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1]
《法華文句》解釋經文,「威儀無缺」即是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是第十「究竟戒」。[2]《法華文句記》並註明此十戒之名,是出於《大智度論》,亦通「藏、通、別、圓」四教。在天台智者大師《法華玄義》、[3]《摩訶止觀》中,都有完整說明。而此十戒,始終悉是菩薩,故云「以求佛道」![4]
此菩薩所念的「十戒」,又作「大論十戒」,為天台宗依《大智度論》卷八十七所載之文
而立的十種戒律。此十戒中,「不缺、不破及不穿」三戒,是「律儀戒」,為散心凡夫所持;「不雜戒」是「定共戒」,為定心凡夫所持;餘六戒皆是「道共戒」,為聖者所持。
道共戒之中,「隨道戒」是初果,「無著戒」是三果,二者皆為聲聞所持;「智所讚、自在、隨定及具足」等四戒,皆為菩薩化他之所持。
(1)
不缺戒︰謂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無缺損毀犯,並且常自守護,如愛明珠,則能攝一切界。若犯淨戒,則如器已缺損,無所堪用。
(2)
不破戒︰持十三僧殘而無破損,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為用。
(3)
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無毀,若有毀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
不雜戒︰持定共戒,心住禪定,不雜欲念,不念破戒事。
(5)
隨道戒︰聲聞初果之人,隨順四諦理,能破見惑,無所分別。
(6)
無著戒︰二乘人見真諦理,能成聖道,於諸思惑無所染著。
(7)
智所讚戒︰菩薩於諸世界化導眾生,為智者所讚歎。
(8)
自在戒︰亦是菩薩化他的大戒,謂菩薩化他妙用於諸世間,而得自在無礙。
(9)
隨定戒︰菩薩隨首楞嚴定,現諸威儀,利導眾生,雖威儀變現,而任運常靜。
(10)
具足戒︰菩薩持中道第一義諦戒,用中道慧遍入諸法,無戒不備。
在《法華玄義》的解釋,是說明此為菩薩令眾生防護的十戒,又稱十種護持、防護十願,為︰
(1)
禁戒,即持四重禁。
(2)
清淨戒,即護持僧殘。
(3)
善戒,即持波逸提等。
(4)
不缺戒,指令發未來禪,使事行不缺漏,令得根本禪,性行不缺漏。
(5)
不析戒,即道共戒,意謂相對於析空觀之道共戒,而指顯體空觀之道共戒,亦即滅色而入空是析法之道共,今體法而入空故稱不析。
(6)
大乘戒,即自利利他雙修。
(7)
不退戒,指菩薩以善巧方便
行種種非道,出入淫舍酒家等非法處以度人,而不退失禁戒。
(8)
隨順戒,指能隨物之機宜,隨順道理。
(9)
畢竟戒,
即究竟無上之大法。
(10)
具足成就波羅蜜戒,謂一切圓滿,
法無不備。
又,南本《涅槃經》卷十一述及,此十戒的第一戒為菩薩願令眾生護戒,後九戒為願令得戒。
|
大論十戒-《大智度論》
|
防護十願-《法華玄義》
|
||||
律儀戒
|
不缺戒
|
|
|
禁戒
|
藏教
|
析空觀
|
不破戒
|
|
|
清淨戒
|
|||
不穿戒
|
|
|
善戒
|
|||
定共戒
|
不雜戒
|
|
|
不缺戒
|
||
道共戒
|
隨道戒
|
聲聞所持
|
初果
|
不析戒
|
通教
|
體空觀
|
無著戒
|
|
三果
|
大乘戒
|
別教
|
假觀
|
|
智所讚戒
|
菩薩化他所持
|
|
不退戒
|
|||
自在戒
|
|
隨順戒
|
||||
隨定戒
|
|
畢竟戒
|
圓教
|
中道
|
||
具足戒
|
|
具足波羅蜜戒
|
[3] 天台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上:「又更發願,願一切眾生得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諸波羅蜜戒。以此十願,防護眾生。菩薩一持戒心,若干願行以莊嚴戒,諸餘行心亦應如是。然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支中出:從根本、眷屬兩支出禁戒、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 從非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何者?雖防護七支,妄念數起,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得根本禪,性行不缺。 從護持正念念清淨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是析法道共;今體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內有道共;則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 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戒。言大乘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不退者,行於非道,善巧方便,婬舍、酒家非法之處,輒以度人,而於禁戒無有退失。如醫療病,不為病所污,故名不退。隨順者,隨物機宜,隨順道理,故名隨順戒。畢竟者,竪究無上之法也。具足波羅蜜者,橫一切圓滿,無法不備也。 《大論》亦明十種戒:不破、不缺、不穿、不雜四種,即是《大經》根本支中,禁戒、清淨戒、善戒、不缺戒。《論》隨道戒,即是《大經》護持正念支中不析戒也。《論》無著戒,即是《大經》迴向支中不退戒。《論》智所讚戒,即是《大經》大乘戒。《論》自在戒,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戒,即是《大經》隨順戒。《論》具足戒,即是《大經》波羅蜜戒。《大經》明畢竟,《論》言隨定,此大同小異,於義無失。」(CBETA, T33, no. 1716, p. 717a27- c02)
[4] 《法華文句記》:「『無缺』乃至『究竟』,但此十戒,名出《大論》,亦通諸教。具如《止觀》、《玄》文。今十始終,悉是菩薩,故皆求佛道。」(CBETA, T34, no. 1719, p. 201c13-c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