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佛子,造諸塔廟,無數恒沙,嚴飾國界,
寶塔高妙,五千由旬,縱廣正等,二千由旬。
一一塔廟,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寶鈴和鳴。
諸天龍神、人及非人,香華伎樂,常以供養。
文殊師利!諸佛子等,為供舍利,嚴飾塔廟,
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1]
諸佛子等,為供舍利,嚴飾塔廟,國界自然,殊特妙好!
《法華文句》說明「塔」,即是「塔婆」,漢譯為「方墳」,就是塚墓,因此《大灌頂經》翻為「塚」。而「廟」即是殿堂,表淨域之意。[2]於《法華文句記》,翻字音譯為「窣睹波」,意譯「高顯」,並說明所謂「方墳」,為義譯,謂安置身骨處。並說明「諸天龍神」常侍供養,因為供者福大![3]
部派佛教開始後,法藏部特別重視塔婆、佛塔,目前漢傳佛教所依的四分律,即是法藏部所集,因此與「塔」相關的戒律也很多。到現在緬甸、泰國等上座部,還是重視塔,塔是屬於佛物。另外,《法華經》第十一品是〈多寶佛塔品〉,以多寶佛塔來表佛之法身。
於經中有一段偈:「國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樹王,其華開敷」,《法華文句》解釋「樹王」即「波利質多」,[4]是忉利天宮之樹,為樹中之王,又稱「天樹王」,能「正供舍利,傍嚴佛國土」,[5]《法華文句記》說明「具如《釋籤》引《大經》文」。[6]
[2] 《妙法蓮華經文句》:「塔婆,此云「方墳」,方墳如此土塚墓,《大灌頂經》翻為「塚」也。殿堂,如此土靈宇,崇臺峻階,承露干雲,長表淨域,歸心上聖耳。」(CBETA, T34, no. 1718, p. 32b03-b06)
[3] 《法華文句記》:「『以佛舍利』者,略如長行。新云『窣睹波』,此云『高顯』。『方墳』者,義立,謂安置身骨處也。見有滅度之相,則知佛已涅槃,雖見入於涅槃,不知爾前所說,而時眾不決,未測見由,故不同古,畏妨壽量。又復爾前已見二酥,大小理足,應不重說,是故懷疑。
『諸天龍神』等者,塔藏身界,故供者福大,不同殿堂,形貌安處。故《長阿含》云:「佛臨涅槃,有梵摩比丘,佛前立,執扇扇佛。佛言:『卻勿在吾前。』阿難思念:『此比丘常侍佛,供給無厭,今者末後,須其給使,乃令遣卻,何因緣耶?』佛告阿難:『今俱尸城十二由旬,天神側塞,嫌此比丘當佛前立。今者末後,諸天神等皆欲供養,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映蔽,使我不得親近禮敬,是故令卻。』阿難白佛:『何因緣故,有是身光?』佛言:『毘婆尸佛時,以歡喜心,手執火炬,照彼佛塔,使其身體,光明乃爾。』上至二十八天,身光不及。火照既爾,餘皆準知。」故知舍利所住之處,其功不輕,慢之生罪,罪莫大矣!如斯等例,經文甚多,何可具列?並非今正意。」(CBETA, T34, no. 1719, p. 202b21-202c12)
[4] 波利質多:波利質多,梵語 pārijāta 或 pārijātaka, pāriyātraka,巴利語 pāricchattaka。
係忉利天宮之樹名。又作波利耶怛羅拘陀羅樹、波利耶多樹、婆利質多羅樹、婆疑質垢樹、婆利耶怛羅拘陀羅樹、婆唎耶呾羅拘毘陀羅樹、婆利闍多迦樹。意譯為圓
生樹、晝度樹、香遍樹。以其為樹中之王,又稱天樹王。屬荳科,學名 Erythrina indica,葉呈羽狀,開深紅色長穗狀花,形如珊瑚,遂有珊瑚樹(coral tree)之稱。此樹在忉利天善見城之東北角,位於雜亂園與歡喜園間,周圍七由旬,高百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其根莖枝葉花果皆有香氣,能遍熏忉利天宮,故稱香遍樹。此樹有神,名為漫陀,常作伎樂以自娛,故成為三十三天娛樂之所。
[6] 《法華文句記》:「經云『天樹王』者,即忉利天波利質多羅樹,具如《釋籤》引《大經》文。結文意者,正供舍利,旁嚴國界,若直爾嚴國,何須起塔?」(CBETA, T34, no. 1719, p. 202c12-c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