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學--以《摩訶止觀》、《覺意三昧》、《隨自意三昧》為文獻依據/郭濟源(2004)

研究生: 郭濟源
研究生(外文): Guo, Jih-Yuan

論文名稱: 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學--以《摩訶止觀》、《覺意三昧》、《隨自意三昧》為文獻依據

論文名稱(外文): Cultivating the Samadhi Thorough Neither Walking Nor Sitting: According to the Texts of Mo-ho Chih-kuan, Chueh-i San-mei and Sui-tzu-i San-mei
指導教授: 陳娟珠
指導教授(外文): Chen, Juan-Zhu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學號: M9021001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非行非坐三昧、覺意三昧、隨自意三昧、止觀、智者大師、二十五方便、般若三昧
外文關鍵詞: Neither Walking nor Sitting Samadhi、Chueh-i San-mei、Sui-tzu-i San-mei、samatha and vipasyana、Chih-i、25 Expedient Means、prajna samadhi


摘要:

  本文<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學>以《摩訶止觀》為主要文獻依據,《覺意三昧》、《隨自意三昧》為次要文獻依據,原因 是三者的連結來自於《摩訶止觀》故。《摩訶止觀》乃智者大師(538-597)晚期的作品,其思想已達非常圓熟之境地,故藉由較早的《覺意三昧》可以一窺 智顗思想的根源與發展;《隨自意三昧》又比《覺意三昧》早,更可從中看到智顗如何傳承慧思(515-577)的思想,並作何種程度的轉折。

            「非行非坐三昧」通行坐及一切事,是智者大師獨創的名詞,因為它是智者大師講完前三種三昧後,為了形成佛法慣用的「四句文法」,故隨順提出此三昧。智 顗仍然按照往例──即前三種三昧──而以《請觀音經》作為非行非坐三昧的理論根據,或許這是為了對他自己所提出的行法表示負責。
            由於非行非坐三昧不拘時地、歷一切事而修,一切事落在現實界即有善事、惡事及無記事之分,故智顗分別從這三方面來闡述其教法。歷諸善方面,菩薩所行之 善不外乎行六度,行六度時,於內受方面有「六受」,於外作方面有「六作」,是故歷諸善即以六度之善,行於此十二事。於善中生貪時,可以具體使用「四十八 句」之四運來觀修。
            「歷諸惡」是智顗指出有一類人,事逢戰亂,或者身在官場,在如此的人、事環境條件下,貪瞋癡之惡必然極為旺盛,若不能允許這種人於惡中修道,難道要眼 睜睜看著他沈淪於生死苦海嗎!智顗對一般人並不勸修,因為人的心本來就充滿貪瞋癡了。另有一類人根性本無善惡,不會特別去做好事或壞事,因此智顗又特別開 出無記法來攝受這類的眾生,令他們不再於佛法遲緩。
            覺意三昧與非行非坐三昧同樣強調出六度與四運心,不過非行非坐三昧以四運心為基礎而歷諸善,所謂的善即指六度,四運心是行六度之先決條件。然而,覺意 三昧卻以六度為前行方便,而以四運心為修學覺意三昧的主要觀門。在順序上,兩種三昧剛好相反。在四運心本身之觀修方面,非行非坐三昧與覺意三昧同樣以「四 句文法」而形成複雜的四運觀法,非行非坐三昧之四運觀一共成為「四十八句」,覺意三昧則為「二十四句」。句數的差異,主要是形成過程不同所致。
            非行非行三昧所使用的四運心,隨自意三昧只有在<行威儀品>才出現,而且只有前兩運心──未念心、欲念心。慧思將六波羅蜜遍融於六威儀中,智顗的非行 非坐三昧則把它安放在「歷諸善」中。慧思所稱的六種威儀,到了智顗成為六作,並且將其中第六威儀的言語改到第五作,將第五威儀的飲食改為第六作──作作。 顯然的,智顗的非行非坐三昧直承慧思的隨自意三昧而有所改變。
            智顗對非行非坐三昧的不勸修,如果可以加入「條件」之約束──二十五方便,將促使修習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非行非坐三昧的圓頓性與二十五方便的約制 性,兩者互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將能確保行者走在正道上,不誤入歧途,行者不必再擔心非行非坐三昧的歷諸惡會導致縱欲了。
            在後續研究發展方面,般若三昧與非行非坐三昧修持精神之比較,將是一大重點。打破以某種固定威儀來修持的觀點,是非行非坐三昧與般若三昧共通之處。 《大般若經》強調菩薩不常入深定,而常於欲界中積聚菩提資糧,因為常入深定,恐怕味著於中;智顗的晚期思想著重「從空出假」之非行非坐三昧,故須歷「六 度」之善與其它之諸惡、無記。由此看來,重視菩薩於現實界疾聚菩提資糧,以成佛道,當是《大般若經.第十五會》與非行非坐三昧之相同點了。
            釐清非行非坐三昧、覺意三昧與隨自意三昧間系統脈絡的不同,是本文主要的工作,希望有緣見到本論文的人,不要再把三者誤為等同了,等同頂多是在「意起即修」的部份等同,修習過程則互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