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品〉的最後,說明《法華經》一佛乘大法,約大慈門,應為善人說。[1]因為「慈」者能與樂,為善人宣說大法,是善流傳,為弘通之要。所以好人、善人、能信大法的人,就應當跟他說。[2]
經文說明「乃可為說」的善人之相,即是我等樂學大法的佛弟子,對於自身心念與行誼的準則:
一、利根有智慧,能夠了知大法,精進修行佛法,常修慈悲心。
二、過去種善根,有道力,[3]心很深厚,對大法的信心很堅固。
三、修禪定、尊敬有智慧的人。
四、很恭敬修學佛法,尊重佛法,不接受外道,唯一的用心就是求佛法。
五、親近善友──無論是同行、教授、外護的善知識。[4]
六、學佛能持戒清淨,對於大乘經典努力修學。
七、沒有瞋恨心、很直,很柔軟不會剛強,常常憐愍眾生,恭敬一切諸佛。
八、發心為佛弟子們說法,沒有附帶條件,只是為佛法而宏揚。[5]
九、出家人為了求佛的智慧,到四方去求親近善知識、求學佛法,頂戴受持大乘經典。[6]
十、不滯於小乘,對於權巧的法不會執著,知道小乘教典是大乘佛法開頭的方便。
十一、 求《法華經》的至誠恭敬之心,求法之心的懇切,像至心求佛舍利那樣的恭敬。
[釋可通不可通]約大慈門,應為善人說
現在
若有利根,智慧明了,多聞強識,求佛道者,如是之人,乃可為說。[7]
過去
若人曾見,億百千佛,植諸善本,深心堅固,如是之人,乃可為說。[8]
愍下
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9]
尊上
若人恭敬,無有異心,離諸凡愚,獨處山澤,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0]
外求
又舍利弗!若見有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1]
內護
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2]
自行
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3]
化他
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4]
請益之始
若有比丘,若有比丘,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頂受,但樂受持,大乘經典,乃至不受餘經一偈,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5]
歸憑之終
如人至心,求佛舍利,如是求經,得已頂受,其人不復志求餘經,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為說。[16]
告舍利弗:我說是相,求佛道者,窮劫不盡。如是等人,則能信解,汝當為說妙法華經。[17]
[1] 《妙法蓮華經文句》:「若有利根」下十九行,釋弘經時,用大慈門,善人應為宣說,令不失樂。夫弘通之要,諧和兩門,令其得所,是善流傳;若不得所,是妄宣傳。文為二:初十七行,有五雙十隻,善人之相,可為宣說;後二行總結,應可說也。(CBETA,T34, no. 1718, p. 79a25-b01)
[2] 《妙法蓮華經文句》:二、上下為一雙。「修慈」是愍下,「恭敬」是尊上也。(CBETA,T34, no. 1718, p. 79b03-b04)
[3] 《妙法蓮華經文句》:初、過現為一雙,「利根」是現在,「植善」是過去,「強識」是現在,「見百千」是過去也。(CBETA,T34, no. 1718, p. 79b01-b03)
《法華文句記》:「告舍利弗」下兩行,總結。善信甚多,略舉十相,示流通方法,顯慈悲兩門,可通不可通之大要也。(CBETA,T34, no. 1719, p. 274b08-b10)
[4] 《妙法蓮華經文句》:三、內外為一雙。「捨惡親善」是外求,「持戒如珠」是內護。(CBETA,T34, no. 1718, p. 79b04-b05)
[5] 《法華文句記》:四、自行化他為一雙。「質直敬佛」是自行,「譬喻說法」是化他。(CBETA,T34, no. 1719, p. 274b05-b07)
[6] 《法華文句記》:五、始終為一雙。「四方求法」請益之始,「頂受專修」是歸憑之終(云云)。(CBETA,T34, no. 1719, p. 274b07-b08)
[7]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10-a12。
[8]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12-a14。
[9]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14-a15。
[10]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16-a17。
[11]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18-a19。
[12]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20-a21。
[13]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22-a23。
[14]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24-a26。
[15]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a26-a28。
[16]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b01-b04。
[17]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CBETA, T9, no. 262, p. 16b04-b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