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通迹本兩門-約化他勸流通-勗受法弟子-〈普門品〉
(一) 問答
1. 長文
(1) 初番問答
A. 問(當機請問)
B. 答(如來答釋)
a. 總答
b. 別答
(a) 約口業機明應
1. 明七難
(1) 火難(火大)
(2) 水難(水大)
(3) 羅剎難(風大)
(4) 刀仗難(地大)
(5) 惡鬼難(識大)
(6) 枷鎖難(地大)
(7) 怨賊難(識大)
- 若三千大千國土(空大)滿中怨賊:譬每一個人心中的阿賴耶識,煩惱種子充滿
- 有一商主:「商主」譬第六意識
- 將諸商人:「諸商人」譬所有的心所法
- 齎持重寶:「重寶」譬出世間的三乘法
- 經過險路:譬在三界六道中,善心所與煩惱心所相對敵的矛盾現象
- 其中一人:生起善念的心所
- 一心稱名:聞思修三慧
- 即得解脫:成就出世間的聖果
- 守護根門
二、經文-《妙法蓮華經》卷7〈2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嶮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1]
- 會性法師-妙法蓮華經-第223集-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