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天臺戒律觀初探/宗律(2009)

時間:2009-09-24

天臺戒律觀初探 

宗 律 

一、緒言

 戒律是整個佛學體系中的一部分,即三藏之一。每個佛弟子都要受戒,因受戒而感得戒體,種下金剛種子,當你要造業時,戒體即現行,起到止惡的作用。經、律、 論三藏本為一體,但眾生業重,煩惱惑業伏斷很難,佛陀以因緣方便制戒,以克淨除,是故如來制立三學,以為對治之法。
佛臨涅盤時,阿難心及憂悔,悲泣不已, 阿?樓馱語雲:汝為持法人,應急請詢將來之事,何哭泣為?阿 難醒悟,即以四事請問世尊,一、佛涅盤後以誰為師(二三 四略),世尊偈答言,我若滅後,應以波羅提木叉為師。波羅提木叉是梵語,即是戒律(戒者警也,禁也;律者法也,如世間之國法。若能以戒時時警醒自己,不使 毀犯,行人即可出生死海,故又譯別解脫。) 佛陀入滅後的第一個夏安居,以大迦葉為首,在七葉窟舉行了第一次經、律、論三藏的結集,由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五百阿羅漢印可後通過,最初的律藏便這樣完 成了。在佛陀滅後三百年中,佛教傳至優婆崛多座下五位弟子時,由於五位弟子對律藏的取捨不同,戒律發展成了五部律。一直到曹魏嘉平年間(249-254) 天竺三藏曇柯迦羅到中國譯出《僧祗戒本》,為戒律傳入中國之始。接著鳩摩羅什譯出《十誦律》五十八卷。後諸譯師相繼翻譯了《僧祗律》、《五分律》、《解脫 戒本》等等戒本。天臺智者大師作《菩薩戒義疏》以四教義理闡發律義。《童蒙止觀》、《釋禪波羅密》、《摩訶止觀》二十五方便中持戒作為首方便。及其他著作 中多有涉及戒律部分。後曇一律師講《四分律》共三十五遍。以弘相部及《四分律》為主。終南山道宣律師(596-667) 學識淵博,著作甚多。如《行事 鈔》、《戒經圖》、《羯磨》、《釋門儀》、《弘明集》等二百多卷。創立南山律宗。闡揚大小乘義理。為後世律宗典範。宋元照律師作《行事鈔資持記》以天臺教 義解釋律學。大弘律法。藕益大師弘律甚堅。著作甚多《梵網經玄義》、《梵網經合注》、《重治毗尼》、《學菩薩戒法》等十幾部之多。多以天臺圓教妙義闡揚律 法。深為弘一大師讚賞。可見天臺教義在律學中的重要地位。今重點探討天臺律學不共之義。二、天臺戒律特色 天臺戒律實以天臺教義為基石的戒律學。欲全面瞭解天臺戒律需從智者大師、元照律師、藕益大師等律學著作下手。然涉及面過廣而難以把握。今依大師著作窺一斑 而知全豹。從戒乘四句、天臺十戒、懺悔等方面作一番闡述,以期能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先淺釋戒乘四句,智者大師對於戒律不是作獨立的觀察。而是結合諸乘來 說戒。戒中有乘,乘中有戒,最後達到乘戒不二。為上根利智學人學戒即成戒波羅密。中下根人也從事戒而漸悟入理戒。 (一)戒乘四句 什麼是乘?什麼是戒呢?若通說戒乘,一切善法,一切觀行,都可以稱為戒或乘。若別說,戒和乘各指不同,三歸五戒,十善八戒,出家律儀戒,乃至定共戒、道共 戒等戒,能防非止惡、得人天果報,是名為戒。乘者,若聞經生解,若觀智推尋四諦、十二因緣、生滅、無生、無力、無作之理,由於智慧能破煩惱,運載出三界, 故名為乘。故《大品經》雲:有相之善(戒),不動不出;無相之善(乘),能動能出。戒 為有漏法,不能出三界,最多只得人天果報,乘為無漏之智,能運載行人出生死海。不管是乘是戒,都是以如來藏之理作為其體,兩者並無差別。又因為眾生沉迷時 間太久,事理二障,各有輕重,直到修時,才分戒乘緩急四句,就四 料簡列表如下:一、戒乘俱急 持下品戒,戒急 (報在人中) 持小乘:乘急,以人身,於三藏教見聞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人身,於通教大乘,乃至帶方便諸大乘教見佛聞法。 持上乘:乘急,以人身,于《華嚴》、《法華》等教,及諸教中圓見佛聞法。持中品戒,戒急 (報在欲界天) 持小乘:乘急,以欲界天身,於三藏教見聞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欲界天身,於通教大乘,乃至帶方便諸大乘教見佛聞法。 持上乘:乘急,以欲界天身,于《華嚴》、《法華》等教,及諸教中圓見佛聞法。持上品戒,戒急, (加修禪定,報在色無色天等) 持小乘:乘急,以色無色天身,於三藏教見聞佛法。 持中乘:乘急,以色無色天身,於通教大乘,乃至帶方便諸大乘教見佛聞法。持上乘:乘急,以色無色天身,于《華嚴》、《法華》等教,及諸教中圓見佛聞法。 二、戒緩乘急 三品戒皆緩 (報墮三塗) 持小乘:乘急,以三塗身,於三藏教見聞佛法。持中乘:乘急,以三塗身,於通教大乘,乃至帶方便諸大乘教見佛聞法。 持上乘:乘急,以三塗身,于《華嚴》、《法華》等教,及諸教中圓見佛聞法。 三、戒急乘緩 若三戒急,受人天及色無色天身,若三乘緩,佛雖出世說三乘法,愛著樂報,耽荒五欲,不見佛,不聞法。四、戒乘俱緩 受三塗報,不見佛、不聞法。

從 戒乘四句可以看出,乘急戒緩可以從佛聞法,如華嚴會上,天龍八部鬼神以三途身聽聞佛法,乘急者根利,能了悟大小義理。而戒急乘緩者,雖然天身,有福報,但是不能見佛不聞法,故《大集經》雲: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戒急者障輕,能得人天果報。或緩或急都是跟我們的業障有關,事理二障俱輕者,則戒乘俱急;若二障俱重,則乘戒俱緩。

(二)天臺十戒 

若約三因明戒乘關係,戒乃全性所起緣因,乘是全性所起之了因。全修在性,乘戒不二是正因。所以大師在《摩訶止觀》說十戒以明乘中有戒,戒中有乘,乘戒 不二。戒法之中,以圓妙開顯一乘妙行,方便即是密妙。正是天臺律學不共之處。 《摩訶止觀》中智者大師根據初發心至佛果,次第漸進,入定深淺不同,依《大智度論》列十種戒名,所謂不缺、不破、不穿、不雜、隨道、無著、智所贊、自 在、隨定、具足。所 謂不缺者,持於性戒,性戒清淨如護明珠,若毀犯者如器已缺,佛法邊人;不破者,持十三僧殘,無有破損;不穿者,波夜提等,若有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道; 不雜者,持定共戒,雖持律儀,念破戒事,名為雜;隨道者,隨順諦理,能破見惑;無著者,見真成聖,于思維推惑無所染著;智所贊與自在 二戒,約菩薩化他,為佛所贊,於世間中而得自在;隨定、具足二戒者,即隨首楞嚴,不起滅定,現諸威儀,示十法界,導利眾生,雖威儀起動,任運常淨,故名隨 定戒。 此十戒通以性戒為根本,《大智度論》雲:性戒者,是屍羅,謂身三口四,更加不飲酒,是淨命防意地。性戒不待佛制而本有,性戒不問受與未受,犯即是罪, 持即是善。依天臺宗:性善惡論而言,自性中本具善惡二性,一闡提人不斷性善,佛亦不斷性惡,只是顯與不顯而已,此性戒與客戒不同,智者大師把三歸、五 戒、二百五十戒都納入客戒之中,客戒雖然納受方法不一,但是一般的方式不是白四羯磨受戒為主,十戒是根據善根的淺深,能持而判高下,客戒是所持而 判。但是十戒又須依客戒才能得以體現,所以二者是不離的,又如天臺明持戒是以事理而論持戒的,雖有事理之分,二者又是相容的。就事理持戒而言,事即事相, 理即離相之實理,於戒學中,事即受持三業、四威儀等事相之戒法。如《四分》、《瑜伽》、《梵網》等大小乘戒皆稱事戒,或隨相 戒。理即理戒或離相戒,乃戒不見之戒相,以安住空、假、中三觀為戒律,如天臺圓頓大戒。就前所述十種戒中,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是戒相相隨,前三戒,秉 善防惡,從初根本,乃至不穿,纖毫清淨,故名律儀戒,凡夫以散亂心,悉能持得,第四不雜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動,身口亦寂,三業皎鏡,又名定共戒,入定時 任運無雜,出定身口柔軟亦不雜,凡夫入定能持,此四戒屬事戒,持此四戒有三品果報,持上品戒得天報;持中品戒得人報,持下品戒得修羅報。隨道戒,乃初果須 脫洹見諦以後,發真成聖,為聖人所持,凡夫不能持。無著戒,是三果聖人所持,初果又不能持,此二戒是以空觀所持之真諦戒。持此二戒有三品 果報,持下品戒得聲聞果報,持中品戒得緣覺果報,持上品戒得通教菩薩果報。智所贊戒與自在戒,此是菩薩化他所持之戒,二乘聖人不能持,此二戒約假觀持俗諦 戒。此二種戒亦有三品果報,持下品,得三藏菩薩果報,持中品得通教菩薩果報,持上品得別教菩薩果報。隨定與具足二戒,是別、圓二教的大菩薩所持之戒,六度 通教菩薩也不能持,凡夫與二乘更不能持。故此是約中觀所持之中道戒,持此二戒也得三品果報,下品別教菩薩,中品圓教菩薩,上品佛。後六戒屬理戒,若約理觀 論持戒,大師把十種戒歸納為四種戒:一、觀因緣所生法持前不缺、不破、不穿、不雜四種戒;二、觀因緣即空持隨道與無著二戒;三、觀因緣即假持智所贊與自在 二戒;觀因緣即中持隨定與具足二戒。前四戒為所觀之境,後六戒為能觀之智,能觀是,所觀是,合即止觀。 十戒之中前四戒乃世間淨戒,中二戒是出世間淨戒,後四戒是出世間上上戒。若能如上所說即是持相,反則犯相。雖十戒分理事二種,但是理戒又以事戒為基礎。修圓觀之人未有棄事而持理者稱圓滿者。《止觀輔弘決》卷四雲:若無世戒,世禪尚無,何況三諦?有言大乘何須持戒?謬矣。言不執者,乃是持而不執,若今不持名者不執者,乃是執破,何名不執?執持尚無,妄執安在?就持戒而言,唯有第十戒為具足,故經雲:唯佛一人持淨戒,餘人皆名破戒者。可以說十法界除佛 所持之戒稱為妙戒,其他九界皆為粗戒,何為,何為耶?《法華玄義》雲:行融智圓,是故為妙。但以天臺圓融思想來說,佛法界也未曾斷另外九 界,九界亦是佛界,毫無差別。若能用中道慧持十戒,十戒都是中道戒,十戒也能攝一切戒,故法本無不同,而在所持之人心量大小而已,《次第禪門》雲:頓行菩薩,能以慧方便,從初發心,一念之中,即具此十種戒。故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上來雖說戒,但戒中就有乘,《摩訶止觀》把前四種戒稱之為戒,後六種戒稱之為乘,戒乘不二。

(三)懺悔  

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由無明惑造諸惡業,無量無邊,由業報所感,牽引含識流轉于生死大海,《普賢行願品》雲: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日我等雖學佛法,受佛戒,但因為業力強牽,障定障慧,不能明瞭佛法真實義,故應懺悔。何為懺悔耶?《摩訶止觀》卷七雲:懺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佛 智遍照,佛慈普攝,我以身口,投佛足下,願世眼證我懺悔,我無始無量遮佛道明,無明所遮,不識正真,從三界系,動身口意,起十惡罪,三寶六親,四生五道, 作不饒益行,破發三乘心,發是語時,聲淚俱下,至誠真實,五體投地,如樹崩倒,摧懺我人,眾惡傾殊,是名懺悔。懺悔有一定的方法和儀式,中國佛教各派都 有懺悔法門,但懺悔事理最詳盡的是天臺宗。智者大師關於懺悔方面著疏很多,有《法華三昧懺儀》、《方等三昧懺法》、《金光明懺法》、《請觀世音懺法》、 《方等懺法》等。大師為何對懺悔如此注重呢?《止觀》中道出了大師懺悔的作用。《摩訶止觀》中令罪消滅,不障止觀懺法若成,悉名清淨,戒淨障轉, 止觀易明。又說罪從緣生,還從重心懺悔,可得相治,無殷重心,縱懺無益,障若不滅,止觀不明。從中可以看出,若要修習止觀法門,必須懺悔業障,障 除,則三昧自然現前。 懺悔滅罪方法,《維摩經文疏》明三種懺悔方法: 一、作法懺悔。滅違無作罪,如律中羯磨,對首懺等。若作此類懺法成就,可滅違無作罪,而性罪不滅,如《大智度論》雲:如比丘斬伐草木,奪眾生命,二罪同 篇,作法懺悔,違無作得滅,斬伐草木無償命罪,奪眾生命罪不滅,雖複違無作罪滅,此非直除滅,而作法紛紜,廢修禪定,障入無生即是擾其心也。二、觀相懺者。如大乘方等經所說,行法見罪滅相,菩薩戒雲:懺悔若見光華,種種好相,罪即得滅。若不見好相,雖懺無益。若見好相非但違無作罪能得滅, 性罪亦滅。但根本罪不滅。取相心動,則心水不清,珠豈得現?此也是擾其心也。 三、觀無生懺者。此觀成就時,能除根本罪,如拔樹根,枝葉自滅。《普賢觀經》雲: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 消除。無勞作法,取相紛糾,即是不擾其心。上三種懺法,作法懺與取相懺屬事懺,無生懺屬理懺。 行人若欲懺悔應事理二懺同行,方可得除一切罪障。若要懺悔,首先要明過失哪裡方能懺悔。如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明順逆十心,何謂順逆十心耶?所謂順逆 十心,通迷悟兩派,若迷造惡則有十心:1、內計我人;2、外交惡友;3、不能隨喜;4、無惡不造;5、噁心遍佈;6、晝夜相續;7、覆諱過失;8、不畏惡 道;9、無慚無愧;10、撥無因果。此十心逆涅盤流,順生死海,始從無始無明起愛見,最後作一闡提,撥無因果,所以沉淪生死海中,無有解脫期。今遇三寶勝 緣,能生一念正信,改往修來,故起逆十心對治順十心,所言逆十心者:正信因果,生重慚愧,生大怖畏,髮露懺悔,斷相續心,發菩提心,修功補過,守護正法, 念十方佛,觀罪性空。以此十心逆生死流,順涅盤道。《修懺要旨》雲:始則深信因果,終則圓悟心性本寂,一一翻破上之十心。若不明前十心,則不識造罪之 相。若無後十心,則不知修懺之法。若要修懺悔法,則先運十心,此順逆十心為修諸懺法之前方便。 三、結語 現在我們正處在末法時代,學佛的人很多,得道的人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我想主要是持戒不清淨的緣故。現在又有很多人不重視戒律,單修習禪定,不學經教, 又不持戒。如無聞比丘,證四禪以為是四果。臨終中陰身現前就謗佛而墮地獄。或只學經教之人,卻不肯持戒修觀,那也是解慧而已。所謂的文字法師,天天數他 寶,自無半分錢。又專持律儀戒的具足威儀,那也只是人天福報。都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天臺十戒具足一切法門,前三戒若能持威儀就可以具足。第四戒能持就可 深入禪定。後六戒是理戒,須有空假中三種觀慧,能親見三諦之理。若能持得理戒,就可以證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乃至佛果。天臺宗直就戒律而開大小諸乘,乃 至一佛乘。是名戒中有乘,乘中有戒,戒乘不二。此戒具足四教義理。及十乘觀法,令諸學戒人同入佛知見,這也是天臺宗教觀總持的特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