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觀心論》、《觀心論疏》:明隨觀一境,用十法成乘--廣明十法--八、明識次位

八、明識次位

四教各有真似之位
八、 明識次位者:然上既正助具修,心隨分證,其勝法不識次位,即謂之是聖,非但失於正觀,乃更招其重罪,是以須識位也。何者?三藏五方便為似,四果為真;通教 乾慧性地等為似,見地已上為真;別教三十心為似,十地為真;圓教十信為似,十住為真。是即四教各有真似之位,將心所證之法,約位自知行處也。[1]

六時修五悔,助顯理觀
一、懺悔
然欲入圓位者,更約六時修五悔助顯理觀。第一懺悔,先須識順流十心之過,何者?
識順流十心
一者、內有無明,由迷心中佛界,起六道生死也。
 二者、外逢惡友,一是惡人,二是惡境也。
 三、不隨喜他善,內不信心中佛界,外不隨喜善事。
 四、縱恣三業造罪,由內有無明,外逢惡境致之然也。
 五、事雖不遍,而心普遍。淫盜等罪不可得遍,而心遍造六道惡業也。
 六、惡念相續,三毒四趣惡心迭互相續也。
 七、覆藏不悔,外則不向凡聖改懺,內則不修心中佛界妙法,破六道覆蔽也。
 八、不畏惡道,現則不畏苦業、煩惱、三道、三障、四倒、八苦之火燒煮,未則不畏墮墜三途。
 九、無慚無愧,常起三道惡業,外則不愧於凡聖,內則不慚第一義天也。
 十、撥無因果,作一闡提,不信心有六道苦集因果,四聖道滅因果也。[2]
修逆流十心
夫欲悔者,必須識此順流十心,流入生死大苦海中,知過必改方可悔也。次修逆生死海十心者,翻破前十心,何者?[3]
一、明深信因果。即是圓信心具十界,迷出六道苦集因果,如結水為冰。悟則成四聖道滅因果,如融冰為水。而冰水未常異體,生死涅槃未常有二。此翻破第十不信。[4]
二、明慚愧。愧內心有佛界,我何妄罪背父而入五道?五十餘年妄造眾罪!外慚一切冥聖。翻破第九無慚無愧。[5]
三、怖畏惡道。已造無邊大罪,必墮三途,非山非石間而可逃避,故云生怖畏,翻破第八不畏。[6]
四、明發露悔過。迷覆則生死轉增,悔過則還源本淨,故云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深。翻破第七覆藏。[7]
五、斷相續心。悔已三觀相續,存心四聖,勿起六道惡念。翻破第六惡念相續。[8]
六、外則遍發慈心,內則誓度心中六道眾生,翻破第五事雖不遍而心常遍。[9]
七、修功補過。勤精進三業,顯心中四聖法門,補昔三業之過。翻破第四縱恣三業造罪也。[10]
八、隨喜他善。既信我心四聖,亦信一切眾生皆有佛之知見,喜而敬之,如常不輕菩薩。翻破第三不隨喜他善也。[11]
九、親近善友。常觀心中四聖,二乘界有八萬四千空波羅密實法,攬此為八萬四千假名聲聞,菩薩界即有八萬四千菩薩,佛界即有八萬四千如來。故經云: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經云:信汝所說則為見我,亦見於汝及比丘僧,并諸菩薩。此約心辨聖眾知識。翻破第二外逢惡友也。[12]
十、觀破無明。觀心九界即佛法界,本源清淨,非生死六道之有,非二乘涅槃之無。深達二邊罪福,明闇不相除,顯心佛菩提,即破無明還源本淨。翻破第一內有無明故。[13]
因此為逆流十心,翻前順流十心也,此名大懺悔,名莊嚴懺悔。故經云: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銷除也。[14]
二、勸請
二、勸請者:外則請諸佛轉法輪度眾生,內則勸觀心。佛說法化九界之眾生,合內外眾生皆蒙法利。[15]
三、隨喜
三、隨喜:外則隨喜諸佛菩薩諸功德、凡夫靜亂有相善,內則隨喜心中四聖眾善諸功德,深信隨喜不逆也。[16]
四、迴向
四、迴向者:外則迴凡聖三業所修之善,向佛菩提;內則迴九界之善,向心佛界之果。[17]
五、發願
五、發願者:外則願眾生皆見佛性,內則願心數眾生,速還源本淨也。[18]
六時修五悔助明圓觀名知次位
常於六時修此五悔,助明圓觀,請佛加威圓信成就,名為初隨喜品也。更加讀誦,名第二品。兼為他說,化功歸己,助益觀明,名第三品。兼行六度,名第四品。具足行六度,名第五品。經云:為他種種解說,清淨持戒,忍辱無瞋,常貴坐禪,精進勇猛,利根智慧,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三菩提。即十信心。若普賢觀明五品,即十信未詳,如是第四十二位,究竟妙覺無濫,名知次位也。[19]


[1]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b22-b29
[2]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b30-c14
[3]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15-c17
[4]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17-c21
[5]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21-c23
[6]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24-c25
[7]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26-c28
[8]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29-c30
[9]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8c30-619a01
[10]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02-a04
[11]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04-a06
[12]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06-a13
[13]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13-a17
[14]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17-a19
[15]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20-a22
[16]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22-a24
[17]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25-a26
[18]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26-a28
[19]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619a28-b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