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門開近顯遠-流通段
(一) 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廣格量初品功德
1. 問
2. 答
(1) 長文
A. 答內心隨喜人功德
a. 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
b. 格量本
c. 問
d. 答
e. 正格量
B. 直明外聽法人功德:外面一般聽法人的功德
a. 自往:自己去聽
b. 分座
c. 勸他
d. 具聽修行
(2) 偈頌
A. 頌內心隨喜功德
B. 頌外聽法人功德
a. 超頌勸他
b. 頌自往
c. 頌分座
d. 頌具聽修行
二、經文-《妙法蓮華經》卷6〈18 隨喜功德品〉:「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瘂,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踈,亦不缺落,不差、不曲,脣不下垂亦不褰縮、不麁澁、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㔸,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脣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 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 如是展轉教,至于第五十, 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 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 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 見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皺, 齒踈形枯竭,念其死不久, 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 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 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 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 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脫。 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 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 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 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1]
◎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198集-卷(六)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