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于闐國.瞿摩帝寺沙彌.十
于闐國有僧伽藍,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居,揵搥而食。時有一驅使沙彌,年十六,亦有尼乾子,[1]善占相,見此沙彌云:「汝年十六。,餘命只一年,雖捨衣缽,不可延壽。」
沙彌悲愁,上座哀愍之,為後世善,教《法華經》。沙彌根鈍,不識文字,上座一部之中最-〈方便〉、〈壽量〉二品授之,沙彌專心轉讀。
尼乾子後見沙彌,生希有心,問:「汝修何功德?」答:「吾纔讀經一兩品。」尼乾歎曰:「大乘之力不可思議,轉十七歲壽成七十年。」乃出家投寺,讀摩訶衍經(出西國傳)。[2]
[1] 尼乾子:梵名 Nirgrantha-putra,全名
Nirgrantha-jñātaputra,巴利名 Nigantha- putta。印度古代六師外道之一,外道四執之一,外道十六宗之一,二十種外道之一。又作尼乾陀子外道、尼犍子外道、尼犍陀弗咀羅外道、尼乾弗陀怛羅外 道、尼犍陀子外道,或稱尼犍子論師。此外道因以修苦行,離世間之衣食束縛,而期遠離煩惱之結與三界之繫縛,故有離繫、不繫、無繼、無結等譯名。又此外道不 以露形為恥,故世人貶稱為無慚外道、裸形外道。開祖為勒沙婆(梵 Rsabha),至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ntha-nātaputta)為中興之祖。後世則稱之為耆那教(梵 Jaina)。其出家修習苦行、實行教理者,通稱為尼犍陀。
於尼乾陀若提子入寂後不久,尼乾子外道分成空衣(梵 Digambara)、白衣(梵 Śvetāmbara) 二派。空衣派主倡不著衣而裸體生活,一般稱為裸形外道、露形外道。白衣派則流行於北印度之僧訶補羅國一帶,為避寒氣而著白衣,此或即其分裂為二派之原因。 大唐西域記卷三(大五一‧八五五下):「本師所說之法,多竊佛經之義,隨類設法,擬則軌儀;大者謂苾芻,小者稱沙彌,威儀律行,頗同僧法,唯留少髮,加之 露形,或有所服,白色為異,據斯流別,稍用區分。其天師像竊類如來,衣服為差,相好無異。」另據玄應音義卷十載,此外道拔髮露形、無所貯蓄、以手乞食、隨 得即食。
由於與佛教有不少類似點,故近代西歐學者曾有一段時期認為耆那教係由佛教轉化而來,然深入研究二教之後,始知二者之最初,即大異其 趣。蓋耆那教否定吠陀教權,禁止祭儀,誡殺生等,此與佛教類似;而勸苦行,區別四姓,則不異於婆羅門教而與佛教迥異。總之,耆那教可視為調和佛教與婆羅門 教二者思想之代表,就現今印度所存留之古代建築遺蹟而言,可謂明顯具有傾向於印度教、耆那教與佛教三教併立之色彩。〔雜阿含經卷五、卷二十一、中阿含卷四 尼乾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一至卷十、注維摩經卷三、百論疏卷上之中、俱舍光記卷十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於尼乾陀若提子入寂後不久,尼乾子外道分成空衣(梵 Digambara)、白衣(梵 Śvetāmbara) 二派。空衣派主倡不著衣而裸體生活,一般稱為裸形外道、露形外道。白衣派則流行於北印度之僧訶補羅國一帶,為避寒氣而著白衣,此或即其分裂為二派之原因。 大唐西域記卷三(大五一‧八五五下):「本師所說之法,多竊佛經之義,隨類設法,擬則軌儀;大者謂苾芻,小者稱沙彌,威儀律行,頗同僧法,唯留少髮,加之 露形,或有所服,白色為異,據斯流別,稍用區分。其天師像竊類如來,衣服為差,相好無異。」另據玄應音義卷十載,此外道拔髮露形、無所貯蓄、以手乞食、隨 得即食。
由於與佛教有不少類似點,故近代西歐學者曾有一段時期認為耆那教係由佛教轉化而來,然深入研究二教之後,始知二者之最初,即大異其 趣。蓋耆那教否定吠陀教權,禁止祭儀,誡殺生等,此與佛教類似;而勸苦行,區別四姓,則不異於婆羅門教而與佛教迥異。總之,耆那教可視為調和佛教與婆羅門 教二者思想之代表,就現今印度所存留之古代建築遺蹟而言,可謂明顯具有傾向於印度教、耆那教與佛教三教併立之色彩。〔雜阿含經卷五、卷二十一、中阿含卷四 尼乾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一至卷十、注維摩經卷三、百論疏卷上之中、俱舍光記卷十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