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法華經傳記卷第二>講解感應第七之一>唐.釋吉藏.九



    唐.京師延興寺.釋吉藏.九

釋吉藏,姓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廣之間,後遷金陵而生藏(釋吉藏)焉。年在孩童,父引之見於真諦,[1]仍乞詺之,諦(真諦)問其所懷,可為吉藏,因遂名也。

歷世奉佛門無兩事,父後出家,名為道諒,精勤自拔,苦節少倫,乞食聽法,以為常業。諒(釋道諒)恒將藏(釋吉藏),聽興皇寺道朗法師講,隨聞領解,悟若天真。
年至七歲,投朗(道朗法師)出家,採涉玄猷日新,幽致凡所諮稟,妙達指歸,弘裕多奇。至年十九,處眾覆述,精辯鋒遊酬,接時彥綽有餘美,進譽揚邑有光。學眾具戒之後,聲聞轉高,陳桂陽王,欽其風采,吐納義旨,遂東遊秦望,止泊嘉祥,如常敷引,禹穴成市,問道千餘,志存傳燈,法輪相繼。
晚以大業初歲,寫二千部法華,更開講肆三百餘遍。並著玄疏,盛流於世。及將終日,製死不怖論,落筆而卒(出續僧傳)。[2]



[1] 真諦:499569)五、六世紀間之著名譯經僧。梵名 Paramārtha 音譯作波羅末他、波羅末陀。又稱拘羅那陀(梵 Kulanātha)。西北印度優禪尼(梵 Ujjainī)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梵 Bhārata)。 聰敏強記,辯才不竭。少遊諸國,歷事諸師,精研四韋六論,貫練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攜經典抵中國南海。太清二年 548)入建業(南京)謁武帝,時值侯景之亂,遂潛行南歸,輾轉遊歷今蘇、浙、贛、閩、廣州等地,而所至譯經不輟,每亦撰疏闡釋經論理趣。陳太建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陳太建元年,共譯經論紀傳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僅存三十部,大多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與鳩摩羅什、玄奘、義淨同稱四大翻譯家。其翻譯之方法與學識,為我國佛教傳譯史上之泰斗。主要譯作除轉識論、大乘唯識論等唯識論典外,另有金光明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律二十二明了論、 中邊分別論、十七地論(此書乃瑜伽師地論之別出本)、俱舍論釋、大乘起信論等。其中以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影響最大,此二論乃南朝攝論學派之主要理論根據,真諦亦因之被尊為攝論宗之祖。〔續高僧傳卷一、攝大乘論序、大唐內典錄卷四、卷五〕
[2] 《法華傳記》卷第二,CBETAT51no. 2068p. 57a15-b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