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名稱: 持戒清淨對於天台止觀修證之重要性──以智顗《摩訶止觀》之論述為中心
指導教授: 熊琬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號: 90151011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持戒清淨、十支戒、中道之戒、有相懺悔、無相懺悔、一心三觀、圓融妙諦
論文提要
佛法修行以解脫為目標,解脫的意義可分為世俗超脫和究竟解脫;戒律是以解脫為目標,作為修行的重要依止;天台止觀中的持戒清淨,其內涵即是從世俗的超脫到究竟的解脫,亦即從事律儀戒到理戒,以戒律和止觀修證的關係,透過一心三觀、圓融妙諦的思想型態說明持戒的意涵。本論文以《摩訶止觀》中的持戒清淨作為討論主題,從持戒清淨本身的討論,包括戒律的持犯與懺悔,以及討論智者大師以一心三觀和圓融妙諦對於持戒清淨意涵的 深化。由此可知,天台論持戒清淨是屬於圓戒思想,周備圓融;持戒清淨亦融攝戒定慧三者於其中,其具體的表現亦可於懺悔內涵中呈顯。本文即是從持戒和止觀的 關係,說明戒行清淨為止觀修證之首務,以天台止觀之觀陰界入、觀不可思議境與持戒清淨皆以觀心乃至中道為圓頓思想的實現。
以下,略述本論文的各章內容。
第一章,說明本論題的基本背景,以及論題形成的因素,以及針對此論題的研究意義;其次,說明研究現況,釐清本論題的研究宗旨;第三,說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論述程序。
第二章,以《摩訶止觀》的持戒內容作詳細的介紹,以戒名、戒相、持犯不定、犯戒的種類為說明,針對持戒的內容掌握,以此探究持戒義理之特殊性的基礎。其中輔以智者大師其他止觀著作加以呈現。
第三章,以《摩訶止觀》中持戒清淨的第四部份─懺悔之內容梳理。首先對於懺悔的意義─戒體清淨,以及懺悔的方法─有相持戒之懺悔、無相持戒之懺悔等內容說明。
第四章,於前二章對於《摩訶止觀》之持戒清淨的內容之後,進一步與從止觀的義理論述其二者的關係。首先,一心三觀與圓頓妙諦為《摩訶止觀》一書的宗旨,一 心三觀即是其圓頓止觀的方法,以即空即假即中之中道觀為正觀,而中道正觀即是以圓頓妙諦為內涵,中道亦是不二無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非一非一切之圓融 無礙。又一心三觀持理戒,以中道觀心持戒,無戒不備,是以於止觀修證中,亦是以觀心為主要觀法,是以在圓頓之理觀上,持戒亦得以圓滿,止觀修證亦是為圓 滿,是則戒定慧三者由一心三觀之止觀修證而互融無礙。於此持戒清淨與止觀的特殊性之處依此而開展。
第五章,本文以《摩訶止觀》中持戒與止觀為討論,主要探討持戒於天台止觀的重要性,由前文對於《摩訶止觀》之持戒的內容,以及《摩訶止觀》中論述止觀修證 的思想,並由二者的內涵中發現二者的關係實是同以觀心為主,又如以此觀心為止觀修證,則法界圓融是當下圓滿,因為一即一法界,一法界即一,非一非一法界的 思想,是以天台戒學以此為內涵,亦是周備圓融。又在此周備圓融觀法中,戒定慧三者的關係是相互融攝,此即為天台就學尤重戒定慧融合之特殊點。另從戒律發展 史中呈現智者大師對於戒的定位和意義的闡發,如以戒和定的結合,而使其將十戒的次序以隨定戒作為最終,且其以圓頓實相之法,亦將兼攝大小乘諸戒。又持戒與 懺悔本為重屬的關係,「持戒清淨」懺悔而使之清淨,而天台之懺悔思想之深入圓融,影響後來中國佛教的懺法,以一併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