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觀音玄義》思想研究--以「性」、「修」善惡為中心(/潘慧燕(2003)

研究生: 潘慧燕

論文名稱: 《觀音玄義》思想研究--以「性」、「修」善惡為中心

指導教授: 羅宗濤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
學號: 88151002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8

中文關鍵詞: 性德、修德、性惡、緣了、智斷、感應、法門、慈悲、觀心、性具善惡

摘要:

歷來對《觀音玄義》的研究,主要的關注,大多集中在論及天台宗「性惡」(「性具善惡」)思想上,較少由《觀音玄義》的整體思想出發。因此,本論文以《觀音玄義》思想研究──以「性」、「修」善惡為中心為研究題名;旨在就《觀音玄義》的全文脈絡,抉發其中的核心思想。
            大乘佛教菩提(薩)道的修學,是以「自行化他」為主要內容,因此,度化眾生是成佛不可或缺的修行要道。緣此,菩薩遂有「感應」之門;而「感應」的具體 的落實,便關涉到佛教聖者與眾生的生命內涵。在《觀音玄義》裡,是以慈悲度眾的觀世音菩薩為菩提道上修學的代表人物,來闡釋諸佛菩薩弘法利生的佛化事業。 已悟的聖者,以及凡夫眾生,同具有圓滿證悟的成佛潛能:「性德」;基於此一內在的平等性,成就的聖者藉著慈悲願行大力引導眾生,在凡的有情眾生具有可以轉 凡為聖的因緣,在這世間凡眾有「感」,佛教聖賢能「應」的兩端,於事理上便是由「感應」做為兩方的貫串。在「感應」關係網絡的確立上,為了讓引導眾生的弘 化事業可以順利的進行,以「惡」為方便的「法門」,便有了可以成立的理由。其次,應化救苦在菩薩的修行上,透顯出「慈悲」的主題;尚受煩惱纏縛的眾生,在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實相觀照上,就眾生而言,「觀心」可以是修學道上的入手處;「定慧」則是菩提道上的六度行。因此,關於修行方面的內容,《觀音玄義》便 是由「慈悲」、「觀心」、「定慧」三項法目來闡說。
   
        以下,即略為簡述本論文各章的內容及撰寫方式。
            第一章:緒論。本章在於交代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方法等問題,以及對現有的研究成果做一基本的檢討,以期為本論文的研究做一相關的定位。
            第二章:〈普門品〉與《觀音玄義》。本章是往後幾章的基礎工作。《觀音玄義》乃是解釋《法華經.普門品》的述作,因此須先對《法華經》、〈普門品〉在 傳譯、科文及內容方面的問題做一重點式的簡要說明;並對《觀音玄義》的內容架做一清楚的展示,以期綱要式地呈現《觀音玄義》的主要內容,以便下來各個章節 的論述。
            第三章:性德、修德與善、惡。本章乃是正式進入論題研究與探討的思維活動;章節中所要探問的主題和確定的內容則是:(1)《觀音玄義》面對問題的討論 方式,(2)進而確定「性德」、「修德」的意義內涵,以及(3)「性德」、「修德」具「善、惡」的義蘊。討論的進行方式,主要是沿著《觀音玄義》對「性德 善惡」的討論,試著由(1)問題的提出處:「緣因」、「了因」,「智德」、「斷德」;(2)問題的切入點:「性德」、「修德」;(3)問題的關涉面:「性 德」、「修德」之具「善、惡」等三方面,探索其所據的言說方式,及其相關的言說內容。
            第四章:「感應」與法門。經由第三章的討論,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分由「性」、「修」二觀念層肩擔善、惡「不可斷」、「可斷」的說明任務,事實上並 未觸及諸佛任運廣用即使是「惡」的法門度化眾生時,諸佛和種種被度眾生間的關係,以及那些「惡法門」為什麼是必需的問題。因此,本章要論究的問題,主要 是:(1)凡夫眾生與解脫的聖者,在兩者間,是否有一言說與思惟,可藉以提供在「事」上、「理」上,一者被度、一者能度的理論基礎;也就是說〈普門品〉廣 衍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的度生事業,所展開的不僅是菩薩的能度,也點出了眾生的可度;在這一施、一求,一方有「感」、一方有「應」的互動裡,凡聖縛脫之 間,在佛道修行上究竟是存在著怎樣的往來關係呢?(2)除了「理」上「性德」不斷外,「事」上,是否也可提供闡提能經由修習而成佛的條件呢?(3)能自在 任運「惡法門」的佛陀,本身究竟是具有怎樣的證量,而能如是用「惡」,又能不為「惡」所染呢?以及(4)「惡法門」之所以能且必須成立的因由何在?亦即是 要探問何以「惡法門」可以作為弘化利生的方便呢?
            第五章:觀音玄義的修行論。緣於歷來學者對《觀音玄義》的關注,大多集中在「性具」的論題,而較少論及「修」行層面的問題。〈普門品〉宣說觀音普門示 現救度陷於生死苦海中各類有情的事跡,其內容重點即是「慈悲」。然而,「慈悲」不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行動,即在具體的利生事行上,「慈悲」方才得如實 成滿其意義。因此由,「定慧」來總撮成具「慈悲」的事行。而歸本於「心」的「觀心」法門,則可發起「慈悲」心願念。因此,本章遂由「慈悲」、「觀心」、 「定慧」來討論《觀音玄義》的修行觀。
            第六章:結論。本章是就上述討論成果所做的總結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