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七」這個名稱,是伴隨著念佛七、觀音七、禪七等名稱的產生而出現的,一般是指以七天為期的集體誦《法華經》的修道行為(現在基本上被合在「水陸道場」裏面了,即所謂的「法華壇」。但也有進行單修「法華七」的,應付經懺的情況比較多,專門以修行辦道為目的的比較少)。每天除了專門讀誦《法華經》以外,還要灑淨、起贊、上供、回向等輔助行儀。
但是,自己一個人的「自修法華七」卻還不多見(自修《法華經》,在歷史上是非常多的)。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模式,個人的時間都顯得極為寶貴,個人的工作都顯得特別緊張,在這種現實環境當中,能夠單獨一人自由的專修「法華七」,應該是一種新型的特別值得提倡和推廣的修行方法。為此,我們對這種修行方法的依據,以及內涵和外延,乃至應該注意的事項,做一個簡單的回顧和經典的考索,以資借鑒。
一、依 據
「自修法華七」的特點,便是以個人專門讀誦《法華經》為日課,以七天或者二十一天為一期。為什麼要讀誦《法華經》呢?這在《法華經》當中,佛陀有明確的開示。如《法華經》卷一說:
「佛滅度後,如是等經,受持讀誦解義者,是人難得,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1]
卷四又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
......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肴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3]
......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肴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3]
同時,在《法華經》卷六也說: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4]
......
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5]
......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于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于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6]
......
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5]
......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于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于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6]
而于《法華經》卷七當中,則有許多菩薩以及護法善神也在佛前發誓,表示一定要護持讀誦《法華經》的修行者,而且還說了各自的秘密咒語來絕對擁護誦經行者,如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十羅剎女與鬼子母並其子及眷屬等,其中以普賢菩薩的大宏誓願最為了不起。在《勸發品》中,普賢菩薩說: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複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于《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複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于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7]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于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7]
這段經文便是讀誦經典的「法華七」的根本依據所在,是普賢菩薩對佛發誓,一定護持於三七日當中讀誦《法華經》的修行者的具體表白。而且指出了「若行若立」的誦經形式和「若坐思惟」的禪修方法。因此,《法華經》被翻譯成漢文之後,就成為中國人最喜歡讀誦的一部重要佛經。正如唐朝道宣律師所說的:「自漢至唐六百餘載,總曆群籍四千餘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8]而在各種讀誦受持《法華經》的史料記載中,天臺宗的祖師更顯得勤懇精進,同時也獲得了極為顯著的成果,比如二祖慧思大師得法華三昧,一切佛法即念現前,天臺智者大師證旋陀羅尼,即得無礙辯才。所以,天臺宗也就把這部《法華經》作為整個佛法的核心典籍,成為立宗的根本依據。慧思大師《法華經安樂行義》說:
《法華經》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凡是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乘,超過一切諸菩薩,疾成佛道,須持戒、忍辱、精進、勤修禪定,專心勤學「法華三昧」。[9]
智者大師《法華三昧懺儀》也說: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誦大乘經者,欲修大乘行者,發大乘意者,欲見普賢菩薩色身者,欲見釋迦牟尼佛多寶佛塔、分身諸佛及十方佛者,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通達無閡者,......欲得破四魔淨一切煩惱、滅一切障道罪、現身入菩薩正位、具一切諸佛自在功德者,先當於空閒處,三七日一心精進入法華三昧......。所以者何?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秘密之藏,于諸經中最在其上,行大直道無留難故。[10]
但在專修《法華經》的方法上,慧思大師依據《法華經.安樂行品》,著《法華經安樂行義》,分為「無相行」和「有相行」兩種,無相行就是觀照實相,當下無念,所謂:「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有相行就是誦《法華經》散心精進,所謂:「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這是慧思大師對《法華經》的修行方法所做出的開示。智者大師在慧思大師這兩種「行」的基礎上,又加入更多的關於「懺儀」方面的內容,完成了「法華三昧懺儀」的修行方法,從而成為天臺四種三昧當中最具特色的「半行半坐三昧」。
這個「法華三昧」的名稱,便是出自《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11]與《法華三昧經》[12]等。據《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記載,智者大師于光州大蘇山入法華三昧前方便,獲得初旋陀羅尼,[13]再根據他自己親自證得的經驗以及佛經的記載,撰述了《法華三昧懺儀》一文。而關於「法華三昧懺」的修行,在天臺教學史上,真可謂屢見不鮮、前赴後繼!歷代祖師大德們幾乎沒有不修法華三昧懺的。其中,宋代四明智禮大師的苦修情景特別感人,據《佛祖統記》卷八〈知禮傳〉記載,宋·天禧元年(1017),知禮與異聞等十人,結修法華懺,誓於三歲期滿,焚身供養《法華經》。後來幸虧有許多朝廷官員及諸山長老致書勸請住世,才沒有捨身。[14]這可視為慧思大師所謂「不顧身命」的寫照了。
《法華三昧懺儀》的行法非常周備,後又經過唐代湛然大師《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的進一步完善,就顯得更為圓滿了。法華三昧是天臺宗禪修的重要方法,被稱為是「天臺圓頓止觀行法之重要代表」。[15]因為這個方法是屬於集體共修的,在人數上也沒有限制,只要發心願意修持就可以參與。所以整個修行的儀式,都顯得非常隆重,諸如修行的前方便就要供養三寶、嚴飾道場、淨諸衣服等,而正修的時候,也要嚴淨道場、洗淨身手、佛前設供、奉請三寶、梵唄讚歎、齊聲禮佛、說罪懺悔、行道旋繞、讀誦經典等。這些在集體共修的時候,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莊嚴氣氛,能促使修行者的身心消融在莊嚴肅穆、寧靜明亮的行住坐臥之中。其具體行法,可以拜讀智者大師的《法華三昧懺儀》,[16]參考法藏法師的《天臺禪法的特質》一文,[17]這裏就不多介紹了。
隆重的修行儀式對集體修行來說,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意義。然而,對於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現代人來說,除了專門從事佛法修行者外,想要集合一班志同道合,又都能夠讀誦《法華經》的人一起修行,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就拿出家的修行者來說,想以專門修行辦道為目的,又都能夠對「法華七」生起絕對信心,而進行集體的「法華七」的共修,似乎也不多見了。而在這樣的年代裏,如果有人能夠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進行一番克期取證,倒是更為便捷、實惠。尤其是在一個人「自修法華七」的時候,畢竟還是顯示不出集體的那種莊嚴肅穆、氣勢磅礴、渾然天成的氛圍來,如果也依據那些繁瑣的儀式來進行,恐怕不但達不到集體共修時的互動感染的效果,而且連自修的那份單純樸素的感覺也將隨之消失,那就更划不來了。但是,個人自修「法華七」的時代需要,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又不可回避。故而我們只能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順應時代的潮流,做出現在最如法的選擇了。
所以,「自修法華七」的根本依據就是《法華經》,以及天臺宗的《法華經安樂行義》、《法華三昧懺儀》,同時也參考現在所流行的「法華七」的行法,並就個人自修的特點,對隆重繁瑣的儀式進行濃縮和洗練,力求做到既能夠如法行持,又可以獲得真正的功德利益。
二、內涵和外延
這裏所謂的內涵,就是指「法華七」根本的、實質性的內在意義,外延則是指具體的、可以操作的外在表現。因為需要通過某種形式上的、具體方法的修行,才能夠顯示這種行法的內在精神境界,所以對這內外兩種情況,也就都有必要進行探討和把握。
那麼,「法華七」有什麼內在意義和外在表現呢?
「法華七」與「念佛七」、「禪七」一樣,又可稱為「打七」,或者「結七」。打七是從這種精進修行的內在意義上來說的,而結七則是從克期取證的外在形式上來談的。換句話說,打七就是從內涵來命名,結七就是從外延來稱呼。
首先,我們來瞭解「打七」的含義。
這個「七」字,既是可以把握的、淺顯的時間概念,也就是以七天作為一個精進修行的時間階段;又是常被忽略的、深層的生命狀況,也就是第七末那識的分別意根。這樣,打七的內在意義就是:以七天時間作為一個單位,在這固定的七天時間當中,把我們第七識的分別之意根徹底打消,打消了分別意根之後,完全透露出「平等性智」,從而顯現了我們清淨莊嚴、無二無別的自性,也就明悟了法身慧命的微妙功用。所以,念佛七就是以「證得念佛三昧」為目的,禪七以「明心見性」為旨趣,法華七自然是以「證得法華三昧」為願望。如果不明白這個「打七」的功能作用,對一切法不能平等,也就不能轉化第七識而成為平等性智,當然也就不能把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亦即不能與「打七」的內涵完全相符,也就達不到「打七」的真正目的了。所以,打七就要打破自己以往的各種情見煩惱、分別執著,把所有一切知見、看法、主張、觀點,統統一刀兩斷。以金剛妙慧眼光,掃蕩一切妄念執情,定將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如慧思大師說:「觀一切眾生皆如佛。」[18] 又說:
欲求無上道,修學《法華經》。身心證甘露,清淨妙法門。
持戒行忍辱,修習諸禪定。得諸佛三昧,六根性清淨。
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者無相行,二者有相行。
無相四安樂,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諸法本來淨。
眾生性無垢,無本亦無淨。不修對治行,自然超眾聖。
無師自然覺,不由次第行。解與諸佛同,妙覺湛然性。[19]
持戒行忍辱,修習諸禪定。得諸佛三昧,六根性清淨。
菩薩學《法華》,具足二種行:一者無相行,二者有相行。
無相四安樂,甚深妙禪定。觀察六情根,諸法本來淨。
眾生性無垢,無本亦無淨。不修對治行,自然超眾聖。
無師自然覺,不由次第行。解與諸佛同,妙覺湛然性。[19]
這段話的關鍵就在於先由次第行而進入徹底圓滿的無次第,即首先觀察有情眾生的六根本來清淨,見到六根本來清淨之後,進一步連這個「清淨」的概念也不落痕跡,即「無本亦無淨」,這個時候三際平等,十方圓融,不修對治行,也不修次第行,一種平懷,泯然自盡,頓入如來大光明藏,所謂「解與諸佛同,妙覺湛然性」,一見不再見,契入諸法實相。這不僅僅是打七的內涵,也是修學佛法的中心要點,而打七就是以一種克期取證的精進手段,來打破自己無量劫以來的「分別意根」第七識,還我一個平等性的本來面目。
所以智者大師說:
求心畢竟不可得!心如夢幻不實,寂然如虛空,無名無相,不可分別......。不取不舍、不倚不著,一切念想不起,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言語道斷,不可宣說。雖不得心非心相,而了了通達,一切心非心法,一切皆如幻化。是名觀心無心、法不住法。[20]
到此地步,就是明鏡當台,明鏡亦非台;徹見本來,本來無一物;放光動地,何處惹塵埃!只能用「不住、不動」勉強說出。古大德此時便大袖子一甩,回方丈去了。回頭一看:「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語默動靜儘是禪機。」也即湛然大師《法華文句記》卷二(下)說:「一色一香無非四一,如此觀行,真法華之三昧也。」[21]知禮大師亦云:
境觀雙忘,待對斯絕。非言能議,非心可思,故強示雲不可思議微妙觀也。此觀能滅罪之邊際,能顯理之淵源,是首楞嚴禪,是法華三昧......。當知《止觀》一部即法華三昧之筌蹄。一乘十觀即法華三昧之正體,圓頓大乘究竟於此。[22]
這裏表現了「能所兩忘,對待斯絕」的豁然超越境界。《修懺要旨》又說:
修法華三昧者,若能精至進功,豈不破障顯理!......法法周備,念念具足,十方三世不離刹那,諸佛眾生皆名法界,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諦圓融,一心具足,不一不異,非縱非橫,不可言言,甯容識識![23]
由此可知,打七的真正內涵,就在於「用根不用識」,所謂「不可言言,甯容識識」,指的是把所有的「識」都掃蕩乾淨,容不下它有半點迴旋的餘地,分別意根去除掉了,只剩下明歷歷、露堂堂的「三諦圓融,離言絕相」。正是虎溪大師所說:
修行人如果於此不能咬定,任你費勁周折,百般辛苦,也只是落得一個「捨本逐末」的下場,終是徒勞,豈不冤枉!如能於此認得,便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念念不停、心心無住。一心讀誦《法華經》,不作讀經誦經想,亦不作不讀誦想;一心禮拜《法華經》,不作禮拜恭敬想,亦不作不禮敬想。時時回歸自性,處處活潑天然。這才真正做到了《法華經》中「以佛莊嚴而自莊嚴」的重要開示。打七的內涵,到此也就算是全盤透露,徹底無遺了。
其次,我們再來談談結七的含義。
這是指修行法華七的外在形式和操作方法。「結」字具有組織、總結的意思,也就是在集體修行的時候,組織一夥同修道友,組織一段空閒時間,組織一種修行方法,組織一個安靜地點,總結精神力量,總結功德利益等等。由於組織能量、集中精力的緣故,一般在特定的短暫時間內就可獲得突破性的進展,這就叫做「克期取證」了。而這個期限也一般就確定在七天,因此名為「結七」。就象慧遠大師在廬山一百二十三人結蓮社念佛一樣,把眾多的事相組織成一個整體,把眾多的煩惱妄想組織成一真法界。那麼,法華七就是要將自己的妄想雜念收攝回來,象蓮花一樣清淨莊嚴,使內心團結平等,由此進入佛法的智慧大海。
我們這裏就從具體方法和時間安排上作一介紹。關於《法華經》的修行,形式非常多,有禮拜經文,有隨文入觀,有依經而懺悔,有專門讀誦,甚至有焚身供養的,舉不勝舉。今就誦經這一種修法作一回顧。歷代祖師對於誦經這種修法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有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如慧思大師提倡的「有相行」就比較簡單,他說:
有相行,此是《普賢勸發品》中,誦《法華經》散心精進,如是等人,不修禪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專念《法華》文字,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是名文字有相行。[25]
這裏對於誦經的儀式方面沒有提出任何要求,而且說是「散心」,是「不修禪定、不入三昧」,甚至還強調「若坐、若立、若行」都是可以的,只要「一心專念《法華》文字」就行,這種修行方法,在表面形式上是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但其內在的實質卻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那就是「精進不臥,如救頭然」。其實,這種做法和要求,對於個人自修「法華七」是最適合不過了,因為沒有繁瑣的儀軌,也不用佛前上供,也不用灑淨結壇,甚至也沒有提到起贊和回向等,就只有一個「一心專念《法華》文字」,何等簡潔爽快!這就是「自修法華七」所應採納的基本模式。
我們再結合智者大師所提倡的「法華三昧懺儀」的行法,就個人自修的特點,作一些適當的增補和調節,從而構成「自修法華七」的定式。分三個方面來討論:一是準備工作(即前方便),二是正修方法,三是時間安排。
1、準備工作
智者大師指出:「修行有二種,一者初行,二者久行。教初行者當用此法(即法華三昧懺儀),教久修者依安樂行品。」[26]也就是說,對於老修行的人來說,沒有必要再經過這麼繁瑣的儀式了,直接以「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雪,慧日能消除。」的思想來讀誦《法華經》就可以了。或者散心精進,只管讀誦《法華經》,如上述慧思大師所說的那種方法也行。但對於初入佛門,沒有長期修行經驗的人來說,還是要有一定的儀式,或者說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加有效的法喜。
因此,自修法華七的時候,就看個人的條件而定了,如果自己有足夠的經驗,那就不需要作任何準備工作,直接進入正修階段,依據慧思大師的教育去做就行了。如果經驗不是很足,或者有條件可以講究的,那就準備充分一些,作個有備無患,使得更加莊嚴圓滿,也是非常必要的。總之,看個人的習慣和條件而定,如果是好簡約安靜的人,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心讀誦經典;如果是好莊嚴細緻的人,那就佈置一個滿意的道場,香花供養,再一心讀誦經典。我們這裏就從心理準備和事相準備兩方面來說。
首先,自修法華七的心理準備。
一是機會難得的殊勝心。儘管只有自己一個人來修行法華七,但這種機會還是非常非常地難得的,尤其是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修行的人,首次自修法華七,那就更是非同小可了!這種善根福德因緣的具足,一定是十方諸佛菩薩的慈悲憐念,一定是無量劫以來久種善根福德,一定是現前大眾和護法善神的極力護持和加被。此機緣得之不易,將對我們整個修學佛法的進程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茫茫人海,嗷嗷苦趣,不為名利奔忙,便受煩惱折磨!悠悠生死,匆匆過客,不是熙熙攘攘,便覺淒淒慘慘!滾滾紅塵,昏昏末法,不會執迷難悟,定也任意瘋狂!又有幾人能心甘情願地獨自精進?又有幾人具備獨自精進的條件?有人發心卻環境不允許,有環境的人卻又不發心,此心此境,何其難得!因緣會遇,實屬不易!所以應當生起珍重讚歎的歡喜心,機會難得的殊勝心。也就是知禮大師所謂的「須起難思之想」。在歡喜和珍重的心情下,來完成這項心甘情願的安排。
二是不惜身命的精進心。有了好的心情來準備自修法華七,還要有更進一步的精進心,革除自己無始劫以來的姑且之心,古人說:「姑息二字等於自殺」,更何況是這麼短短的七天,或者二十一天時間呢!克期修行時光有限,機會難得不可蹉跎,既然已經下定決心,那就非要求得上乘。只要稍有懈怠心起,即刻覺照掃蕩無遺。不但在準備階段要發起這種勇猛精進的念頭,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無論出現什麼情況,也不生一念退卻的想法。特別是在自修時出現了恐怖情景,或者過去世的業障現前,病魔煩惱習氣來干擾的時候,應時時把握自己的覺照力量,「寧可向前一步死,也不退後一步生。」的英雄氣概!同時,心裏感謝這些業障的出現,因為無始生死以來,一直蒙受它們的欺騙糾纏困惑,而不自覺知,現在由於自己精進努力的修行,終於鬆動了它們的陣地,正好是我克服這些煩惱缺陷的好機會,所以克服過去了,膽量和勇氣也就隨之增長。有時會痛哭流涕,有時會渾身不舒服,有時則會昏昏欲睡,有時還會煩躁不安等等,這些情況出現了,都得要拿出全部生命的力量來對付。而最有效的對付方法就是:至生死於度外,把自己當成一個旁觀者來看,清楚的體會著種種情景的出現,又與我毫不相干!真所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真用功時,渾然不知有天地人生」。慧思大師所說的「精進不臥,如救頭然」。智者大師說有兩種精進心:一是不惜身命一心精進滿三七日,這是事相上的一心精進。二是我從今日乃至三七日滿,于其中間諸有所作常自照了,見一切心性悉是不生不滅,這是理性中的一心精進。[27]如果能夠事理不二,時時安住在前面所說的「平等性智」當中,那才是真正的大精進。
三是應無所住的平常心。前面的殊勝歡喜心和精進心,都是重要的動力,有了這些動力之後,會在簡短的法華七當中得到佛法的各種體驗,甚至會出現自己以為非常不可思議的情景。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了,《楞嚴經》所說的「但盡凡情,別無聖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不作聖解,是好境界。」正是此意,《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此意。因為,在讀誦《法華經》的時候,在精進法華七的過程當中,會出現心情上的波動,比如會被經中的佛菩薩感動得淚流滿面,會被佛法的深廣圓滿震撼得歎未曾有,會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偉大廣博等等。這些境界雖然不能刻意去求得,如果刻意去求反而得不到了,但在誦經的時候,或者在打七的期間,常常會出現的。行者不可為此而沾沾自喜,應該以一種極其平常、平淡的心態來看待,使自己的心不住在任何有相的、可以用意識來思維的境界上,保持「念念不停、心心無住」的狀態,如此才會更加客觀地瞭解生命的景象,更加順利地通過一次「軟硬」的考核。[28]
總之,在心理準備方面,應當把握這樣一個原則:打七之前,很高興很歡喜的去做;正修之時,很認真很努力的去做;每次誦完經後,就放下了,一概不問結果是什麼樣的。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事超然、有事坦然、完事了然」的如如不動。以上三種心理的準備,便是根據這個原則來把握的。正修法華七之前,不得不知。
其次,自修法華七的事相準備。
如果根據慧思大師的說法,就只需要一部《法華經》便可以了,別的什麼都不用準備,甚至是站著讀誦、坐著讀誦、行著讀誦也都可以的,這對久修的人來說,也確實方便快捷。如果行者的習慣就是這樣,喜好簡單直接的,或者其他要求辦不到的,那也不妨就依據這個方法來修,不用做任何其他方面的事相準備了。如果有條件,做事情又喜歡細緻周密的人,那就應該在事相上作一些準備了。我們根據智者大師所說的《法華三昧懺儀.前方便》,進行總結歸納,智者大師說:
夫一切懺悔行法,悉須作前方便。所以者何?若不先嚴淨身心,卒入道場,則道心不發,行不如法,無所感降。是故當於正懺之前,一七日中,先自調伏其心,息諸緣事,供養三寶,嚴飾道場,淨諸衣服,一心繫念。[29]
這裏指出了「前方便」的重要性,如果匆匆忙忙沒有準備就開始正修,很可能連道心也發不起來,作的也不會特別如法,那麼感應也就沒有了。所以,在正式進入法華七之前,還應該事先有個準備才行,把這些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再一心精進,那就更加容易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此處,一方面是在正修之前的七天內,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已如上述。另一方面,如果沒有人護七,[30]自己就要把生活當中的各種雜亂之事都打點妥當,使自己在整個法華七期間不受外事的干擾;如果有人護七,也要在正式打七之前,把所有相關的事情都交待清楚,以免影響正修。此外,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討論事相上的準備。
一是嚴飾道場。這是首先要選擇好的打七場所,或者在莊嚴的大殿,或者在安靜的空屋子裏,或者別的有益誦經的場所都可以。所謂道場,《維摩經》說:
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心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31]
這是道場的內在精神,完全理性化的重要開示,行者必須明白這個道場的真正意義。但從事相上講,則應該做到莊嚴閒靜為妥,如智者大師〈嚴淨道場法〉說:
當於閒靜之處,嚴治一室以為道場。別安自坐之處,令與道場有隔。于道場中敷好高座,安置《法華經》一部,亦未必須安形像舍利並餘經典,唯置《法華經》。安施幡蓋種種供養具。於入道場日,清旦之時當淨掃地,香湯灌灑、香泥塗地。[32]
這裏特別指出,在道場當中「未必安(佛)形像、舍利並餘經典,」而「唯置《法華經》。」就可以了。但是,場所一定要「嚴淨」,閒靜嚴治,莊嚴清淨。這樣會使行者的身心都感到非常舒服安穩,在正修的時候就更容易輕安入定,所以要嚴飾道場。
二是供養三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應該準備花、香、燈、水、果等五供,這五供都是表法的,花表示在因地上美好願望的開端,一切都在歡喜莊嚴的心態中進行;果表示圓滿究竟的結果,一切都趨向於實際的受用和完整的結束;而從花到果的中間階段,則是以香表示福德,[33]福德的大小直接影響行者的進度快慢;燈表示光明,智慧的光明是整個修學佛法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水表示清淨,寧靜透徹而能夠洗盡一切煩惱染汙的禪定之法水,是與智慧的光明並立為如車雙輪。所以,這五種供養就是表示我們從因地到果覺的必備資糧。借助外在的物質來顯發內在本具的德能,這是供養三寶的真正意趣所在。以上供品能夠每天一換,都用新鮮的最好,否則就在第一天設好供品,以後就不再設供也行。如果條件還不允許,那就隨分隨力,傾心盡意地努力做到何種程度都可以,比如就只有一尊佛像,或者只有一束花,或者只能在佛前燃香,都可以。甚至連佛像也沒有,那就依據上述慧思大師的說法,或者智者大師所說的「唯置《法華經》」也就行了。但是,這裏五種供養所代表的法義,在心中一定要明白,不管物質條件如何,內心總能與佛法相應,這才是最好的供養三寶。
三是淨諸衣服。關於洗浴淨衣這一點,智者大師是很注重的,他在《法華三昧懺儀》中給予了特別的關注,所謂「身心清淨無障礙故,心所願求悉克果故。」[34]只有身體和內心一起都清淨了,才能夠所願皆成,否則就會大打折扣了。因此,他強調說:
初入道場,當以香湯沐浴,著淨潔衣,若大衣及諸新染衣。若無,當取己衣勝者,以為入道場衣。於後若出道場,至不淨處,當脫去淨衣,著故衣,所為事竟,當更洗浴,著本淨衣,入道場行事也。[35]
這裏把淨衣潔體說得非常嚴肅,要把自己最好、最乾淨的衣服,也就是自己最喜歡的衣服取出來,作為入道場時的專用衣服,這樣會在內心當中生起嚴肅慎重和莊嚴的感覺,有利於收攝身心,一心辦道。其實,這也是一種表法,如《國清百錄》卷一說:
一日三時洗浴者,即表緣一實,修三三昧,遣蕩無明、塵沙、見思垢膩,顯淨法身也。著新衣者,表寂滅忍,覆(空、有)二邊醜陋也。[36]
因此,沐浴是為了能夠洗除煩惱的塵垢,獲得清淨法身的喜悅;淨衣即表示以寂靜而不生不滅的中道實相來莊嚴自己,從而不再表現出空有、來去、生滅、一異等二邊的醜陋觀點。可見,雖然這些都是在準備階段所要知道的,但是時時處處都要回歸於自性的當下,通過外在物質形式的表法,來顯示自己本具的清淨莊嚴的生命本體。把握根本而不廢枝末,本末一體,不一不異,在事相上的種種準備工作,也是為了正修時的打成一片而施設的,所謂「東風一到,觸目皆春」啊!
上述這麼多的準備工作就緒之後,接下來就討論自修法華七的正修方法。
2、正修方法
修法華三昧,或者眾人共修法華七的時候,正修的儀式就比較隆重繁瑣,而相對來說,個人自修法華七的儀式,就可以比較簡單一些。除了專門讀誦《法華經》外,還可以在誦經的餘暇,以打坐的方式來休息、觀察實相,因此我們對誦經和打坐這兩種正修,進行探討。首先,根據前人所述的誦經方軌,對正修誦經的儀式作一介紹:
自修法華七誦經儀式: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三稱)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三稱)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法華偈
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正式讀誦《法華經》經文,務必:全神貫注、字句分明、音聲渾正、不急不寬。(正式誦經之前,可以準備一杯茶,滋潤喉嚨,使自己發音能夠圓潤渾厚。但誦經聲音不可太高,以免傷氣,或者影響別人)誦完每卷,分別唱贊回向發願。
七卷《法華經》的贊文,分別如下:
◎第一卷贊:
世尊現瑞,彌勒疑詳。文殊為眾廣宣揚,古佛放毫光。三請法王,為演妙蓮香。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世尊現瑞,彌勒疑詳。文殊為眾廣宣揚,古佛放毫光。三請法王,為演妙蓮香。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二卷贊:
如來喻說,三界為家。火宅門外布三車,諸子競紛華。長者欣誇,受記果無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如來喻說,三界為家。火宅門外布三車,諸子競紛華。長者欣誇,受記果無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三卷贊:
三根普潤,弟子蒙恩,化城虛設莫為真。再觀智勝因,十六王孫,八面證金身。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三根普潤,弟子蒙恩,化城虛設莫為真。再觀智勝因,十六王孫,八面證金身。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四卷贊:
五百弟子,記證金仙。多寶佛塔湧其前,樂說起根源。為法求賢,聽演妙蓮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五百弟子,記證金仙。多寶佛塔湧其前,樂說起根源。為法求賢,聽演妙蓮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五卷贊:
曼殊起告,擁護真詮。堅持四法得安然,地湧眾多千。阿逸重宣,壽量廣無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曼殊起告,擁護真詮。堅持四法得安然,地湧眾多千。阿逸重宣,壽量廣無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六卷贊:
彌勒啟問,較量經因。六根清淨見天真。不輕禮常存。為法燃身,供養淨明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彌勒啟問,較量經因。六根清淨見天真。不輕禮常存。為法燃身,供養淨明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七卷贊:
妙音、觀音,救苦尋聲。淨藏、淨眼轉邪心。普賢行願深。四法常欽,萬古永為箴。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音、觀音,救苦尋聲。淨藏、淨眼轉邪心。普賢行願深。四法常欽,萬古永為箴。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在上述每誦完一卷《法華經》,念完每卷的贊文之後,應該做一個簡短的回向發願,這可以根據個人修法華七的本願而發,也可以作這樣的回向:
願我此生,速開智慧,證菩提道,救度眾生。不求餘果(或者「往生淨土」)。
回向完畢,可以休息片刻,或坐禪一支香,再接著誦經也可以。如果不太習慣坐禪的人,就隨便攝心斂念,觀照實相即可。但不能整天一次都不坐,可以少坐幾次,在不坐的時候可以用「拜經」來代替。「拜經儀式」自行檢索,此不多敘。
但就誦經而言,如果不能誦完整部《法華經》的,也可以單獨只誦其中的一卷,或者一品二品都行。關於誦經的方法,智者大師有詳細而明確的教誨:
一心正念誦《法華經》。但誦有二種人:一具足誦,二不具足誦。具足誦者,行者先已誦《妙經》一部通利,令入道場,可從第一而誦一品二品,或至一卷,行道欲竟,即止誦經。如前稱諸佛菩薩名,三自歸依竟,還本坐處。若意猶未欲坐禪,更端坐誦經,亦得多少隨心斟酌。但四時坐禪,不得全廢,事須久坐。若人本不習坐,但欲誦經懺悔,當於行坐之中久誦經疲極可暫斂念,消息竟便即誦經。亦不乖行法,故雲不入三昧,但誦持故見上妙色。
二不具足誦者,所謂行者本未曾誦《法華經》,今為行三昧故,當誦〈安樂行〉一品,極令通利,若旋繞時,誦此品若一遍,二三遍,隨意多少。若兼誦《法華》餘品亦得。但不得誦餘經典籍。
夫誦經之法,當使文句分明,音聲辨了,不寬不急。系緣經中文句,如對文不異,不得謬誤。當次靜心,了音聲性如空穀響。雖不得音聲,而心歷歷,照諸句義,言詞辨了。運此法音,充滿法界,供養三寶,普施眾生,令入大乘一實境界。[37]
這裏指出了兩種讀誦經文的方式,具足誦就是指能夠誦完整部《法華經》而言,不具足誦則是指選擇其中的一卷或者一品來誦,一般是以誦《法華經·安樂行品》而言。但也不是死板的,可以多誦幾品也無妨。總之,讀誦時的表現和心態才是最關鍵的。表現就是要「文句分明,音聲辨了,不寬不急」。而心態卻要寧靜明亮,即所謂的:音如空穀回聲,無有自性可得;正于無所得時,而能了了分明;無自性空充滿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皆入一乘實相。
其次,關於正修時打坐的方法。
行者可以利用誦經的空暇,來進行坐禪。如智者大師〈實相正觀方法〉中所說:
行者行道誦經竟,當就坐處,入繩床中,齊整衣服,端身正坐,閉眼合口,調和氣息,寬放身心。然後斂念正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若觀心無心,則罪福無主,知罪福性空,則一切諸法皆空。如是觀時,能破一切生死顛倒,三毒妄想極重惡業,亦無所破。身心清淨,念念之中,照了諸法,不受不著細微陰界,以是因緣,得與三昧相應。
行者善觀心性,猶如虛空,於畢竟淨心中,見一切法門,通達無閡。
觀心性空,不得於刹那頃,憶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與外人言語、論議、放逸、眠臥、戲笑、視色、聽聲,著諸塵境,起不善、無記、煩惱、雜念,乖《四安樂行》中說。若能如是心心相續,不離實相,不惜身命,為一切眾生行懺悔法,是名三七日中真實一心精進修也。[38]
觀心性空,不得於刹那頃,憶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與外人言語、論議、放逸、眠臥、戲笑、視色、聽聲,著諸塵境,起不善、無記、煩惱、雜念,乖《四安樂行》中說。若能如是心心相續,不離實相,不惜身命,為一切眾生行懺悔法,是名三七日中真實一心精進修也。[38]
這裏的打坐,就是以「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觀心性空」為手段,以「破一切生死顛倒」、「得與三昧相應」為目的,只有這樣努力,才算是真正的一心精進自修法華七。
上述自修法華七的正修方法,是從天臺宗修行方法「法華三昧」的修行儀式中,進行洗練選取而成。為了便捷易行起見,就不展開討論了,行者若想更進一步加深瞭解,可以在上述所引的文獻當中,自行檢閱。
3、時間安排
對於有相的修行法華七,在時間上應該有個具體的安排,總的時間就是確定在:七天或者二十一天。起七的第一天,是要經過選擇的,如智者大師開示說:
(正入道場三七日修行一心精進)正入道場用六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諸天善神下來人間,檢校善惡,見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護,為現瑞相。令行者心生歡喜,增益善根故。[39]
所謂六齋日,是指六個宜行八關齋戒的日子,即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按此六齋日,為四天王視察人間善惡之日,古來皆以農曆為准,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則最後二齋日,當改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因此,自修法華七的起七之日,就選擇在這六個日子當中的某一日即可。但如果工作或者別的重要事情不能脫開,條件不允許在這六齋日開始打七的話,也不妨就按照自己的需要而進行開七,畢竟來說,是以自己實際的修行功夫為首,以了辦生死大事為重,更何況在正修的時候,還必須打破時空觀念的執著,才能證得「三際平等、十方圓融」的自性清淨心。之所以要選擇日子,目的就是為了有善神安慰守護,初學的行人能夠因此心生歡喜,從而增益善根。如果能夠回歸自性的話,則「日日是好日」。還選什麼呢?!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分的時間,也就是每天的「時間安排」了,修行法華三昧的時候,也有一個時間安排的問題,我們參照這個時間,來安排自修法華七的具體時間。根據張聖慧著《法華三昧之檢討及修學之經過》一文的記載,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十五(正是六齋日)開始,台宗大德根慧老法師主持法會,進行了法華三昧的修習,其中介紹了「修學時間表」,並注明:「有相三昧與無相三昧同」,其時間安排如下:
上午:二點起身,二點半至三點上殿禮懺,三點至四點半讀《法華經》,四點半至五點過早堂,五點半至六點念飯佛,七點至八點坐禪,八點至九點禮懺,九點至十點讀《法華經》,十點至十點半開示,十點半至十一點大供,十一點至十二點過午堂及念飯佛,十二點至一點休息。
這裏表明了在修法華三昧的時候,休息的時間是晚上十點鐘到次日淩晨二點鐘,加上中午午休和下午養息各一小時,總共是六個鐘頭的休息時間。一天當中,四次禮懺、四次誦經、三次坐禪,還有開示、上供、回向等。那麼,現在自修法華七,禮懺、開示、上供等都可以省卻了,以誦經為主,以坐禪(拜經)為輔,時間安排如下:
自修法華七時間表:
二點半起身,三點至四點半誦經一卷,四點半至五點半坐禪(觀實相,或者拜經),六點過早堂,六點半至八點誦經一卷,八點至九點坐禪,九點至十點半誦經一卷,十一點過午堂,十二點至十三點午休。
十三點至十四點半誦經一卷,十四點半至十五點半坐禪,十五點半至十七點誦經一卷,十七點半放參藥食,十八點至十九點半誦經一卷,十九點半至二十點半坐禪,二十點半至二十二點誦經一卷,回向開靜。
這樣一來,如果是「具足誦者」,一天當中就可以誦完一部七卷的《法華經》,而且速度相當中和,用一個半小時來誦一卷《法華經》,應該可以做到「文句分明,音聲辨了,不寬不急」的要求了。而且中間的坐禪觀實相,或者拜經消業障,都能夠渾為一體,使行者的心不散亂,而能精進到底。
三、注意事項
上述已經把自修法華七的誦經依據、準備工作、正修方法、時間安排等,作了介紹。現在,學人又問:自修法華七都需要注意哪些重點,或者細節?我們還是先來聽聽佛陀的教導吧!在《法華經》卷五裏面,釋尊告訴文殊菩薩說:
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余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于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41]
這就是告訴我們「應住安樂行」,不要以自己的一廂情願來衡量他人的好惡長短,就算別人真的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也要使內心安住於實相的無相當中,從而遠離一切分別執著,自性清淨不生不滅,以真性的流露,對待周圍的人,自心安樂,而能以大乘佛法為他人解說,無牽無掛,縱橫自在。這是首要注意的大事。
接下來,佛陀又對文殊菩薩說: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前面一段經文主要是指,在剛剛得到一點法喜的時候,要善加保護,使心平等安樂,不起妄想分別,住在自性當中,而不被外在的假相所迷惑。而這一段經文則是指,通過得到法喜之後,所引發出來的無始習氣煩惱,以及內心的各種起伏波動,要特別加以小心關注!
一般修行人,在沒有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時,內心總是難免有自卑的情緒,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或者自己根機太差,修法也沒有什麼受用,於是很容易自怨自艾,真是惶惶不可終日。但是,一旦得到了某種受用,或者是比較重要的體悟之後,又馬上會手舞足蹈,不知所以了,同樣也被習氣牽著去也。
更有甚者,由於習氣的衝動,開始總想對別人說佛法的偉大高妙,後來發現別人並不理會,也理解不了,因此又開始對別人失望,就是上文所說的:「說人及經典過、輕慢諸余法師,說他人好惡長短」等,落入習氣惡毒之中,而不自覺知。
更進一步,由於沒有能夠及時遏制住自己的習氣,沒有及時回歸無所得的當下,一任習氣氾濫成災,把內心當中的惡劣毛病統統勾引出來,於是,「嫉妒諂誑之心」生起來了,也毫無自覺,進而「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甚至連「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都一概臭駡,致使他們也產生懷疑惱悔。緊接著,就戲論佛法,是非競起。非但不能安住於自性的清淨平等莊嚴之中,反而被妄想惡習折騰得面目全非。佛法行人,能于此處不特別加以小心嗎?這在專修精進的法華七當中,行者更應該倍加謹慎,有所得、無所得都全部回歸到平等無相的當下來,方不錯卻!
所以,最後的這一段經文極為重要,即佛陀告訴我們的「大悲、慈父、大師、平等說法」,這是生命當中的本具德性,正面來引發自己所證得的境界,正是所謂的「長養聖胎」,學人不得不知!
除此之外,如果行者是在家居士,最好能夠于自修期間守持八關齋戒,使身心清淨,易於進道。如果是出家人,也應收攝身心,斷除一切情感愛念,如智者大師所說的「應當一心,正身威儀」。[43]古人說:「只見心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情念若同道念,則成佛多時。」又云:「做個大丈夫,一刀裁兩段;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在「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先天不足的條件下,現在正是精進苦修,千萬不要再次落入「後天失調」的窠臼裏去。自修期間,合當珍重!
其次,專修期間,由於用功懇切苦到,習氣愛好也會隨時爆發,心神觸動,思潮泉湧,美文妙句,閃現腦際,詩詞華章,紛至遝來。正是業習紛紛,礙自空靈寂寂。此時不得隨其而轉,不可題詩作句,賦月吟風。甚至感想隨筆,文章禪語,也一概拋到腦後。提起「只管」二字法寶,吃飯只管吃飯,誦經只管誦經,坐禪只管坐禪,拜佛只管拜佛。渾然一個傻子,猶如行屍走肉,亦似虛生浪死,恰好天真無邪,乃是本地風光。
行者可以參考天臺智者大師所說之「二十五方便」。[44]
真注意者,乃無意可注。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時恰恰無!
四、結束語
上來已將自修法華七的相關行儀略述一過。若能於「打七內涵」領會,當下打破分別意根的第七識,平等性智朗然獨顯,妙用恒沙,縱橫自在,即無需這許多婆婆媽媽。其或未然,則應如法行持,從心理事相準備開始,誦經坐禪頭頭是道,至誠懇切精進不懈,便也是大善根清清淨淨。處處認真開心,時時回歸自性。願諸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披如來衣,入如來室,坐如來座。真是:
在乾渴焦熱的世界上
在雜亂煩惑的苦海裏
擷一朵清幽的妙蓮華
讓莊嚴、自在和喜悅
從心中冉冉升起......
在雜亂煩惑的苦海裏
擷一朵清幽的妙蓮華
讓莊嚴、自在和喜悅
從心中冉冉升起......
2002年5月9日星期四 於普陀山佛學院妙蓮華關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