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陳英善老師「天台教觀」-四講之二






        知空不住空,所有因緣都是學習對象;從空入假,行菩薩道亦是走解脫道。不執兩邊,空假雙照,一切都是中道實相:https://youtu.be/eidbf8pxlPk

        今天是第二堂課程,老師再次強調,要瞭解「天台教觀」,就要掌握「空、假、中」此觀念。老師並舉了法鼓山大悲心法會的因緣,來說明「空、假、中」的觀照因緣。

        老師也提到,若能掌握第一堂課程的重點,就能進入天台教觀之智慧門。印隆也深有同感,不過這是累積多年的研修,或許自己是鈍根之故;但我從未氣餒,也一直很感恩得遇教授與外護善知識,讓我可以持續用功與前進。相信只要一點一滴,老實修行,絕對功不唐捐!

        接著老師以「瞎子摸象」之喻,說明眾生「自以為是」的認知,能令墮入堅持己見的執著,種種論諍也是由此生起。我們無始劫來的分別執取習性深厚,除非有所定力,否則難以察覺。

        老師再次強調,天台的教與觀,都不離空假中,而空假中,及是為了要解決眾生的問題。

        要解決什麼問題呢?「惑」,也就是障礙,在人生乃至於修學佛法所遇到的問題。

        於蕅益大師的《教觀綱宗》中,就有提到,「法」是因眾生之病,而設藥對治。

「空、假、中」,能對治「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解決治療眾生之病、三界的問題,也就是「執著」。

老師並舉例,說明對治「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空是重要的出世智慧,但不可以執著,要懂得善觀因緣,善運用空的智慧,方能利益眾生。而空、假均不可以執著,所以要有「中」的智慧。

老師從「觀因緣」中,提到為何大學畢業後,會去唸研究所?是為了要解決煩惱的問題。讓印隆想起當初會決定念研究所,也是為了解決問題。在法鼓研究所成立的第一年,師長 慧嶽長老,就指示印隆去報考與就讀,他覺得印隆有這方面的能力,應該要進一步學習方能利益眾生。可是當時印隆受到某些人的影響,覺得出家後,就在寺院裡,常伴青燈木魚就好。但後來看到許多教界的問題,在寺院裡又常受到一些外道的問難,因此才下決心,以就讀佛教研究所的因緣,深入經藏,願以此弘護正法,利益眾生!


而天台所云的「空、假、中」,是「即空即假即中」,一即三、三即一,一而三、三而一,為一心三觀,一境三諦;一心當下,頓顯出三個面向──圓頓止觀。

以「X」代表諸法,要如何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

但有因緣故可說(法)!此說並非論諍,而是清楚明瞭的種種妙說。

因此,開悟的人,看到諸法,都是活潑的、妙不可言的!

老師並舉《摩訶止觀》之教說,說明一心三觀。而「空」象徵「一切智」,「假」象徵「道種智」,「中」象徵「一切種智」,以此展現三乘行者、化城與寶所之差別。

而三智是在一心,法法皆是妙法,不可思議!

佛菩薩徹入骨髓的悲憫心,即是了解「法法皆妙」!



最後,老師鼓勵大家禪修,說明禪定力的重要,能開顯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