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諦十六行觀
二、別說迹本二門-迹門開權顯實-迹門正說-廣開三顯一斷執生信-譬說周-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
(一) 長文重頌 正陳領解
1. 長文-約譬廣領解
(1) 立譬-正立譬
C. 追誘譬-遣二人誘
(b) 取意領
4. 領久知適願受行
- 亦有老弊使人(聲聞人的神通),須者相給,好自安意(五根、下忍位):四如意足如法修行,能發神通
- 我如汝父,勿復憂慮:五根增長成五力(世第一位)
- 無有欺(有信力)怠(有精進力)、瞋(有念力)恨(有定力)、怨言(有智慧力)
- 所以者何…… 自今已後如所生子:見道位
- 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入見道位,證初果
- 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聲聞人證四果的根本修法,需要斷八十一品的思惑-九無礙(久無間)、九解脫+見道位一無間、一解脫,要具備這二十個智慧
三、經文-《妙法蓮華經》卷2〈4 信解品〉:「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復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