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觀心論》、《觀心論疏》:第二、觀煩惱境

第二、觀煩惱境

第二、觀煩惱境者:前觀陰界入若不得悟則非其宜。而觀察不已貪瞋煩惱發作。是則宜置陰入而觀煩惱也何者?前五欲、五蓋及陰界諸惑並是平常煩惱但陰入是觀果報平常之惑於中求解今觀異常發作之三毒名觀煩惱境也。[1]

然平常惑發則易可諫曉如平流之水。若煩惱境發者瞋發則不可諫諭欲發則不避其死焉!如急流之水概之以漣漪豹起;亦如健人不知有力觸之怒壯;亦如觸睡師子哮吼震地。[2]
今道場懺悔觀陰界入而發煩惱境其相如是也。若不識者則為所敗牽人作種種重罪非唯正觀不成更增大愆過也。為是故須觀煩惱境為四:一、明發相二、明因緣三、明治四、修止觀。[3]
一、明發相
發相者:然煩惱是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是見思利鈍惑也。
然鈍使何必專是貪瞋而不計我如蠕動實不推理而舉螯張鬚。又如凡劣何曾執見四儀常起我心?故知五鈍非無利也。
而五利豈唯見取戒取何曾無貪瞋?彈其見心即生恚毒故知利鈍之名通於見思也。
今約位分判鈍者若未發禪起見世智推理見相猶弱所有十使並屬於鈍也。若發定起見見心猛利所有十使並屬於利也。若未發禪起見正是今所觀煩惱境發禪起見如後觀諸見境辯也。
復次今若束利鈍為四分開四分為八萬四千煩惱也。[4]
二、明因緣
二、因緣者為三:
一、習種子:無量劫來煩惱重積種子成就熏習相續如駛水流順之不覺概之則奔猛難制如前說也。
二、業力:無量劫惡業行成就如負怨債那得令汝修道出離?故惡業卓起破觀心也。
三、魔:若作善行出其境故來動亂。今道場行道觀陰界入修出世業欲離其界故魔遣十軍攝擒深利之惑欻然而至破亂行者。今譬類者抖擻火起可諭初習種子也風扇諭如業力動也足膏油諭如魔起也。業之與魔在後方說。習種子煩惱發正是今所觀也。[5]
三、明治
三、治法不同者小乘明治五種:
一、對治:如貪欲作不淨觀瞋慈心觀等是也。
二、轉治:如貪欲應修不淨觀不淨觀而不得脫而修慈心觀名轉治。病不轉而藥轉名不轉治。藥病俱轉名為轉治也。
三、不轉治:病不轉藥亦不轉名不轉治。
四、兼治:如貪欲兼瞋不淨兼慈心是名病兼藥兼病或兼一或兼二三皆名兼治也。
五、具足治:具用上法共治一病也。
是名小乘先用五治後用諦智乃得入真也。
若大乘明治非對、非兼、非轉不轉名第一義治。如阿竭陀藥能治一切病也。小乘多用三悉檀為治大乘多用第一義悉檀為治也。[6]
四、修止觀
四、修正觀:還如止觀陰界入境開為十意唯轉陰入之名為煩惱境為異耳。還具十法:[7]
一、明不思議境
經云:煩惱即菩提塵勞之疇是如來種乃至六十二見、一切煩惱皆是佛種。然三界妄惑是六道種此惑即空是二乘種即假是菩薩種即中是如來種故知一念煩惱是十界之種。而十界生死涅槃昇沈永別而同一種即是第一不可思議境也。[8]
三、明止觀
觀心六道即空名觀心六道即假名。觀心六道即中名優畢叉即是修平等觀是名第三明修止觀也。[9]
四、明破法遍
觀心六道即二乘空破六道種。觀心六道即菩薩假破二乘種。觀心六道即佛中道破二邊種顯中道佛種是第四名破法遍也。[10]
五、識知通塞
而六道之種是塞四聖之種是通。又九界之種是塞佛界之種是通。又十界即一界即非通非塞;一界即十界即而通而塞是為第五善知通塞也。[11]
六、明道品調停
觀心六道之種即空名枯念處。觀心二乘之種即假名榮念處。觀心九界即中即非枯非榮念處也。
觀心九界即佛法界即生中道信、進、念、定、慧五根也。
九界即佛界破二邊疑障名信力;破二邊懈怠障名進力;破二邊真俗二念障名念力;破二邊智障名慧力;破二邊沈散障名定力即中道五力也。
除、捨、定三覺分除六道煩惱散亂之種也。喜、進、擇三覺分調起二乘沈空之種也。念覺分唯念中道正佛種是名第六道品調停也。[12]
七、明六度助道
觀心九界即佛法界捨二邊分別假變易生死名不為二邊六塵污染名勤出二邊名為精進不受二邊浮沈之惱名不為二邊所亂名不為二邊所愚名般若是名第七六度助道也。[13]
八、明次位
九界煩惱種即佛種者,「理即也。聞名名字即也。常觀九界種即是佛界觀行即也。觀之不已相似開發相似即。真解開明分證即。窮照了佛種之源究竟即也。是名第八知次位也。[14]
九、明安忍
得觀行解安而未說名為安忍是第九安忍也。[15]
十、不起順道法愛
內不愛染名為不起順道法愛是第十法愛不生也。[16]
此之十法成於大乘遊於四方直至道場觀煩惱境十法成乘也。[17]
圓教次位
圓教次位不可得知事約六即明之。:
若一切眾生心神冥妙不可執持但有名字名為理即也。
若更讀誦等名字即也。
又加觀行明淨心無纖芥疑閡觀行即也。
若得六根清淨互用相似即亦對十信位。
若十住位一發一切發開佛知見分真即也。
到妙覺地是名究竟即也。[18]

觀心論疏卷五[19]




[1]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c25-c30
[2]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a01-a04
[3]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a05-a08
[4]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a09-a20
[5]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a21-b02
[6]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b02-b14
[7]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b14-b16
[8]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b16-b22
[9]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b22-b24
[10]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b24-b27
[11]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b27-c01
[12]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02-c11
[13]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12-c15
[14]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16-c20
[15]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20-c21
[16]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21-c22
[17]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23-c24
[18]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0c24-621a01
[19]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21a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