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 星期日

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平岡聰



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從佛傳解讀法華經(法華経成立の新解釈—仏伝として法華経を読み解く—)/作者:平岡聰/譯者:釋惠敏, 釋洞崧

這本書滿有意思的,是日本京都文教大學校長平岡聰教授所著,主要有以下主張:
一、從「佛傳」的角度來解讀《法華經》的成立因緣,認為《法華經》是以佛傳為基礎所構成」之主張。
二、《法華經》藉由『一佛乘』,以超越《維摩經》與《般若經》所說的『大乘』為目標。
三、論證可確認於《法華經》與說一切有部的文獻之間關係深遠。認為《法華經》就某種意義,也能夠被視為是「佛傳文獻」。[1]

 閱讀此書後,讓印隆想起當初在報考法鼓研究所時,於口試時(20080430_法鼓的口試~果然嚴格!),有一位口試教授(果暉法師)看到印隆主要是研修《法華經》,因此就問了一些問題,並問印隆是否有讀過梵文《法華經》?印隆回答沒有,所以希望進研所後,能有因緣將梵文學好,才有能力閱讀梵文《法華經》。

        另外,其他口試教授們還提出許多問題,其中一位的問題,已忘了內容,不過印隆的想法與回答是:當初智者大師也未看過梵文《法華經》,但他卻得證法華三昧,並將《法華經》的精神發揚光大,饒益無數有情!

要閱讀這種學術性的佛學研究書籍,建議還是要先有堅定的信仰與道心後,比較適合,不然可能會被很多觀點牽著跑,甚至於對信仰產生疑惑。印隆是在初學佛時,就建立起正知見的信仰,並有實修感應,所以現在再來看一些佛教學者的研究,比較不會動搖,並能理解其研究出發點為何。

        平岡聰教授參考總共28 名研究者的觀點,認為:
一、關於「何時」成立?其最古成立的時間的上限,是紀元前100 年,下限也就是紀元後250 年,多數的研究者認為約在紀元前一世紀至紀元後二世紀的範圍而次第地成立。
二、關於「如何」成立?諸說有三個寬鬆的共通性:
1.      從〈方便品〉至〈授學無學人記品〉作為一組,是《法華經》的核心。
2.      最後六品是後代附加。
3.      〈提婆達多品〉是後代附加。

平岡聰教授對於《法華經》架構,不以天台智者大師所分析的「本跡二門」來看待,也可能跟他的學術背景有關,其於〈自序文-致中文版讀者〉云:
不僅在日本,即使在中國,在天台教學等,當認為《法華經》是重要的經典時,拙作就以什麼觀點來解讀非常地有趣味。我本身是印度佛教故事的研究者,並非一直專門研究大乘經典,而本書正是因為長期親近以佛傳為始的佛教故事才能夠寫成的成果。正因如此,雖也有業餘者的誤解,然自負也同時提供業餘者獨特新鮮(fresh)的觀點。

他將最後六品(認為是後代附加)先排除在考察對象之外,將〈序品〉至〈囑累品〉的二十二品看作『佛傳』,探討佛傳以及相關的佛傳故事(插話)是以何種形態潛藏於《法華經》中,結論如下(「插話」以※符號表示):
一、過去的故事——佛陀在此世誕生之前的故事〈序品〉第一:藉由日月燈明如來的《法華經》說法燃燈佛授記。
二、現在的故事——佛陀在世的故事
1.      方便品第二:舍利弗經過三次的說法懇請梵天勸請
2.      譬喻品第三:《法華經》的說法與舍利弗的授記初轉法輪與憍陳如的覺悟
3.      信解品第四〜授記品第六:授記:(1)(舍利弗、)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五比丘的覺悟(阿羅漢)
    〈化城喻品第七:過去的因緣《城喻經》(《法華經》的永久普遍性之強調)
4.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授記(2):富樓那耶舍
5.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授記(3):憍陳如與五百位阿羅漢迦葉兄弟與其弟子500
6.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授記(4):阿難、羅睺羅與比丘2000舍利弗、目犍連與其弟子250
    法師品第十:《法華經》受持者的態度富樓那的傳道故事
    見寶塔品第十一:多寶如來的塔出現(全身舍利)迦葉佛的遺骨
7.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授記(5):提婆達多是善知識提婆達多的破僧
8.      勸持品第十三:授記(6):摩訶波闍波提與耶輸陀羅迦毘羅衛返鄉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從地湧出的諸菩薩舍衛城的神變(佛華嚴)
9.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久遠實成涅槃

三、未來的故事——於佛陀入滅後的故事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以下:《法華經》護持的功德以及正法滅後的佛教徒應有的樣子。

        惠敏法師並在譯序中,說明平岡教授,也試著指出《法華經》基於『佛傳』而被編纂的可能意圖是:
顯示萬人可成佛的可能性之《法華經》的「新法門」是重要的,然而,此「新法門」必須說明:並非在此世受生80 歲後而結束生涯的「舊佛」,而正是藉由在〈如來壽量品第十六,注入新生命的「新佛」。由於《法華經》的編纂者依藉由「新佛」所說的「新法門」,想要刷新之前的佛教史(這不僅僅停留在最初期的佛教,而藉由《般若經》的出現,具有大小對立的構圖,包含乃至《法華經》出現以前的初期大乘佛教)自身,所以正是說明此法的舞台,而與以佛傳為背景的觀點相應。


內容簡介
  《法華經成立的新解釋——從佛傳解讀法華經》有三個論述:一、《法華經》是以佛傳為基礎所構成;二、《法華經》藉由「一佛乘」,以超越《維摩經》與《般若經》所說的「大乘」為目標;三、可確認於《法華經》與說一切有部的文獻之間關係深遠。
  
  因為可以探討佛傳以及相關的佛傳故事(插話)是以何種形態潛藏於《法華經》中,例如:〈方便品〉之舍利弗經過三次的說法懇請與佛傳之「梵天勸請」、〈譬喻品〉之《法華經》的說法,以及舍利弗的授記與佛傳之「初轉法輪與憍陳如的覺悟」、「信解品至授記品」之迦葉、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授記與佛傳之「五比丘的覺悟」之關聯。
   
  《法華經》基於佛傳而被編纂的可能意圖是:顯示萬人可成佛的可能性之《法華經》的「新法門」是重要的,然而,此「新法門」必須說明:並非在此世受生80歲後而結束生涯的「舊佛」(菩提樹下成佛,雙林入涅槃),而正是藉由在〈如來壽量品〉注入新生命的「新佛」(成佛久遠,壽命無量)。


目錄
第一章 序論
 一、過去之研究
 二、本書的觀點

第二章 佛傳之考察
 一、起源與開展
 二、佛傳之諸資料
 三、佛傳之內容
 四、主要的佛弟子之成阿羅漢傳承
 五、次要的佛弟子之成阿羅漢傳承

第三章 作為佛傳之法華經
 一、序品[1]——燃燈佛授記
 二、方便品[2]——從梵天勸請至初轉法輪
 三、譬喻品[3]——初轉法輪與憍陳如之覺悟
 四、信解品[4]〜記品[6] ——五比丘之覺悟
 五、五百弟子授記品[8] ——耶舍之出家與迦葉兄弟之改宗
 六、授學無學人記品[9]——舍利弗與目犍連之出家
 七、提婆達多品[12]——提婆達多之破僧(惡事)
 八、勸持品[13]——返鄉迦毘羅衛城
 九、如來壽量品[16] ——般涅槃
 十、分別功德品[17]以下——佛滅後

第四章 插話之考察
 一、化城喻品[7] ——與城喻經類的關係
 二、法師品[10]與常不輕菩薩品[20]——富樓那的傳道說法
 三、見寶塔品[11]——都異迦城(Toyikā)之遊行說法
 四、從地涌出品[15]——舍衛城之神變
 五、藥王菩薩本事品[23] ——犧牲自我的本生故事
 六、妙莊嚴王本事品[27] ——使用神變之典型例子

第五章 圍繞法華經成立之諸問題
 一、全體之架構
 二、成立之問題——佛傳之發展與法華經階段成立說
 三、編纂之意圖
 四、歸屬部派——與說一切有部之關係
 五、結論






[1] 在本書第208「編篡之意圖」中,作者認為《法華經》雖然可能是基於『佛傳』而成立,有彰顯「新佛教」的佛教史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