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法華經傳記卷第四>諷誦勝利第八之二>唐.釋法誠.二十四



    唐.終南山悟真寺.釋法誠.二十四

釋法誠,姓樊氏,雍州萬年人。童小出家,止藍田王效寺,事沙門僧和,和(釋僧和)亦卿族所推,奉之比聖。嘗有人欲害,夜往其房見門內,猛火騰焰昇悵,遂即退悔。性飲清泉,潔清故也,人或弄之,密以羊骨沈水,和(釋僧和)素不知,飲便嘔吐,其冥感潛識,為若此矣。

(釋法誠)奉佩訓勗,[1]法華經,以為恒任。又謁禪林寺相禪師,詢于定行。而德茂時宗學優,眾仰晚住雲華,綱理僧鎮。隋文欽德,請遵戒範,乃陳表固辭,薄言抗禮。遂負笈長驅,歷遊名岳,追蹤勝友,咸承志道。因見超公,隱居幽靜,乃結心期,栖遲藍谷。處既局狡,纔止一床,旋轉經行,恐顛深壑,便鏟跡開林披雲,附景茅茨,葺宇甕牖疏簷,情事相依,欣然符合,今所謂悟真寺也。
法華三昧,翹心奉行,澡沐中表,溫恭朝夕。夢感普賢,勸書大教誠曰:大教大乘也,諸佛智慧,所謂般若。又手寫法華,正當露地,因事他行,未營收舉屬,洪雨滂注,溝澗波飛,走往看之,而合案並乾,餘便流潦。
嘗卻偃橫松,遂落懸溜,未至下澗,不覺已登高岸,無損一毛。
至貞觀十四年夏末,日忽感餘疾,自知即世,願生兜率。索水浴訖,又索終輿。旁自撿挍,不許榮厚。恰至月末,明相將現,無故語曰:欲來但入,未假弦歌。顧侍人曰:吾聞諸行無常,生滅不住,九品往生,此言驗矣。今有童子相迎,久在門外,吾今去世,爾等佛有正戒,無得有虧,後致悔也。言已口出光明,照于楹內,又聞異香,苾芬而至,但見端坐,儼思不覺,其神已逝,時年七十有八。
然誠(釋法誠)之誦習也,一夏法華,科五百遍,餘日讀誦,兼而行之,猶獲兩遍。縱有人容,要須與語者,非經部度,中不他言,略計十年之勤,萬有餘遍。[2]



[1] 訓勗:音ㄒㄩㄣˋ ㄒㄩˋ。训教勉励。
[2]《法華傳記》卷第四,CBETAT51no.2068p.65b14-c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