漢)至親友家(十六菩薩沙彌)

-       醉酒而臥:最無明酒,被無明煩惱所障蔽

-       是時親友官事當行:菩薩沙彌為五百阿羅漢種下善根後,另有因緣要去其他世界度化眾生

  (2) 醉臥不覺譬 領上中間退大

  (3) 起已遊行譬 領上接之以小-先用小法接引

- 衣食:譬聲聞法的正助二行

    2. 親友覺悟譬 譬今乃知之應得如來智慧

  (1) 呵責

  (2) 示珠

  (3) 勸貿-比方在靈山會上,佛為大眾點示,久種善根,皆有菩提心

  (b) 法合

  1. 合醉酒

   (1) 合繫珠-久遠劫已種菩提善根

   (2) 合醉臥不知

   (3) 合起已遊行得少為足

  2. 合親友覺悟譬:  (1) 合呵責、  (2) 合示珠、  (3) 合勸貿

(2)       偈頌

(二)   授二千人記

二、   經文-《妙法蓮華經》卷48 五百弟子受記品〉:「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㝹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號,名曰普明。」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憍陳如比丘,當見無量佛,過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覺。常放大光明,具足諸神通,名聞遍十方,一切之所敬,常說無上道,故號為普明。其國土清淨,菩薩皆勇猛,咸昇妙樓閣,遊諸十方國,以無上供具,奉獻於諸佛。作是供養已,心懷大歡喜,須臾還本國,有如是神力。佛壽六萬劫,正法住倍壽,像法復倍是,法滅天人憂。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同號曰普明,轉次而授記。我滅度之後,某甲當作佛,其所化世間,亦如我今日。國土之嚴淨,及諸神通力,菩薩聲聞眾,正法及像法,壽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說。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當復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踊躍,即從座起,到於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謂已得究竟滅度,今乃知之,如無智者。所以者何?我等應得如來智慧,而便自以小智為足。「世尊!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是時親友官事當行,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與之而去。其人醉臥,都不覺知。起已遊行,到於他國。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艱難;若少有所得,便以為足。於後親友會遇見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樂、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無價寶珠繫汝衣裏。今故現在,而汝不知。勤苦憂惱,以求自活,甚為癡也。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須,常可如意,無所乏短。』「佛亦如是,為菩薩時,教化我等,令發一切智心。而尋廢忘,不知不覺。既得阿羅漢道,自謂滅度,資生艱難,得少為足。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今者世尊覺悟我等,作如是言:『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滅。我久令汝等種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謂為實得滅度。』「世尊!我今乃知實是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以是因緣,甚大歡喜,得未曾有。」」[1]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47-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1] (CBETA 2024.R3, T09, no. 262, pp. 28c02-29b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