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卷第一〈序品〉:不退轉



三、階位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1]

因緣釋
[句]皆於阿耨三菩提不退轉明位也。阿耨此云無上道境妙中說;位妙中說。不退轉位行念論不退。[2]
[記]次明位中初是因緣應四種約教。
初文中無上道如境妙中六境初四菩提是也。境咸妙道之所趣以所顯能故須指境。
 若辨四悉者三不退異世界也;入位功德生善也;必治無明對治也;證一分真第一義也。下去準知不能具記。[3]

約教釋
約教釋>三藏教
[句]應四種分別:不生三惡道位不退;不生邊地諸根完具不受女身即行不退;常識宿命即念不退。具此名阿鞞跋致地[4]三藏義也。[5]
[記]具此名跋致者:無也;跋致退也。第三祇時橫得三不退。故離五障時[6]三義俱得即是第三僧祇[7]通至百劫。通是三不退也至此名為上忍故也。[8]

約教釋>通教
[句]若六心已前輕毛菩薩信根未立其位猶退。七心已上從初地至六地不退為凡夫二乘名位不退雖正使已盡而未能遍修萬行其行猶退。至七地名行不退而猶起二乘念故有念退。至八地道觀雙流入法流水名念不退。此名阿鞞跋致地此乃三乘共十地之義耳。[9]
[記]次通教位引六心者通教地前無位可論借別位名以通其位即指別教七信已上入乾慧也。故云:初地至六地方名位不退或指地前假立七賢即以忍位為第六心。依小乘位雖云忍位名位不退望菩薩乘猶名為退。[10]

約教釋>別教
[句]地師云:十住是證不退十行是位不退十迴向是行不退十地是念不退此是別教義不會此經,今所不用。瓔珞云:初地三觀現前,心心寂滅,自然流入。此亦別教不退,今亦不用。[11]
[記]次別教中,許地論師,故不破。[12]

約教釋>圓教
[句]若華嚴明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具三不退。此圓教不退,此是一實事,今用此判位也。[13]
[記]圓位者,諸教圓位,不過華嚴,餘文雖有,位義不彰。或略舉初住,闕後諸位,初住既爾,行向豈殊?豈得同其地前伏惑?然又華嚴住後兼別,或便一向作次第解,或以一向作圓頓解,一何誤哉?
 「具三不退者,若先以不次、寄次第說者,則七信名位不退;八信已去,名行不退;初住已去,名念不退;今從初住,已具三德,名三不退,故云也。般若是位,離二死故。解脫是行,諸行具故。法身名念,證實境故。
 彼經第七賢首品中,廣明其相,卷初帝釋問法慧云:初住成就幾法?幾功德藏?法慧答云:此處甚深,難信難知,難說難解,難通難分別。然承佛力,具足演說,仍先較量云:供養十方阿僧祇眾生樂具,經於千劫,復令證支佛,百千億分,不及其一。』」
 又云:欲知十方世界,一即多,多即一,一念無量念等。望法華中,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乃至令得無學,不如初隨喜人。彼經仍易,彼是聖位,故云十方等。望此第五十人,一念功德,方顯圓位,不可思議,此經為難,既俱是圓,初後不二,亦何彼此。[14]

本跡釋
[句]本跡者:本地寂滅,尚非十地,況是初住?尚非初住不退,況復別、通?別、通之位,宜釋餘經列眾。圓教之位,正在今經。諸經論師,既不識跡,安能知本?所歎既謬,毀在其中,還成增減兩謗,何謂歎德?[15]
[記]尚非初住者,此諸菩薩皆是一生補處,尚是古佛,況復初住?自新譯來,但以瑜伽唯識之位,掩蔽華嚴圓常之說,誰知唯識等文,但明別位,後代誰肯?見茲同異。又復有人,全毀唯識論之權宗,此則全迷方便之路。
 「不識跡者,跡居諸經之首,來至法華經初,驗知可是淺位人耶?既失其本,理迷其跡,況從部判,部妙人尊,諸師既不曉於五時,安知菩薩本跡?故云所歎既謬等。以藏歎通,尚已成失;以偏歎圓,過莫大矣!還成增減兩謗者,秖此一謬,義招二失,經無三教,苦欲增之,抑圓成偏,減豈過此。[16]

觀心釋
[句]觀心者:三觀即三不退。又一心三觀,即一心三不退云云。[17]
[記]三觀即三不退者,空位、假行、中念。一心者,還約妙三、一觀悉具。云云者,委釋次第不次第相,及以一念,須約六即。[18]

表格 52 三不退」之四釋
因緣
世界
三不退異世界
為人
入位功德生善
對治
必治無明對治
第一義
證一分真第一義
約教
三藏教
三不退
位不退
不生三惡道
具此名阿鞞跋致地
行不退
不生邊地諸根完具不受女身
念不退
常識宿命
通教
六心已前輕毛菩薩信根未立其位猶退
位不退
七心已上從初地至六地不退為凡夫二乘名位不退雖正使已盡而未能遍修萬行其行猶退
此名阿鞞跋致地此乃三乘共十地之義
行不退
至七地名行不退而猶起二乘念故有念退
念不退
至八地道觀雙流入法流水名念不退
別教
華嚴明初住,得如來一身無量身,具三不退
圓教
圓教不退,此是一實事
本跡
本地寂滅,尚非十地,況是初住?尚非初住不退,況復別、通?別、通之位,宜釋餘經列眾。圓教之位,正在今經。諸經論師,既不識跡,安能知本?所歎既謬,毀在其中,還成增減兩謗,何謂歎德?
觀心
三觀即三不退。又一心三觀,即一心三不退


[1]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2a03
[2]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a21-a23
[3]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2c27-183a03
[4] 阿鞞跋致:avaivartika, avivartin, aparivartya, 華譯為不退轉,是菩薩的階位名,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到達此位。
[5]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a23-a26
[6] 五障:指修道上之五種障礙。又作五蓋障。大日經疏卷一舉五種:
(
)煩惱障,根本煩惱之障礙。
(
)業障,過去、現在惡業之障。
(
)生障,因前業而生於惡環境之障。
(
)法障,因前世之因緣,無法遇善知識,故有不得聞法之障。
(
)所知障,雖聞正法,然因諸種因緣而無法修行般若波羅蜜。
 又有惡道障(生三惡道)、貧窮障(生貧窮之家)、女身障 (受女身之果報)、形殘障(肢體殘損,諸根不具)、喜忘障(健忘)為五障者。
[7] 阿僧祇:asankhya, asankhyeya, 阿僧企耶; 僧祇。梵語 asajkhya 之音譯。為印度數目之一,無量數或極大數之意。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衹。意譯不可算計,或無量數、無央數。據稱一阿僧祇有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 兆(萬萬為億,萬億為兆),於印度六十種數目單位中,阿僧衹為第五十二數。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載,有三種阿僧企耶,即:()劫阿僧企耶,以大劫為一, 積至洛叉俱胝,輾轉乃至過婆揭羅數。()生阿僧企耶,指一一劫經無數生。()妙行阿僧企耶,於一一劫修無數妙行。由此三種阿僧企耶證無上覺。
  阿僧祇劫:「阿僧祇」為古印度一極大或不可數的數目單位,「劫」為古印度一極長的時間單位。
[8]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3a04-a07
[9]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a27-b04
[10]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3a07-a12
[11]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b04-b08
[1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3a13
[13]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b09-b10
[14]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3a13-b05
[15]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b10-b14
[16]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3b05-b16
[17]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21b15-b16
[18]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83b17-b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