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歎德
[句]舊云「皆得陀羅尼去」,始是歎德。今取不退轉,即具兩意。成上屬明位,起後屬歎德。舊云歎德,作十二句,分為四意:初三句歎現德,次三句歎往行,次四句歎內體,後兩句歎外名。四意不同,而德居於初,故稱歎德。
歎現又兩:初一句歎自行,後二句歎化他。
歎行為三:初句歎行本,本從諸佛得般若。次句歎本行。行,福德也。既有福德,能資於慧。次句為佛所歎體,又三:初慈悲歎應身,中間兩句歎心慧報身,後一句歎法身。歎名為二:初句歎名普聞,次句歎能度眾生。
此之分文,極有眉眼;[2]覈[3]論宗體,殊無趣向。若歎通教,通教無三身,又非入佛慧,名不普聞,種種義不成。若歎別教,別教初地已過二乘,云何七地更起聲聞、支佛之念?若歎圓教,不應言七地已下,無不退之德,進退無當,竟知歎誰?是所不用。[4]
[記]「極有眉眼」者,縱而奪之,雖有眉眼,大體全無。從「覈論」下,奪也。「無趣向」者,此現德等,何教無之?雖云法、報,不簡圓、別。儻分圓、別,為初為後,乃至諸句,為橫為豎,故總破云:「無宗體」也。若有宗體,故證位人,依經立位,位之所依,名為位本。本即是體,位即是宗。況復今經,特出諸教諸位之上,準教歎德,意則可知。故始自不退,終于度生,先定體宗,方可歎德。
問:此經何以豎歎十地別教位耶? 答:一者寄本,二者證同,三者順論。云何七地等者?古人所判,云七地恐起二乘心者。此似通位,是故難其不成,別義難圓亦爾。若言七地,始入無功用道,此是別教,教道明義,故不成圓。言進退等者,斥進不成圓,退非通別。[5]
[句]今以十三句,作橫豎消文;一、豎約十地義便,二、橫約初住義便。
「不退轉」者,成前即是明位,起後即是歎德,以對初地。初地名歡喜,喜其不退墮二邊,入中道,獲三不退,故知歎初歡喜地也。
「皆得陀羅尼」歎二地,二地名離垢,亦名離達,離遮諸惡,達持眾善,即陀羅尼義,故知歎離垢地也。
「樂說辯才」歎三地,三地名明地,內智明,外說辯,欲知智在說,說有種種,樂說最勝故,故知歎第三明地也。
「轉不退轉法輪」歎四地,四地名焰,焰能破闇,又能焦炷,轉法輪,自害己惑如焦炷,破他迷如除闇,故知歎第四焰地也。
「供養百千諸佛」歎五地,五地名難勝地,此地得深禪定,用神通力,難勝難及,於一念頃,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故知歎第五地也。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歎六地,六地名現前,由得禪,能供養諸佛,福資種智,種智現前,智是德本,如植種於地,故知歎第六地也。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歎第七遠行地,此地二智方便,出過一切,廣修利益,稱會佛心,故知歎第七地。
「以慈修身」歎第八不動地,正智不動,不出三界,但以慈薰身,應入五道,薰口為說法,薰心為設方便,正法華具薰三業,故知歎第八地也。
「善入佛慧」歎第九地,九地名善慧,深入實際,妙徹本源,此名義最合,故知歎第九地。
「通達大智」歎第十地,十地名法雲,法身如虛空,禪定如大雲,智慧如大雨,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互舉耳。
「到於彼岸」歎十地內德,到三諦之彼岸,因中說果。又到在不久也,名稱普聞。歎十地外德,由內德深廣,致令聲名普聞,內外相稱,若開等覺位者,此二句擬之。
「能度百千眾生」者,餘地度人,或一界至九界,不名能度,十地勝前,故稱「能度」。
諸地悉具眾功德,而今出沒釋者,為人情好異故,依十地名便故,又豎義易解故,作此一途消文耳。[6]
[記]今文橫豎者,豎歎赴情,意本在圓,先正釋,次料簡。然初豎中初文,雖借離二之名,須異瓔珞二為方便,還依一念,具三不退,以為初地。圓離三垢,圓發三智,圓明圓轉,一念供養,圓植德本,為佛圓歎,具圓三慈,不二佛慧,下去準知。
表格 53 歎十地德-「豎約十地義便」消文
經文
|
十地名
|
說明
|
不退轉
|
歡喜地
|
成前即是明位,起後即是歎德,以對初地。初地名歡喜,喜其不退墮二邊,入中道,獲三不退,故知歎初歡喜地
|
皆得陀羅尼
|
離垢地
|
歎二地,二地名離垢,亦名離達,離遮諸惡,達持眾善,即陀羅尼義,故知歎離垢地
|
樂說辯才
|
明地
|
歎三地,三地名明地,內智明,外說辯,欲知智在說,說有種種,樂說最勝故,故知歎第三明地
|
轉不退轉法輪
|
焰地
|
歎四地,四地名焰,焰能破闇,又能焦炷,轉法輪,自害己惑如焦炷,破他迷如除闇,故知歎第四焰地
|
供養百千諸佛
|
難勝地
|
歎五地,五地名難勝地,此地得深禪定,用神通力,難勝難及,於一念頃,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故知歎第五地
|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
|
現前地
|
歎六地,六地名現前,由得禪,能供養諸佛,福資種智,種智現前,智是德本,如植種於地,故知歎第六地
|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
遠行地
|
歎第七遠行地,此地二智方便,出過一切,廣修利益,稱會佛心,故知歎第七地
|
以慈修身
|
不動地
|
歎第八不動地,正智不動,不出三界,但以慈薰身,應入五道,薰口為說法,薰心為設方便,正法華具薰三業,故知歎第八地
|
善入佛慧
|
善慧地
|
歎第九地,九地名善慧,深入實際,妙徹本源,此名義最合,故知歎第九地
|
通達大智
|
法雲地
|
歎第十地,十地名法雲,法身如虛空,禪定如大雲,智慧如大雨,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互舉耳
|
到於彼岸
|
歎十地內德,到三諦之彼岸,因中說果。又到在不久也,名稱普聞。歎十地外德,由內德深廣,致令聲名普聞,內外相稱,若開等覺位者,此二句擬之
|
|
能度百千眾生
|
餘地度人,或一界至九界,不名能度,十地勝前,故稱「能度」
|
[句]次橫歎者,直約初住說之,餘位位例可解。
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出過二邊,革凡超聖,入中道,其心寂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故言「得不退轉」。
初住遮離,取相無知無明等障,持達般若解脫法身等德,故言「得陀羅尼」。
十信似解,尚能以妙音遍滿三千界,何況初住,真解口密功德,故言「樂說辯才」。
初住能分身百世界作佛,論其實處,無量無邊,以能作佛,說法教化,故言「能轉不退法輪」。
初住得不思議神力,遍能承事法界諸佛,故言「供養百千諸佛」。
初住得實相本,能「植眾德」也。
初住開佛知見,知見已法與諸佛同,故「為佛之所稱歎」。
初住無緣慈,普現色身,遍應法界,故言「以慈修身」。
初住入祕密藏,故言「善入佛慧」。
初住一心三智,無能障礙,故云「通達大智」。
初住事理分究竟,故言「到於彼岸」。
初住圓德真實,與名相稱,故言「名稱普聞諸佛世界」。
初住能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護,故言「能度百千眾生」。
初住更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種種功德,略言十三句耳。
[記]次橫歎中,初句亦云「過二邊」者,豎尚俱圓,況此橫歎離二邊耶?但約非豎而豎,如前所說。「過二邊」者,麤惑前去。又從勝說,從中立名,下去諸句,準此應知。
表格 54 歎十地德-「橫約初住義便」消文
經文
|
說明
|
得不退轉
|
初發心住,一發一切發,出過二邊,革凡超聖,入中道,其心寂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
|
皆得陀羅尼
|
初住遮離,取相無知無明等障,持達般若解脫法身等德
|
樂說辯才
|
十信似解,尚能以妙音遍滿三千界,何況初住,真解口密功德
|
能轉不退轉法輪
|
初住能分身百世界作佛,論其實處,無量無邊,以能作佛,說法教化
|
供養百千諸佛
|
初住得不思議神力,遍能承事法界諸佛
|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
|
初住得實相本
|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
初住開佛知見,知見已法與諸佛同
|
以慈修身
|
初住無緣慈,普現色身,遍應法界
|
善入佛慧
|
初住入祕密藏
|
通達大智
|
初住一心三智,無能障礙
|
到於彼岸
|
初住事理分究竟
|
名稱普聞諸佛世界
|
初住圓德真實,與名相稱
|
能度百千眾生
|
初住能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護
|
[句]問:此中歎斷惑德,三藏不斷惑,可不被歎,聲聞尚被歎,跡為通、別,何不歎德?
答:通歎於跡,乃有此義,今經正明圓人,不歎方便耳。[10]
[記]問答者,初問中,初句立宗;「三藏」下,縱許;「聲聞」下,立例;「跡為」下,立難。立宗意,斷惑也。地住已上,皆約圓教斷位歎德,三藏菩薩,始終不斷,容不彼歎。於斷惑中,尚歎二乘,跡為通、別斷惑菩薩,何得不歎?而橫豎二歎,悉唯歎圓。
答意者,義通本跡,意唯在圓,豎文似歎於別,依部唯歎於圓。借跡消文,經意從本,故準歎聲聞從跡,亦應菩薩四教俱歎。但欲知圓旨,故亡跡以存本,及去初而取後。[11]
[句]問:云何諸句功德,皆歎初住耶?答曰:餘位亦如是,何獨初住?舊云:八地有諸功德,不以為疑;今圓歎初住,何德不攝?初住尚爾,何況後位耶?《法華論》云:上支、下支門,總相、別相,應知初「得不退轉」一句,是總。
此「不退」有十種示現:聞法不退轉,即是「陀羅尼」。樂說不退轉,即是「樂說辯才」。說不退轉,即是「轉不退法輪」。依善知識不退轉,即是「供養百千諸佛,植眾德本」。斷疑不退轉,即是「為諸佛稱歎」。入事不退轉,即是「以慈修身」。入一切智,如實境不退轉,即是「善入佛慧」。依我空法,空不退轉,即是「通達大智」。入如實境不退轉,即是「到於彼岸」。應作所作不退轉,即是「度百千眾生」。故初總句,即是上支;次諸別句,即是下支。記中橫歎初住德,即與此意同也。
[記]次問可見,答中為三:初、正答。次、「舊云」下,引別位為例,八地位既未極,舊釋尚具德不疑,何妨圓人諸位,位位具足諸德。三、「法華論」去,引證。《論》云:彼菩薩德十三句,二文攝取,應知一者,上支下支門,二者攝取事門,初上支下支,謂總相別相。應知初至不退轉是總,餘者是別。
彼《論》云:不退有十種示現,具如今引。但除初總句,猶有十二句,乃以「供養、植德」二句,合為第四示現。「名稱、度生」二句,合為第十示現。故但成十示現,皆以不退為名,故知圓釋,句句互通,一一示現,具十示現,具一切諸句,何但十示現、十二句耶?此與四十二字門意同。
又《經》云:「以慈修身」,句中論文,具修身心二業。經文所以略修心者,慈即是心,心熏於身,故不別說。乃至依我空、法空不退,故知地住,俱證二空,所以豎釋,文雖別對,意非別者。一者、以有次文橫釋,是約豎論橫;二者、依論,句句義意,以對諸地。如初地云:不墮二邊,三觀具足,自利利他,有無雙照,若福若智,不離一心,內因外緣,何嘗不具?初地既爾,後去悉然。即此地中,橫豎具足,為對次第,權借地名,為顯唯圓,彼須橫釋。
故論中攝取事門,即當豎釋,是故今文,具用論中二門解釋。但今文中準論,「於何等境界」下,剩「何等」二字。《論》但云:「何等境界中,應作所作故。」《論》自釋云:「地清淨者,八地已上三地,無相行,寂靜清淨。今文意,以彼論三何等言,一一皆屬諸地,清淨即諸地惑斷,方便即諸地進趣,境界即諸地所依,應作等,即諸地功用。」
《論》云:方便者,有四種:一者、攝取妙法方便,任持妙法,以樂說力,為人說故(即初四句,隨義思之)。二者、攝取善知識方便,以依善知識,應作所作故(即第五、六、七、八句,隨句思之。三者、攝取眾生方便,以不捨眾生故(即第九一句也)。四者攝取智方便,以教化眾生,令入彼智故(即後四句)。既諸句各對,復云「何等」。「何等」者,辨別之辭,今亦互通。一一方便,通約十地,順諸經論及《瓔珞》中,初地已上,入法流水,念念趣故,入證道也。《論》中復有攝取事,示現諸境地等,於經非要,故不更述。
表格 55 初「得不退轉」之「不退」具十種示現
十種示現
|
不退轉說明
|
經文
|
第一示現
|
聞法不退轉
|
陀羅尼
|
第二示現
|
樂說不退轉
|
樂說辯才
|
第三示現
|
說不退轉
|
轉不退法輪
|
第四示現
|
依善知識不退轉
|
供養百千諸佛,植眾德本
|
第五示現
|
斷疑不退轉
|
為諸佛稱歎
|
第六示現
|
入事不退轉
|
以慈修身
|
第七示現
|
入一切智,如實境不退轉
|
善入佛慧
|
第八示現
|
依我空法,空不退轉
|
通達大智
|
第九示現
|
入如實境不退轉
|
到於彼岸
|
第十示現
|
應作所作不退轉
|
度百千眾生
|
[句]觀心解歎德者:「不退轉」,如前說。「陀羅尼」者,空觀是旋陀羅尼,假觀是百千旋陀羅尼,中觀是法音方便陀羅尼。又空觀觀心,但有名字,即聞持陀羅尼。假觀觀心,無量心,心心數法,皆是法門,即行持陀羅尼。中觀觀心,心即實相,即是義持陀羅尼。
空觀觀心,十法界但有名字語言,即辭無礙辯。假觀觀心,具十法界法,即法無礙辯。中觀觀心,十法界皆入實相,即義無礙辯。觀一心即三心,三心即一心,一界一切界,旋轉無礙,即「樂說無礙辯」。空觀是轉「位不退」法輪,假觀是轉「行不退」法輪,中觀是轉「念不退」法輪。
「供養佛」者,秖是隨順佛語。今順佛教,修三觀心,即是供養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即供養法。三諦理和,即供養僧。又眾行心資觀智心,即供養佛。觀智心開發境界,即供養法。境智心和,即供養僧。
實相心是觀智心本,觀智心是眾行心本,得本種植則立,故言「植眾德本」。
觀智心冥於境界,境界印於觀智,智有所照,常與境合,即是「為佛所歎」。
空觀入通佛慧,假觀入別佛慧,中觀入圓佛慧。
空觀到一切智彼岸,假觀到道種智彼岸,中觀到一切種智彼岸。空觀聞於真諦,假觀聞於俗諦,中觀普聞中道第一義諦,亦普聞三諦。空觀度四住[17]百千眾生,假觀度塵沙[18]百千眾生,中觀度無明百千眾生。一心三觀,有無量德,歎不能盡,止略說耳。[19]
[記]次約觀心者,此中前文,敘古破舊,義當因緣。今文二釋,義當教觀,雖闕本跡,德隨於人,故不重明。三觀無殊,隨事名異。若爾,亦是諸句展轉互具,以得不退一心三觀,方得乃至度生一心三觀。乃至以得度生一心三觀故,方得乃至不退轉一心三觀,中間諸句,準此可知。當知百句秖是一句,故初住去,位位圓融,句別義同,不須曲釋。
小乘之中,佛為身子,開一句義端,身子尚說無窮盡,況此圓菩薩德,欲分張之,令楷定耶!況復觀門,即是其德,觀融德妙,何可疑耶?故應約諸句,自在說之。[20]
表格 56 觀心解歎德
經文
|
空觀
|
假觀
|
中觀
|
得不退轉
|
如前說
|
||
皆得陀羅尼
|
旋陀羅尼
|
百千旋陀羅尼
|
法音方便陀羅尼
|
空觀觀心,但有名字,即聞持陀羅尼
|
假觀觀心,無量心,心心數法,皆是法門,即行持陀羅尼
|
中觀觀心,心即實相,即是義持陀羅尼
|
|
樂說辯才
|
十法界但有名字語言,即辭無礙辯
|
假觀觀心,具十法界法,即法無礙辯
|
中觀觀心,十法界皆入實相,即義無礙辯
|
觀一心即三心,三心即一心,一界一切界,旋轉無礙,即樂說無礙辯
|
|||
能轉不退轉法輪
|
轉「位不退」法輪
|
轉「行不退」法輪
|
轉「念不退」法輪
|
供養百千諸佛
|
今順佛教,修三觀心,即是供養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即供養法。三諦理和,即供養僧
|
||
眾行心資觀智心,即供養佛。觀智心開發境界,即供養法。境智心和,即供養僧
|
|||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
|
實相心是觀智心本,觀智心是眾行心本,得本種植則立,故言「植眾德本」
|
||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
觀智心冥於境界,境界印於觀智,智有所照,常與境合,即是「為佛所歎」
|
||
以慈修身
|
為法緣慈所薰
|
為眾生緣慈所薰
|
為無緣慈所薰
|
善入佛慧
|
入通佛慧
|
入別佛慧
|
入圓佛慧
|
通達大智,到於彼岸
|
到一切智彼岸
|
到道種智彼岸
|
到一切種智彼岸
|
名稱普聞諸佛世界
|
聞於真諦
|
聞於俗諦
|
普聞中道第一義諦,亦普聞三諦
|
能度無量百千眾生
|
度四住百千眾生
|
度塵沙百千眾生
|
度無明百千眾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