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請觀世音經》的修持法為非行非坐三昧



《摩訶止觀》卷二,將《請觀世音經》的修持方式,判為「非行非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不限定特定修學形式,強調「意起即修」,慧思大師稱為隨自意」,《大品覺意三昧」,當起心動念時即對之做智慧觀照,了了覺知:
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既異上,為成四句,故名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為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

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也;三昧,如前釋。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覺意。諸數無量,何故對意論覺?窮諸法源,皆由意造,故以意為言端。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為心。次心籌量名為意,了了別知名為識。如是分別,墮心想見倒中,豈名為覺?覺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識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識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識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說一性。若知名非名,則性亦非性。非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合故不,不散故不。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斷。若不見常斷,終不見一異。若觀意者,則攝心識,一切法亦爾。若破意無明,則壞餘使皆去。故諸法雖多,但舉意以明三昧。觀則調直,故言覺意三昧也。隨自意非行非坐,準此可解。[1]
就此為四:一約諸經、二約諸善、三約諸惡、四約諸無記。諸經行法上,三不攝者,即屬隨自意也。[2]

因「非行非坐三昧」行法,雖然不特拘於形式,但並不容易修持,因此 智者大師並沒有對此加以勸修,於《摩訶止觀》云:
問:上三三昧,皆有勸修,此何獨無?
答:六蔽非道即解脫道,鈍根障重者聞已沈沒,若更勸修,失旨逾甚![3]
常坐、常行、半行半坐三昧都有「勸修」部份,唯獨非行非坐三昧無有,因為若要在行住坐臥六時都在觀照真理,需利根行者方能為之。智者大師舉出,六蔽非道即解脫道」,對反於菩薩六度的六蔽惡行即是解脫道,此非鈍根行者所能領悟,容易誤認順欲妄為就是在修道,反而使他們失去修行之旨意。

圓教通達非道即解脫道的意義,是要行者照見惡法相即於實相,因領悟真理而止息了惡行,並非造惡行善都是順於真理。因此,修持非行非坐三昧,要先具備深厚的禪觀基礎,才能於動靜六時中,時刻觀照真理。




[1] 《摩訶止觀》卷二,CBETA, T46, No. 1911, p. 14b26-c20
[2] 《摩訶止觀》卷二,CBETA, T46, No. 1911, p. 14c20-c23
[3] 《摩訶止觀》卷二,CBETA, T46, No. 1911, p. 18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