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如來方便之力


佛出現世間的本懷,必定要使眾生究竟成佛,沒有單在二乘中得滅度的,成佛才是真正涅槃的滅度。[1]

而佛因為祂深深了解一切眾生的根性,徹底明白這些弟子們的志願與愛樂。聲聞根性必定要先修小乘,然後才能夠迴小向大而入大法。二乘過去在凡夫的時期,對於世間的五欲、五塵境是深深的愛著,假如不用小乘法的無常無我之理來破除其深著愛欲之心,是沒有辦法對治的。

所以為了這類小乘根性的眾生,以方便權巧說偏真涅槃,要他斷煩惱了生死、先出三界。因此這些人聽到小乘法就能夠先斷煩惱、捨離五欲,知道苦、空、無常、無我,證到偏真涅槃以後,佛才為他說大乘法,令其迴小向大。

佛在三界輪迴生死中,示現做導師,來領導這些聲聞人度過三百由旬,在化城裡休息,化城譬喻二乘人的涅槃,然後要他趣向寶所。因為這些聲聞人如果一開始聽到一佛乘,覺得走五百由旬那麼困難、三大無數劫那麼久的時間,因此不願發心。

佛知道這些聲聞人的心理很怯弱,沒有往前進的勇猛心,因此用權巧方便之力,而宣說二涅槃」,[2]即聲聞緣覺的二乘涅槃。如果已經證到偏真涅槃,住於二地[3]就是聲聞地、緣覺地的二乘地,佛就對他們說,應當要知道你所作未辦,應當要觀察思惟籌量,現在所得的偏真涅槃不是究竟真實的,這都是佛的權巧方便。本來只有一佛乘,可是因為你們根性怯弱下劣,只好方便說三乘法。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38-卷(三)化城喻品第七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39-卷(三)化城喻品第七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40-卷(三)化城喻品第七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41-卷(三)化城喻品第七

 



[1] 滅度:即是涅槃(nirvana),《涅槃經》卷二十九云:「滅生死故名為滅度」,也就是滅生死因而度生死海。

[2] 《妙法蓮華經文句》:「而於中道為止息故」下,合第三現作化城,眾人入城譬也。「而於中道說二涅槃」者,三界惑盡,塵沙、無明未破,於此兩楹,判有餘、無餘涅槃,亦是聲聞、緣覺涅槃。又分段已盡、變易未除,二死之間判為有餘、無餘,故言中道(云云)CBETAT34, no. 1718, p. 103c07-c12

[3] 《妙法蓮華經文句》:「若眾生住於二地」下,合第三將至寶所。上文有二,今合亦二:「若眾生住於二地」,此合知止息已;「如來爾時即便為說」下,此合將向寶所。CBETAT34, no. 1718, p. 103c13-c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