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142集-卷(三)化城喻品第七:頌正結緣


一、 別說迹本二門-迹門開權顯實-迹門正說-廣開三顯一斷執生信-因緣說周

(一)   正說因緣-正明宿世因緣-譬說結緣-重頌

1.      頌結緣之由

(1)   頌遠由

A.    頌大通智勝成佛

B.     頌十方梵王請法

a.       頌威光照動

b.      頌梵王來請

(2) 頌近由

 A. 頌轉半字法輪(藏教)

-            六百萬億姟:「姟」為十京-億億為兆、十兆為京、十京為姟-比喻得到法益者非常多

B. 頌轉廢半明滿法輪(方等、般若乃至法華,廢三權歸一實)

2.      頌正結緣-正跟眾生實際結緣的情況

(1)   頌法說

A.    頌昔共結緣

-     說佛無上慧:說《法華經》

B.     頌中間更相值遇

C.     頌今日還說法華

(a)   頌結會古今

(b)   須正明還說法華

-              慎勿懷驚懼:顯示偏真涅槃只是化城

(2)   頌譬說

A.        頌立譬

a. 頌導師譬

-              毒獸:譬煩惱生死

b. 頌將導譬-領導大眾趣向寶所的經過情況

(a) 頌所將人眾中路懈退

 1. 頌眾人退大

2. 頌導師接小

  (1) 頌方便設化

-              男女皆充滿:比方學法修行要禪定智慧兼具

  (2) 頌歡喜前入

(b) 頌滅化引至寶所

B.         頌法合

a. 頌正合

(a) 頌合導師

(b) 頌合將導

b. 頌舉譬帖合

(二)   授下根記

二、經文-《妙法蓮華經》卷37 化城喻品〉:「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 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 諸天神龍王、阿修羅眾等, 常雨於天華,以供養彼佛。 諸天擊天鼓,并作眾伎樂, 香風吹萎華,更雨新好者。 過十小劫已,乃得成佛道,諸天及世人,心皆懷踊躍。彼佛十六子,皆與其眷屬,千萬億圍繞,俱行至佛所,頭面禮佛足,而請轉法輪:『聖師子法雨,充我及一切。』世尊甚難值,久遠時一現,為覺悟群生,震動於一切。東方諸世界,五百萬億國,梵宮殿光曜,昔所未曾有。諸梵見此相,尋來至佛所,散花以供養,并奉上宮殿,請佛轉法輪,以偈而讚歎。佛知時未至,受請默然坐。三方及四維、上下亦復爾,散花奉宮殿,請佛轉法輪:『世尊甚難值,願以大慈悲,廣開甘露門,轉無上法輪。』無量慧世尊,受彼眾人請,為宣種種法:『四諦十二緣,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宣暢是法時,六百萬億姟,得盡諸苦際,皆成阿羅漢。第二說法時,千萬恒沙眾,於諸法不受,亦得阿羅漢。從是後得道,其數無有量,萬億劫算數,不能得其邊。時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彌,皆共請彼佛,演說大乘法:『我等及營從,皆當成佛道,願得如世尊,慧眼第一淨。』佛知童子心,宿世之所行,以無量因緣、種種諸譬喻,說六波羅蜜,及諸神通事。分別真實法,菩薩所行道,說是法華經,如恒河沙偈。彼佛說經已,靜室入禪定,一心一處坐,八萬四千劫。是諸沙彌等,知佛禪未出,為無量億眾,說佛無上慧。各各坐法座,說是大乘經,於佛宴寂後,宣揚助法化。一一沙彌等,所度諸眾生,有六百萬億,恒河沙等眾。彼佛滅度後,是諸聞法者,在在諸佛土,常與師俱生。是十六沙彌,具足行佛道,今現在十方,各得成正覺。爾時聞法者,各在諸佛所,其有住聲聞,漸教以佛道。我在十六數,曾亦為汝說,是故以方便,引汝趣佛慧。以是本因緣,今說法華經,令汝入佛道,慎勿懷驚懼。譬如險惡道,逈絕多毒獸,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其路甚曠遠,經五百由旬。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眾人皆疲惓,而白導師言:『我等今頓乏,於此欲退還。』導師作是念:『此輩甚可愍,如何欲退還,而失大珍寶?』尋時思方便,當設神通力,化作大城郭,莊嚴諸舍宅,周匝有園林,渠流及浴池,重門高樓閣,男女皆充滿。即作是化已,慰眾言勿懼:『汝等入此城,各可隨所樂。』諸人既入城,心皆大歡喜,皆生安隱想,自謂已得度。導師知息已,集眾而告言:『汝等當前進,此是化城耳。我見汝疲極,中路欲退還,故以方便力,權化作此城。汝等勤精進,當共至寶所。』我亦復如是,為一切導師。見諸求道者,中路而懈廢,不能度生死,煩惱諸險道。故以方便力,為息說涅槃。言:『汝等苦滅,所作皆已辦。』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羅漢,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實滅。』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於佛慧。」」(CBETA2024.R3,T09,no.262,pp.26a25-27b8)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142-卷(三)化城喻品第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