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真是聲聞


   現在再由小望大,站在大乘佛法而聲聞人能夠體悟的立場,他是由信生解,就是由信解而轉入修道,所以叫做信解品〉。

現在中根的人,聽到譬喻品〉的道理,初初破除他的疑惑,在大乘佛法裡面,已經趣入於見道位,那就叫做;進入大乘修道位,就叫做

所以有信有解,就見道、修道,所以後文說無上寶聚,不求自得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這就顯示他由小轉入大,由見道而修道,所以叫做信解的道理。他聽到圓妙的教典,入於圓教的階位,因此就叫做〈信解品〉了。

還有約本迹來說明,這些中根人──像迦旃延、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葉,他們雖然是在迹位上以聲聞的中根而作代表,實際上他是久修菩薩道的。約本說,他是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形,為了要引導中根的聲聞人趣入於一佛乘法,所以他示現在中根的階位中,其實他老早已經親證諸法實相。

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這兩首偈頌,站在大乘菩薩道的立場,來解釋聲聞與阿羅漢的名稱。[1]過去一向認為聲聞就是小乘,現在經過法華的開顯之後,這些聲聞不是從前的那種聲聞了,現在才算是真正的聲聞,因為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以佛的無上菩提道之聲,使令一切眾生皆聞,這個聲聞是究竟無上菩提之音聲,使令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同聞。這聲聞就不是停在小果的聲聞了,就是大乘無上菩提道的究竟聲聞。以無上大菩提聲,聞於十方一切眾生的耳中,人人如法修行,都成就無上佛道。所以這個真聲聞、真阿羅漢,已經證到圓初住的階位,圓教初住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2]

 

        參:

-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03-卷(二)信解品第四

-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15-卷(二)信解品第四

-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16-卷(二)信解品第四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相失相見

佛亦如是,知我樂小,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追誘

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3]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領家業-頌合受命領知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我承佛教,為大菩薩,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干言辭,說無上道。
諸佛子等,從我聞法,日夜思惟,精勤修習。
是時諸佛,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一切諸佛,祕藏之法,但為菩薩,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4]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領家業-頌合心無希取-牒譬總明無希取

如彼窮子,得近其父,雖知諸物,心不希取。
我等雖說,佛法寶藏,自無志願,亦復如是。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領家業-頌合心無希取-釋無希取意

我等內滅,自謂為足,唯了此事,更無餘事。
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
如是思惟,不生喜樂。
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無復志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
我等長夜,修習空法,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
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領家業-頌合心無希取-結無希取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5]

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付家業-頌合付業-牒譬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財物。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付家業-頌合付業-正合

佛亦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調伏其心,乃教大智。[6]

[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正陳得解-重頌-頌法合-頌合領付家業-頌合付家業-頌合歡喜

我等今日,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如彼窮子,得無量寶。
世尊!我今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於今日,得其果報;
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無漏,無上大果。
我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7]

 



[1] 《妙法蓮華經文句》:文云「無上寶聚不求自得,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聞圓教入圓位,故名「信解品」。(CBETAT34, no. 1718, p. 79c18-c20

[2] 《妙法蓮華經文句》:「我等今日」下七行,頌第二得付歡喜也。「得道」者,得實相道也。「得果」者,分得大乘習果也。此二句明文云「無上寶聚不求自得,我等今日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聞圓教入圓位,故名「信解品」。開佛知也。「於無漏法得清淨眼」者,此二句明開佛見,見實相理也。昔日見無漏,不落凡夫;今日見無漏,不落二乘也。昔日慧眼見空,今淨眼見中。「持戒報」者,昔持戒梵行,共顯無漏,灰身滅智,無人受此。果報者,今日梵行,能得無漏,即了因取果義,持戒即緣因義,清淨眼所見理,即正因義。「我等真是聲聞」者,即大乘真位也。十信以一音遍滿三千界,似道非真,入十住即是真也。真阿羅漢有三義,此中但舉應供一義也。若不生變易,殺通別惑,是不生、殺賊義,堪為十法界福田,即應供義,應供、殺賊互相顯也。(CBETAT34, no. 1718, p. 90a11-a25

[3]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信解品〉第四,CBETA, T9, no. 262, p. 18b11-b13

[4]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信解品〉第四,CBETA, T9, no. 262, p. 18b13-b21

[5]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信解品〉第四,CBETA, T9, no. 262, p. 18b21-c07

[6]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信解品〉第四,CBETA, T9, no. 262, p. 18c08-c13

[7]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信解品〉第四,CBETA, T9, no. 262, p. 18c14-c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