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觀煩惱境
第二、觀煩惱境者:前觀陰界入,若不得悟,則非其宜。而觀察不已,貪瞋煩惱發作。,是則宜置陰入而觀煩惱也,何者?前五欲、五蓋及陰界諸惑,並是平常煩惱,但陰入是觀果報平常之惑,於中求解,今觀異常發作之三毒,名觀煩惱境也。[1]
一、明發相
發相者:然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是見思利鈍惑也。
然鈍使何必專是貪瞋,而不計我?如蠕動實不推理,而舉螯張鬚。又如凡劣,何曾執見四儀,常起我心?故知五鈍非無利也。
而五利豈唯見取,戒取何曾無貪瞋?彈其見心,即生恚毒,故知利鈍之名,通於見思也。
今約位分判鈍者,若未發禪起見,世智推理見相猶弱,所有十使並屬於鈍也。若發定起見,見心猛利,所有十使並屬於利也。若未發禪起見,正是今所觀煩惱境;發禪起見,如後觀諸見境辯也。
二、明因緣
二、因緣者為三:
一、習種子:無量劫來,煩惱重積種子成就,熏習相續,如駛水流順之不覺,概之則奔猛難制,如前說也。
二、業力:無量劫惡業行成就,如負怨債,那得令汝修道出離?故惡業卓起,破觀心也。
三、魔:若作善行出其境,故來動亂。今道場行道觀陰界入,修出世業,欲離其界,故魔遣十軍,攝擒深利之惑,欻然而至,破亂行者。今譬類者,抖擻火起可諭初習種子也,風扇諭如業力動也,足膏油諭如魔起也。業之與魔,在後方說。習種子煩惱發,正是今所觀也。[5]
三、明治
三、治法不同者,小乘明治五種:
一、對治:如貪欲作不淨觀,瞋慈心觀等是也。
二、轉治:如貪欲應修不淨觀,不淨觀而不得脫,而修慈心觀,名轉治。病不轉而藥轉,名不轉治。藥病俱轉,名為轉治也。
三、不轉治:病不轉藥亦不轉,名不轉治。
四、兼治:如貪欲兼瞋,不淨兼慈心,是名病兼藥兼病,或兼一,或兼二三,皆名兼治也。
五、具足治:具用上法,共治一病也。
是名小乘先用五治,後用諦智,乃得入真也。
四、修止觀
一、明不思議境
經云:「煩惱即菩提,塵勞之疇是如來種,乃至六十二見、一切煩惱皆是佛種。」然三界妄惑是六道種,此惑即空是二乘種,即假是菩薩種,即中是如來種。故知一念煩惱,是十界之種。而十界生死涅槃昇沈永別,而同一種,即是第一不可思議境也。[8]
三、明止觀
四、明破法遍
五、識知通塞
六、明道品調停
觀心六道之種即空,名枯念處。觀心二乘之種即假,名榮念處。觀心九界即中,即非枯非榮念處也。
觀心九界即佛法界,即生中道信、進、念、定、慧五根也。
九界即佛界,破二邊疑障名信力;破二邊懈怠障,名進力;破二邊真俗二念障,名念力;破二邊智障,名慧力;破二邊沈散障,名定力,即中道五力也。
七、明六度助道
八、明次位
九界煩惱種即佛種者,「理即」也。聞名,即「名字即」也。常觀九界種即是佛界,名「觀行即」也。觀之不已,相似開發,名「相似即」。真解開明,名「分證即」。窮照了佛種之源,名「究竟即」也。是名第八知次位也。[14]
九、明安忍
十、不起順道法愛
圓教次位
圓教次位不可得知,事約六即明之。:
若一切眾生,心神冥妙,不可執持,但有名字,名為「理即」也。
若更讀誦等,是「名字即」也。
又加觀行明淨,心無纖芥疑閡,名「觀行即」也。
若得六根清淨互用,是「相似即」也,亦對十信位。
若十住位,一發一切發,開佛知見,是「分真即」也。
觀心論疏卷五[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