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04集-卷(二)信解品第四:白佛自陳


一、別說迹本二門-迹門開權顯實-迹門正說-廣開三顯一斷執生信-譬說周-明中根領解-白佛自陳

(一)   長文重頌 正陳領解

1.      長文

(1)   就法略領解

A.    正法說

a.           明昔稟三故不求

(a)      

1.      居僧之首

2.      年並朽邁

3.      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

(b)      

b.          明今會一故自得

B.     略舉譬

(2)   約譬廣領解

A.    立譬

a.           咨發

b.          正立譬

(a)       父子相失譬

1.      子背父去

-              譬若有人:譬二乘人

-              年既幼稚:說明大乘善根力量很微弱

-              捨父逃逝:退失菩提心而被無明煩惱所縛

-              久住他國:貪著五欲而長久沉淪輪迴

-              或十、二十,至五十歲:五趣生死

-              年既長大:大聖善根逐漸成熟

-              加復窮困:輪迴六道的苦惱情況

-              馳騁四方:「四方」譬身受心法。生起四倒

-              以求衣食:「衣」譬助道,「食」譬正道。知道苦也想修行

-              漸漸遊行:往求了生脫死的方向而走

-              遇向本國:能夠遇向佛的國土

2.      父求子中止

3.      子遇到父城

4.      其父憂念

(b)       父子相見譬

(c)       追誘譬

(d)       領付家業譬

B.     法合

二、經文-《妙法蓮華經》卷24 信解品〉:「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竝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復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1]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04-卷(二)信解品第四





 



[1] (CBETA 2024.R2, T09, no. 262, p. 16b12-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