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略論天台緣起思想/蘇榮焜


蘇榮焜
(蘇榮焜/法華玄義釋譯。台北:慧炬,民91

一、實相與緣起

  如所週知,天台教學以教觀雙美著稱於世,若專就教學思想的重心而言,即在它所揭櫫的「實相論」上。然而若問此一天台教學思想的重心-實相論,與自來佛教所教示的緣起思想,有何分別?易言之,實相論與一般佛教學者所通稱的緣起思想間,是否屬於兩種不同的思想體系?似有先作說明的必要。

  不論是原始佛教、小乘佛教,乃至於後期大乘佛教,對於緣起(因緣)的解說,可分為兩大系統:一、緣起論-從時間的前後予以解說,如「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二、實相論-從空間的論理予以解說,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平實而言,諸如華嚴無盡緣起,乃至真言六大緣起,都不僅從諸法的時間關係予以考量,且從空間乃至論理的關係予以解說。他如天台宗的諸法實相論,也不僅從諸法空間的論理關係予以解說,此中如諸法實相所揭示的十二如是,包含因、緣、果、報……等時間因素。由此看來,若在一般緣起論中,截然畫分為緣起與實相兩大類別,實不無商榷餘地。蓋緣起一義,析言之,即是此故彼起。而在這「此故彼」的定義中,如同佛曾說緣起與緣生一般,原本同時涵蓋兩意義,因此,實不必將此因果系,僅作狹義的時間前後關係解說。
  緣起為佛陀所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說明宇宙間沒有一些絕對的東西,一切要在相對的關係下才能存在。是以佛陀說緣起時,乃加了「法性,法界常住」的形容詞,旨在說明因果中的具體事象,這就是佛陀亦曾基於空間的理論,以敘述緣起的主要依據所在。迄此,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草,無不是緣起的緣起觀,乃經般若諸經典予以大大敷揚,及大乘鼻祖龍樹菩薩始而集其大成。不僅於此,似此立論於空間論理的緣起說,嗣經天台智顗以引申作為「實相論」思想根基。
  說到龍樹思想的真義,於此不得不分析一下。龍樹學的特色,全在緣起性空的義理上。那麼什麼是緣起性空?意謂宇宙萬有,形形色色,無一非因緣會合而生,故皆無獨立的自體,且莫共此一「空性」,此在佛學稱之為「無自性」,亦即無自性故空。但佛陀談空抑言無自性,旨在導引我們窺見緣起的真相而已。一旦利根上乘的人,通達無自性空的寂滅以後,還要能夠在空中現見一切法的幻相宛然,此所謂「見空不空」,這就是性空不礙緣起,亦即從體起用的道理。唯上述不礙緣起,從體起用(從空出假),龍樹還是認為不夠圓滿,乃而再提出中道說,此正是《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有不二說。於此空有不二說中,龍樹指說性空之空理,與緣起現象界的一切事物,如月之與光明,始終不二。是以吾人欲親證此空理者,必不能捨離現象界的一切具體事物,是現象界之一切事物必不礙性空之理。至如不礙現象界的一切具體事物,是現象界之一切事物必不礙性空之理。至如不礙現象界曰「妙有」,有而曰妙,空而曰真,則色空性相之界限會於一,是為「無礙法界」,亦是中道一實相所在。為此龍樹作了一首名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綜言之,根據龍樹的說法,姑不論說緣起、無自性、空、假名,乃至於中道義,要在指明「空有不二」的一實相而已。唯此一實相的親證,必須要經空、假、中三觀始得。如此說來,緣起與實相彷彿似之。兩者之間,是一而二,二而一,相因相成,從而天台實相論涵蓋緣起論,如將緣起與實相一分為二,顯然不妥。

二、智顗的十二緣起說

  原始經典之於緣起關係的解說,自來固有多種不同的主張,唯其中仍以十二緣起說最為聞名。十二緣起包含三世二重的因果。在此十二支中,可約緣起的流轉與還滅二門。先就流轉門說,無明緣行到生緣老死,是如環無端的前後相扣。又經中說此十二支,主要說明惑、業、苦;惑是煩惱,業是身口意三業,由惑業而引生苦果,如斯惑苦三道是這樣的流轉無端,故說生死是無始的。而有情一直在惑、業、苦的軌道上走,卻又找不到始終。次就還滅門說,這還滅的原理還是緣起的,即「無此故彼不起」。所以,緣起論的相生邊,明了生死流轉的現象;還滅邊開示了涅槃的真相。所謂涅槃,即諸法的真性,是無為法,是離愛欲,離雜染,達到寂然不動的境地,即佛弟子所趨向的涅槃。
  以上是十二緣起三世二重因果說的大要。等到佛滅後百餘年,部派佛教興起時,又十二緣起說之存在,提出四種不同型式的解說。一為剎那緣起,二為連縛緣起,三為位緣起,四為連續緣起。唯上述四種緣起中,要以教說三世二重因果的分位緣起,亦即十二緣起,方為佛教一般的通說。
  然則智顗對此傳統上的十二緣起,究作如何的考量和解說?於此不妨先看《法華玄義》內,釋妙法之「迹門十妙」時所作有關十二因緣的說明。此中,智顗謂為十二因緣有四:一為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二為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三為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四為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先說思議與不思議如何界定?據智顗於《法華玄義》上說:「思議兩種因緣,為利鈍兩緣,辨界內法論也。」準此可知,思議兩種因緣,如同化法內藏、通二教,旨在教示出離三界六道的生死為主,其屬於教狹,自不待言。至如不思議兩種因緣,據《法華玄義》上說:「不思議生滅因緣者,破小明大,為利鈍兩緣,說界外法也。」又說:「不思議不生不滅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也。」準此以觀,不思議兩種因緣,如同化法內別、圓兩教,要為教示出離界外生死為主,其屬於教廣,亦不在話下。
  次說第一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如從其內容來看,殆屬上述分位緣起的範圍。如據智顗於解說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時所說:「因是緣起,果是緣生。則二緣起,五緣生。三緣起,二緣生。又無明是緣起,行是緣生,乃至生是緣起,老死是緣生。」凡此在在說明智顗的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實則就是傳統上三世二重的因果。何以言之?如據上文:「則二緣起,五緣生」者,意謂無明與行是過去世之兩因,從而生起識乃至於受等現在五果而言。又說:「三緣起,二緣生」者,意謂愛、取、有是現在世三因,從而生起生、老死之未來世兩果而言。要之,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一項,智顗全是根據分位緣起而言,即將十二支分為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等三世二重因果而為解說。說到智顗所揭示的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固與分位緣起的內容全符,但智顗對分位緣起究作如何的評價,於此值得一提。《法華玄義》說:「二判粗妙者,因緣之境,不當粗妙,取之淺深,致有差降耳。」可見,分位緣起於境上雖不算是粗法,到底在觀法取境上,不免失之膚淺。《法華玄義》接著說:「十二因緣本是一境,緣開不同,開成四種。今以四教意釋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本為初門。」以上足於說明智顗自始不重視分位緣起,說它是初門,其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的評價不高,自可逆料。
  第二是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此十二因緣的十二支內容,當然與前者相同,而同出離界內生死一項,亦與前者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不異。只因根利的緣故,乃能體得因緣如幻,無自性即空。既如幻即空,當然是生即不生,滅也無所滅,所謂生滅去來,了無所得,故說是不生滅。但雖不生滅,卻可以心思計議,乃稱之謂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前者在觀法方面,用的是「析法空」,此種解空辦法當然是不徹底的,純是為鈍根人而用,所以是拙度。後者在解法方面,用的是「體法空」,比前者所用的「析法空」更為徹底。能由無自性而見當體即空,即是證「無生法忍」,如依天台傳統的說法,此思議不生滅因緣與通性格相符。
  第三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法華玄義》說:「不思議生滅因緣者,破小明大,為利鈍兩緣,說界外法也。」以上的陳述,蓋謂此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乃是界外大菩薩的境界。易言之,可謂獨菩薩法,二乘尚不能知,豈可思議?文中說是界外,是何所指?要知本來只是一「三界」,何以又有界內界外之分?按,人天乘之三界是界內三界,而二乘菩薩之三界為界外三界。是以,聲聞緣覺二乘既不能昇華之三界,似乎只能就基層三界而得解脫。唯二乘菩薩則不然,亦即還要層層升進轉化,不只有分段生死之解脫,還要進一步求得變易生死之解脫,為此非觀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不可。
  第四是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法華玄義》說:「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也。」大經上更說:「十二因緣名為佛性。」由此看來,此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的觀境,即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易言之,已至佛究竟斷的境界。再以其到達純然是佛境的地步,這也就是不斷斷,亦即藐先顯出主觀的解心無染與客觀存在之法,兩不相礙而並存,這是《法華玄義》「即事顯理」的道理。要之,即于煩惱而解脫,這就是一念心即如來藏理,亦是化法內圓教一實相的中道理。以上四種十二因緣的內容,既如上述,綜此可知,天台智顗所揭示的四種十二因緣,無疑與其化法四教所指說藏、通、別、圓四教的教示,相互呼應,以其各十二因緣觀法上的不同,用為分別所屬四教的主要依據。最後宜加附言者,智顗所闡示的四種十二因緣,除其中生滅十二因緣的內容與自來四緣起說之分位緣起類同外,餘皆出諸智顗以其湛深的教觀造詣所創始的。

三、智顗緣起觀的架構

  說到智顗緣起觀的架構,是指構成天台實相法門的若干有關緣起的理論的主張而言。此中有一念三千、圓融三諦及十如是。
  先說「一念三千」。這是天台實相法門的最高精華,亦是智顗心中所行法門。何謂一念三千?它在闡述十界圓融的妙理。智顗即於一念三千內,將一切法分為三千世間,又以此三千世間,用喻一切法的時間,乃至空間的無量差別相。如《摩訶止觀》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或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亦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又說:「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祇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據上可知,天台一念三千,且在表示諸法一實相理,亦即表示在一念心中,即其全體的法界。但此一實相理的說明與旨趣,全在上文中「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的一句上。何以言之?蓋三千無盡諸法,全在吾人剎那一念心。為此,智顗乃提出相當精闢之解說,核其大要,渠認為諸如地論師依法性說「心生一切法」,或攝論師依阿黎耶說「心具一切法」者,兩者皆不是。如就「生」來說,不論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等四個立場來觀察一一一點檢一切法的生起,皆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次就「具」來說,誠如《摩訶止觀》上說的:「於第一義一法不可得,況復三千法?於世諦一心具無量法,況復三千?」可見無所謂心生一切法,或心具一切法;亦無所謂一切法由心生,或一切法由心具。要之,此三千實相在一切法不可得與無自性之下,智顗乃說一切法與心具有不二相即關係。如此說來,一念三千為構成智顗緣起觀之主要架構,殆無疑義。
  次說圓融三諦。圓融三諦為天台實相論的根基,是智顗於《摩訶止觀》言十乘觀法的觀不思議境時開示的。智顗認為要實踐一念三千的觀不思議境者,唯有透過圓融三諦,亦即一心三觀才能證得諸法實相的真如中道。易言之,才能了知森羅萬法,一一當體即相的妙理。此亦如《摩訶止觀•觀不思議境》所說:「所照為三諦,所發為三觀。」
  然則什麼是圓融三諦?所謂三諦者:空諦、假諦、中諦。諦者,審實。一切法並從緣生,緣生無主謂之空,無主而生謂之假,不出法性謂之中,以上是三諦的要義。再據《摩訶止觀》:「次根塵相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塵,並是法界,並是畢竟空,並是如來藏,並是中道。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衡諸上文的申論,係從一心說起,實即此所謂的一心,要與一切法相當。又說:「若根若塵,並是法界,並是畢竟空。」可以如此?文中謂為「緣生」而來,這一種論點著實得注意,這就是緣起性空義。須知世間一切事物,莫不全由各自需要之種種條件-緣,組合而生起,這叫做緣起。一切事物皆仗因緣而生,自然沒有實在不變的個性,因此說為性空。可見緣起性空實為圓融三諦之立論基礎,且從圓融三諦的的組織,更知《法華經》諸法實相的教說,於此獲得確實的理論依據。
  最後說「十如是」。十如是出諸《法華經•方便品》的名句。如經上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以上是如就經文解說,這是認識天台法界觀不可缺的內容。例如,天台所說的一念三千,意謂眾生一念微細之心,即具十法界、百法界、千如、三千世間。其次十如是,法爾如是故。就世法言,乃為宇宙間之自然法則;就佛法言,乃為十法界之因果律。十法界即六凡法界與四聖法界。明白的說,六凡法界是有為法,與四聖界之無為法,皆受此「十如是」之因果律支配,各各皆有十如是,不得有所移動,故說十如是乃諸法實相。準此以觀,「十如是」既從因、緣、果、報等時間係,以解說天台法界觀與實相論,似不無含有以時間的前後關係而論緣起思想。唯據《摩訶止觀》:「在十二因緣、十如、十境,在異心中是生滅思議,在一心中人不生不滅不可思議」等句看來,此「十如是」與其說是時間緣起,毋寧謂為剎那緣起。何況天台智者大師以《法華經•方便品》的十如是,作為諸法實相的根本依據,如就此中最後一句-如是本末究竟等而言,本是指相,末即指相,末即指報,由如是相起,乃至如是報所歸趨,即三諦實相的究竟平等。不僅如此,天台認為十如是之前九是別,後一是總,叩即納入於總,總又攝盡別,十如互攝,該收十法界的色心依正,沒有次第的隔別,是圓融自在而無礙的。可見十如是充分諸法實相的妙趣,其與天台緣起思的實相論相符,彰彰明甚。

附錄四
  略論天台四種四諦      蘇榮焜

一、前言
  佛教一大組織的內容,無論原始佛教或後期佛教,皆不脫離四諦的範圍。因此,四諦確為釋尊一大說法的中心,亦為大小諸乘的根本教義。不僅如此,佛教大小乘的不同,基本上實來諸四諦觀的不同而肇致者。職是之故,如欲確切掌握四諦之於貫通大小諸乘的脈絡,乃至體達四諦之由方便趨入勝義之妙旨,諸如天台四種四諦的內含、四諦與四教的關係,乃至四諦與觀法等,在在皆須深入領解,本文所欲探討的重要亦在此。

二、何謂四種四諦
  天台所揭示的四種四諦,乃智者大師援引《涅槃經》的教示而安立的。唯其天台有此四種四諦的安立,乃知自來佛陀應機說法,由淺入深,實有各種偏圓不同的教示。何謂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四諦,三無量四諦,四無作四諦。茲分別說明如次:
  先說生滅四諦。顧名思義,所謂生滅,是指世出世間因果皆是因緣和合,是變滅無常者。如《摩訶止觀》卷一日:「菩提煩惱,更互相傾,故名生滅。」又如《法華玄義》卷二日:「所言生滅者,迷真重故,從事受名。」可見生滅一句的含義,蓋隨情亦隨事相而命名者。
  說到生滅的四諦相,據《大經》云:「陰入重擔,逼迫繫縛,是苦諦。見愛煩惱能招來果,是集諦。戒定慧無常苦空能除苦本是道諦。二十五有不果縛斷是滅諦。」,再據《摩訶止觀》卷一上云:「苦集是世因果,道滅是出世因果。苦則生異滅三相遷異,集則貪瞋痴等分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準此可知,所謂的生滅四諦,誠如此中所說苦諦,意謂凡夫生死無盡,猶如水的「流」動不息,車輪的旋「轉」無已,是生滅變異的。如說集諦,惑業是集,集是因,只因貪瞋痴三毒作崇,處處顛倒,輾轉依因感果,生死輪迴不盡。如說道諦,唯戒定慧,更無餘道,是以如有修道之因,可得浬槃之實,似此迷悟交替,亦可說是生滅的。再如說滅諦,要以滅無為義,結業已盡,則無生死之累,故名為滅。是以滅三界因果之有,乃得還於真諦之無,亦可說是生滅的。綜之,生滅四諦,是由苦集滅道等四諦來說生滅淺近之事,並謂依此四法而修,可以超凡入聖。故說此為聲聞生滅者。
  次言無生金諦。按此為開示大乘所詮的四諦法,又是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共修之法。無生四諦,乃針對根利而見思惑較輕者為其施化之對象。何謂無生四諦?如《大部四教義》卷一曰:「無生四諦者,如《思益》云,苦無逼迫相,名苦聖諦。知集無和合相,名集聖諦。以不二相觀,名道聖諦。法本無生,今則不滅,是滅聖諦。」以上《大部四教義》所作的詮釋,其大要是說,苦原以逼迫為義,既了苦如幻,當體即空,豈有以空而逼迫於空?是則生死即涅槃,乃說苦無逼迫相。又集以招集為義,惑與業合,能招苦果。今既了惑業緣生,緣生無性,全體是空,豈有空與空合?是則煩惱即菩提,乃說集無和合相。道為能治,惑為所治。所治之惑既空,能治之道亦空,空豈有二耶?乃說惑不二相。至若苦集既如虛空,空豈有生?既然從來不生,今無所滅,故言滅無生相,是則四諦皆不生矣。準此可知,無生四諦是當體無生,即事而空的理教,此與滅有還無的生滅四諦,迥然有殊。
  無量四諦為界外獨菩薩法。四諦皆有無量差別相,自始非為聲聞緣覺之流所能覺知。說到無量四諦所詮釋的無量相,據《妙玄》卷二下曰:「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所謂苦有無量相者,以一界之苦尚且無量,如地獄一界,一一獄中,受苦形狀,亦復各種,是則一界之差別尚難形容,況復十界諸苦耶?乃說「苦有無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無量相者,見惑尚有無量,如單複四見、六十二見、一百八見,一一皆具八十八使,是則見惑浩然無涯,況復五住耶?乃說「集有無量相,五住煩惱不同故。」道有無量相者,一佛之法門,已是無量,如大小兩乘,偏圓權實,各有八萬四千法門。是則一佛之法,猶如恆沙,況復十方諸佛法門耶?乃說「道有無量相,恆沙佛法不同故。」滅有無量相者,既說法門無量,對法門以論指歸,亦復無量,乃說「滅有無量相,諸波羅蜜不同故。」綜之,誠如《大涅槃經》上說:「知諸陰苦名為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我於彼經竟不說之。」可見小乘四諦法門所乃之因果淺近,僅闡示一般總相而已,相較之下,大乘四諦法門所及之因果繁複,甚至涉論四諦無量的別相,故乃名之謂無量四諦,其原因在此。
  最後談無作四諦。無作的含義,以苦集滅道皆諸法實相,唯實相之理,如天而然,非造作而後有,故名無作。如《法華玄義》卷二下曰:「無作者,迷中輕故,從理得名。」所謂迷中輕,乃說行者已了知空有相即的中道第一義諦。行者既有如此微妙的領解,自能深通一法界融通十界,所謂「惑智一如,因果不二」,凡此四諦已不作四諦觀,四諦皆是實相,只是約一實諦而辨四諦而已。此時,菩提與煩惱,生死與涅槃,皆等同一如。說到無作四諦之相貌,據荊溪湛然的解釋:「非但道滅,苦集亦實,故名無作。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減可證。」所謂「陰入皆如,無苦可捨」者,諸如吾人現前的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皆不異實相,捨實相而求實相,如棄花而別求虛空,實不可得。其次,無明塵勞是法喻兼學,今無明無性即是法性,法性即果道德體,體故曰菩提,無明既是菩提,自不必離菩提而別修菩提,故曰無明與塵勞即是菩提。又「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者,以著有滯空名邊,心外取法為邪。實則不論邊邪,當下無性,而無性之性,即是實相正體,是以離邪邊而修正道,殆無可能,況生死則是緣生、緣生無性即寂滅性。綜言之,煩惱生死與菩提涅槃相即,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亦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這是無作四諦所闡示的妙義。

三、四諦與四教
  以上是天台四種四諦之義蘊,茲再說明四種四諦與天台化法四教的關係。諦觀所撰述的名作《天台四教儀》,係援引《涅槃•聖行品》所闡示的四種四諦,作為化法四教判的典證。因此,天台四種四諦說之於化法四教,在理論上自必有相當之關連。茲先從化法四教的內容說起。
  天台智者大師曾依佛教化之近跡,或以說法形式而畫分,稱為化儀四教;或以說法內容而畫分,稱為化法四教。化法四教者,第一藏教,第二通教,第三別教,第四圓教。藏通兩教,是專為三界六道而設,屬於界內教;別圓兩教,但對利根眾生廣談十界,屬於界外教。
  藏教所教示的苦集滅道四諦內容如何?天台大師援引《法華經》文:「貪著小乘,三藏學者」一句,指稱藏教是小乘教。又說這是釋尊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為五比丘所說的聲聞法。藏教所開示的四諦相:「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又據《摩訶止觀》卷一上說:「生滅者苦集是世因果,道滅是出世因果。」準此以觀,藏教的中心是生滅教,此中所說的是生滅四諦。
  次說通教所教示的苦集滅道四諦。通教是大乘初門,位於先前藏教與如後別圓兩教之間,乃謂為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大部四教儀》卷一:「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名為通。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理,是摩訶衍初門也,正為菩薩,傍通二乘。」如此說來,通教的特色在空門。依通教的說法,自始即應體達一切法空的真諦,所謂知苦的無生,知集的無和合,知道的不二相,乃至知滅的不生不滅。可見通教無非在觀因緣所生法即空的諦理,它所詮釋者為無生四諦。
  再說別教所教示的苦集滅道四諦。別教全屬界外獨菩薩法,故其教、理、斷、行、位、因、果等,俱與前二教有別,稱之謂別教。《大部四教儀》卷一曰:「此教不共二乘人說,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準此以觀,別教的特色在開示四諦的無量相,亦即無量四諦。藏通二教所及的四諦,其苦集兩諦只論分段身的因果,不及變易身;滅道二諦亦只對治分段身的因果,不及變易身。唯別教則不然,其所及的四諦,幾涵蓋分段與變易兩種因果,質言之,別教所說的苦集,涵蓋分段與變易兩種因果,其所說滅也包括分段與變易的盡滅,乃至道也包括分段與變易的對治在內。綜之,祇以別教所闡示的四諦法無量,乃名為為無量四諦。
  最後說圓教所教示的苦集滅道四諦。圓教是大乘教中之實大乘,是釋尊一代教說中最高最究竟之法門。至此,釋尊才直說自證語和究竟真實語,謂煩惱即菩提名為道三藏諦,生死即是涅槃名為滅諦。這種「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主張,是從絕對相即的立場以論四諦,正是因果不二,在在展現圓教無作四諦的特色。尤其值得注意者,圓教所闡示的無作四諦,與前三教的四諦觀有根本差異。譬如藏教的生滅四諦、通教的無生四諦及別教的無量四諦,從其所教示的四諦內容以觀,固有其各種不同的差異,惟衡諸上述三教,均將煩惱與菩提,乃至生死與涅槃,視同相對世出世的因果觀。圓教所說的無作四諦則不然,係將苦集與滅道等四諦,說四實不作四,皆約一實諦觀。這是兩者在四諦的隔別與圓融的差異,更是圓教與前三教截然有別的標識所在。

四、四諦與觀法
  最後來談四諦與觀法。亦即探討四種四諦的因緣觀。佛法勝義,妙在說空。小乘是由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力破我執以求斷煩惱,此為釋尊初期所說「我空法有」之教;及大乘釋尊所說為「萬法皆空」教,是從空門中兼破法我之執,以求覺行圓滿。四諦既屬大小諸乘一貫的根本教義,它們所擁有的觀法自然有別。
  說到天台四種四諦所擁有的觀法,必須從天台對空觀所持的看法說起。天台智者大師依據《中論》四句偈文:「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從而提出三諦三觀說。三諦是空諦、假諦、中諦;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前三諦是指所觀境,後三觀為能觀心。在上述《中論》四句偈文中,「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意謂一切法並從緣生,緣生故無主,這就是空觀。「亦為是假名」,無主謂之假,這就是假觀。「亦是中道義」,意謂不出法性,這就是中觀。
  此外,天台又將空觀分而為二,一為析法析空觀,次為體法體空觀。前者以四句偈文中「因緣所生法」表詮,後者以「我說即是空」表詮。準此以觀,天台依據「因緣假合,並無實體」而說的空義,立析空、體空、假觀、中觀等四種觀法,並按此四種觀法,作為藏通別圓四教之典證,且作為解說四種四諦因緣觀之依據。茲依次說明如下:生滅四諦所表詮的觀法,乃小乘的析空觀。藏教所詮釋的生滅四諦,既說陰入界內等一切法,有生有滅,生滅無常,且因其敗壞而歸於滅無,故說是空。析空觀肯定「名假法實」或「我空法有」,屬小乘的生滅四諦觀,誠如《摩訶止觀》卷一下所言:「道滅是能破,能破從所破得名,俱是因緣所生法。」可謂拙度與不徹底的空觀,以其解空是由分析而拆散之,始見其空故,究與徹底的空觀不盡相符,天台稱此空觀為析法空。
  無生四諦所表詮的觀法,為大乘初門的體空觀,亦即所謂體法空。大乘初門是通教,《天台四教儀》言:「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名通教。」可見通教所代表的法門是空門,其主要性格為體法空。所謂體法入空者,以行者根利,了知法從緣生,緣生故如幻。既觀法如幻,幻本不生,今無所滅,當體即空,故說是體法入空,較析法空更進一步,而且一進就進到非常徹底之境。這是由緣起性空而言空,以諸緣生法無自性而當體即空,不必經由分析拆散始能解空,或由色敗而至於空。凡此能由無自性而徹見當體即空,亦是實相一相,所謂無相,就是體法空之實義。
  無量四諦所表詮的觀法,乃界外獨菩薩法的假觀。無量四諦是說四諦因緣有無量相,是以界外鈍根菩薩宜修習次第三觀,亦即依次先修空,次假,後中等觀,庶幾能證中道無往涅槃。然則作為表詮別教無量四諦的觀法,既屬見空兼見不空的中道觀,何以天台稱此別教的中道觀為粗法而非妙法?這是因為別教的中道觀為與空有兩邊不相即的中道,故名但中。易言之,別教的中道觀是隔歷三諦,當其「從假入空觀」時,只觀真諦而未觀俗諦及中諦,當其「從空入假觀」時,只觀俗諦而未觀真諦及中諦,當其作「中道第一義觀」時,只觀中道。三觀次第隔歷,故天台稱為粗法。
  無作四諦所表詮的觀法,是最圓妙的實大乘觀法,天台稱為空有相即,即空即中的中道觀,故為妙法而非粗法。《法華玄義》卷二下說:「無作者,迷中輕故,從理得名。」又說:「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涅槃是生死,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圓教所詮釋的無作四諦,迥異於前三教所詮釋的四諦因緣觀。前者是徹底的圓融中道觀,而後者則是次第隔歷的中道觀。前者既謂圓融,故為「不但」,因與空有兩邊相即,故又稱圓融三諦,正是諸法實相的妙法所在。

五、餘語
  以上所陳天台四種四諦說,乃智者大師於《法華玄義》境妙段釋六種對境時所開示者。據天台說法,此四種四諦至法華會上,經一番「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四諦已不作四,只有無作四諦的一實諦而已。這就是法華圓教的妙境。無作四諦表詮法華圓教的妙境,與佛界十如、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圓教三諦等妙境,皆是世間相常住的諸法實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