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天台隱棲


蔣山過近,非避喧之處。聞天台地記,稱有仙宮,白道猷所見者信矣!山賦用比蓬萊,孫興公之言得矣!
蔣山過近,非避喧之處。聞天台地記,稱有仙宮,白道猷所見者信矣!山賦用比蓬萊,孫興公之言得矣![1]

天台山近有西蜀,樊建撰天台行記僧道寺觀山川地里,歷觀往代紀錄,唯此委曲,見行於世。
《梁傳》第十一云:「白道猷,正云竺曇猷,亦云法猷。因師白法祖,故是號焉,燉煌人也。」傳文事迹甚廣,天台羅漢記具錄流行,今不委書。
「山賦」者,《晉書》云:「孫綽,字興公,其先太原人也,為永嘉太守。意將解印,以尚幽寂,聞此山神秀可以長往,使圖其狀,故遙為之賦。賦成,示友人范榮期,期曰:『此賦擲地,必有金聲也。』賦序云:『天台山者,盖山岳神秀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陵則有四明、天台。』」出文選第六卷,須者當往撿之。[2]

 
若息緣茲嶺,啄峯飲澗,展平生之願也。
若息茲嶺,啄峯飲,展平生之願也。[3]

性似幽禽,飛游自在,啄峯崗之木實,飲溪之寒泉。[4]


陳宣帝有勅留連,徐僕射濟涕請住,匪從物議,直指東川。即陳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歷游山水。
陳宣帝有勑留連,徐僕射潛涕請住,匪從物議,直指東川。即陳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歷游山水。[5]

宣帝第四主諱頊,字紹世,太建十四年正月,崩于宣福殿,年五十三。今傳云「秋九月」。《百錄》載帝留書四月初一日,往往請留坐夏;至九月道路清涼,方許啟行也。《輔行》指其年祖師三十八歲矣![6]


弔道林之栱木,慶曇光之石龕。
吊遁林之拱木,慶曇光之石龕。[7]

「吊」,慰問也。《梁傳》第四云:「支遁,字道林,今傳將名與字合呼也。姓關氏,陳留人。幼有神理,聦明秀徹,二十五出家,學通內外,為晉賢所重。先居餘塢山,後居剡中。大和元年四月初四終,窆於塢中。後高士戴逵行經遁墓,乃歎曰:『德音未遠,而拱木已繁。』」
「拱」者,如人拱手合抱之木也,故有「拱木」之稱。
「曇光」者,《梁傳》十一云:「帛僧光,或云曇光,未詳何人。少習禪業,晉永和年游于江左,投剡之石城山。山民云:『此山中有猛獸之災,山神縱暴,人跡久絕。』光了無懼色,雇人開剪入數里,忽大風雨,群虎嘷鳴。光於山南見一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為棲神之處。至明旦雨息,光乃入村乞食,夕復還中,乃夢見山神,或作虎形、或作蛇形,競來怖光,光不恐。又經三日,又夢見神自言移往章安寒石山,推室以相奉,後寂然安穩。後於石室造寺,名隱巖,春秋一百十一歲,晉太元末以夜坐卒爾。」[8]


訪高察之山路。
訪高察之山路。[9]

亦晉代高僧經行之路也。[10]


漱僧順之雲潭。
漱僧順之雲潭。[11]

訪僧順賞翫之潭,可愛故云「漱」也。
上之四處,並初入天台經歷之處:吊慰拱木,對墳起悲;慶遇石龕,喜昔高者;尋訪山路,意謂同行;探泉漱其齒牙,可清肺腑者也。[12]


數度石梁,屢降南門,荏苒淹流,未議卜居。
[13]度石梁,屢降南門,荏苒淹流,未議卜居。[14]

「數」,聲卓反。[15]
「石梁」,即羅漢所居石橋也。「南門」,即國清之基也。「荏苒」,遲留之皃。
「卜居」者:「龜」曰卜,「蓍」曰筮。然祖師已出陰陽之數,豈在卜哉?然欲造招提,而未知所在。[16]


常宿於石橋,見有三人,皁幘絳衣。
甞宿於石橋,見有三人,皂幘絳衣。[17]

此恐是石橋護法神也。「幘」音責,頭巾也。「絳衣」,紅衫也。[18]


有一老僧,引之而進曰:『禪師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基,捨以仰給。」因而問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難,當於何時能辦此寺?」老僧答云:「今非其時,三國成一,有大勢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國則清,當呼為『國清寺』。」
有一老僧,引之而進曰:「禪師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基,捨以仰給。」因而問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難,當於何時能辨此寺?」老僧答云:「今非其時,三國成一,有大勢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國即清,當呼為『國清寺』。」[19]

「老僧」多是賓頭盧、慶友之儔。
「引進」者,往往延入石梁方廣寺中也。皇太子乃晉王廣,立為皇太子,故預彰此號。
「三國」者:其時北齊高氏都業,今相州;宇文氏都長安京兆府;陳氏都金陵江寧府,皆為隋滅,故成一統。大師滅後,煬帝造國清寺也。[20]


于時三方鼎峙,車書未同,雖獲冥期,悠悠何曰?且旋塗出谷,見佛隴南峯,左右映帶,最為兼美,即徘徊留意。
于時三方鼎峙,車書未同,雖獲冥期,悠悠何日?且旋塗出谷,見佛隴南峯,左右映帶,最為兼美,即徘徊留意。[21]

「三方」即齊、周、陳也,三國各據,故車不同軌軌,書不同文義。
雖蒙神僧冥期,況寺卒爾難成,故出石梁之谷,相于佛隴南峯。古人於此甞見佛現,故名為「佛隴」也。[22]


值遇定光禪師

有定光禪師,
有定光禪師,[23]

《南山傳》云:「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積四十年,定惠兼習,蓋神人也。顗未至前二年,預告山民曰:『大善知識,當來相就,宜種荳造醬,編蒲為席,更起屋居用以待之。』」愚入一節凡列傳亦失落,如國中有補史者,亦類此也。[24]


居山三十載,迹晦道明,易狎難識,有所懸記,多皆顯驗。其夕乃宿定光之草庵,咸聞鐘磬寥亮山谷,從微至著,起盡成韻。問光:「此聲疎數?」光舞手長吟曰:「但聞鳴槌集僧,是得住之相。臆覩招手相引時不?」餘人莫解其言。仍於光所住之北峯,創立伽藍,樹植松巢,引流遶砌。瞻望寺所,全如昔夢,無毫差也。
居山三十載,迹晦道明,易狎難識,有所懸記,多皆顯驗。其夕乃宿定光之草庵,咸聞鐘磬寥亮山谷,從微至著,起盡成韻。問光:「此聲疎數?」光舞手長吟曰:「但聞鳴槌集僧,是得住之相。憶覩招手相引時不?」餘人莫解其言。仍於光所住之北峯,創立伽藍,樹植松果,引流遶。瞻望寺所,全如昔夢無毫差。[25]

「招手相引」者:如前當拜佛時,恍焉如夢等。又〈荊碑〉云:「落髮受具,行道顯著,甞夢登一高山……」下文同此。唯《南山傳》中云:「在瓦官時,每思林澤,乃夢嵓崖萬里,雲白半垂其側,滄海無畔。顗以夢中所見,通告門人,咸云:『此乃會稽天台山也。』」今謂一夢三說時異,此難擬議也。
「創立伽藍」者:《百錄》指陳太建十年五月一日,左僕射徐陵啟智顗禪師,創立天台,宴坐名巖,宜號修禪寺也,即今大慈寺是。祖師親寫經文,煬帝賜普賢七寶冠,現留寺內。[26]


華頂降魔

寺北別峯,呼為華頂,登眺不見群山,暄涼永異餘處,先師捨眾,獨往頭陀。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魑魅千群,一形百狀;或頭戴龍虺,或口出星火,形如黑雲,聲如霹靂,倏忽轉變,不可稱計。圖畫所寫降魔變等,蓋少小耳,可畏之相,復過於是。而能安心,湛然空寂,逼迫之境,自然散失。又作父母師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但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軟二緣,所不能動。
寺北別峯,呼為華頂,登眺不見群山,暄凉永異餘處,先師捨眾,獨往頭陀。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虺魅千群,一形百狀;或頭戴龍虺,或口出星火,形若黑雲,聲如霹靂,倐忽轉變,不可稱計。圖𦘕所寫降魔變等,蓋少小耳,可畏之相,復過於是。而能安心,湛然空寂,逼迫之境,自然散失。又作父母師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哽流涕。但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輭二緣,所不能動。[27]

魔勢如《阿含經》如來降魔者同相。佛法東漸,南宗北祖未甞曾有降天魔者,道逾前哲,斷可知矣!
頭枕膝,以手抱身,引起愛情也。[28]


明星出時,神僧現曰:「制敵勝怨,乃可為勇!能過斯難,無如汝者。」既安慰已,復為說法;說法之辭,可以意得,不可以文載,當於語下,隨句明了,披雲飲泉,水日非喻。即便問曰:「大聖是何法門?當云何學?云何弘宣?」答:「此名一實諦,學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從今已後,若自兼人,吾皆影響。」
明星出時,神僧現曰:「制敵勝怨,乃可為勇!能過斯難,無如汝者。」既安慰已,復為說法;說法之辭,可以意得,不可以文載,當於語下,隨句明了,披雲飲泉,水日非喻。即便問曰:「大聖是何法門?當云何學?云何弘宜?」答:「此名一實諦,學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從今已後,若自行兼人,吾皆影響。」[29]

「明星」即曉星也,亦曰太白,亦曰長庚。此星光長西方,屬庚,庚即金也,亦曰金星。乃一夜降魔,到曉方散。
「披」者,開也。雲開見日,萬境洞明。「飲泉」入腹,水清肺腑。乃明了至道,廓徹禪源也。
如身之影,似谷答聲,甞不相離,故云「影響」也。[30]


頭陀既竟,旋歸佛隴,風煙山水,外足忘憂,妙慧深禪,內充愉樂。然佛隴艱阻,舟車不至,年既失稔,僧眾隨緣。師共慧綽,種苣拾橡,安貧無慼。
頭陀既竟(梵語頭陀此云抖擻) ,旋歸佛隴,風煙山水,外足忘憂,妙惠深禪,內充愉樂。然佛隴艱阻,舟車不至,年既失稔,僧眾隨緣。師共惠綽,種苣拾象,安貧無慼。[31]

「愉」亦樂也,亦允和也。
「艱」,險也。阻隔也。無江河則舟不通,路險阻則車難運。
「稔」,豐也。
「苣」,音巨,即胡麻也。古人山間多食胡麻飯。
「拾象」者:橡斗即[-+]樹子。莊子狙公養猿,朝三暮四,即此物也。
「慼」,憂也。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祖師飯胡麻,食橡斗,心安其貧,略無憂慼。[32]


陳宣帝護持

俄而陳宣帝詔云:「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眾因更聚,亦不為欣。
俄而陳宣帝詔云:「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眾因更聚,亦不為欣。[33]

天台縣,陳時號「始豐」也。
「調」,去聲呼,調則戶民輸納之租米也。
「蠲」,除也。
徐遣兩戶居民,數口之家,寅夕給薪取水,免官之差役也。[34]


有陳郡袁子雄,奔林百里;又新野庾崇,斂民三課。兩人登山,值講《淨名》,遂齋戒連辰,專心聽法。雄見堂前有山,瑠璃映徹,山陰曲澗,琳瑯布底,跨以虹橋,填以寶飾。梵僧數十,皆手擎香爐,從山而出,登橋入堂,威儀溢目,香煙徹鼻。雄以告崇,崇稱不見,並席天乖,其在此矣!雄因發心改造講堂,此事非遠,堂今尚在。
有陳郡袁子雄,奔林百里;又新野庾崇,斂民三課。兩人登山,值講《淨名》,遂齋戒連辰,專心聽法。雄見堂前有山,瑠璃映徹,山陰曲,琳琅布底,跨以虹橋,填以寶飾。梵僧數十,皆手擎香爐,從山而出,登橋入堂,威儀溢目,香煙徹鼻。雄以告崇,崇稱不見,並席天乖,其在此矣!雄因發心改造講堂,此事非遠,堂今尚在。[35]

「新野」,縣名。本屬荊州,晉武帝平吳後,置新野郡。
「三課」者,諸書未見所出。或云錢財、布帛、穀米,未可承準。庾公「斂民三課」,既是粗稅,只合輸官,何將捨施?恐當時詔旨許之也。既非己物,却成擾民,所以聖不令見也。
「堂」者,即大慈之講堂也。[36]


放生因緣

但天台基壓巨海,黎民漁捕為業。為梁者斷谿為[-+(/(@))]者,瀋海秋水一漲,巨細填梁,晝夜二潮,嗷𠲺滿[-+(/(@))] ,髗骨成岳,蠅蛆若雷。非但水陸可悲,亦痛舟人濫殞!先師為此而運普悲,乘捨身衣,並諸勸助,贖[-+(/(@))]一所,永為放生之池。
但天台基壓巨海,黎民漁捕為業。為梁者斷溪為扈者,藩海秋水一漲,巨細填梁,晝夜二潮,嗷𠲺滿[-+(/(@))] ,髗骨成岳,蠅蛆若雷。非但水陸可悲,亦痛舟人濫殞!先師為此而運普悲,自捨身衣,并諸勸助,贖[-+(/(@))]一所,永為放生之池。[37]

台境黃岩、臨海寧海、明之象國、溫之樂瑞,並東連大海。
「漁」字從水者,凡漁父之字皆用此,乃於水中取魚也。
「梁」者,取魚具也。「[-+(/(@))]」者,護也。以箭用繩鏁之,如簾籠之像也。海濵漁鹽之地故也。
「髗」,頭骨也。「殞」,死也人。持淨戒,淨土天宮,必可受生。殺傷既重,必墮泥犂也,豈不痛哉![38]


子時計詡臨郡,請講《金光明經》,濟物無偏,寶冥出窟。以慈修身,見者歡喜;以慈修口,聞聲發心。善誘殷勤,導達因果,合境漁人,改惡從善,好生去殺。湍潮綿亘三百餘里,江谿[-+(/(@))]梁合六十三所,同時永捨,俱成法池。一日所濟,巨億萬數,何止十千而已哉!方舟江上,講〈流水品〉,又散粳糧,為財法二施。船出海口,望芙蓉山,聳峭叢起,若紅蓮之始開;橫石孤垂,似萎華之將落。師云:「昔夢游海畔,正似於此。
于時計詡臨郡,請講《金光明經》,濟物無偏,寶宜出窟。以慈修身,見者歡喜;以慈修口,聞聲發心。善誘殷勤,導達因果,合境漁人,改惡從善,好生去殺。湍潮緜亘三百餘里,江溪[-+(/(@))]梁合六十三所,同時永捨,俱成法池。一日所濟,巨億萬數,何止十千而已哉!方舟江上,講〈流水品〉,又散粳粮,為財法二施。船出海口,望芙蓉山,聳峭叢起,若紅蓮之始開;橫石孤垂,似萎花之將落。師云:「昔夢游海畔,正似於此。」[39]

《百錄》〈放生碑〉云:「宣猛將軍臨海內史計尚兒,子勳之胄,請講《金光明經》一部。前雲騎將軍臨海內史陳思展乃子陳安卿,請講《法花經》。尚兒勸諭[-+(/(@))],嚴續祖、羊公賀等,共捨[-+(/(@))]梁六十三所。」今云「計詡」,亦恐因名召字也。
言「何止十千」者:今此放生,過流水長者所救之數。
云「又散粳粮」者:亦如流水令子借象,取家中飲噉之方散池,與食合矣。
云「方舟」者,兩舟相並也。
「昔夢」者,指在家禮佛時之夢也。今船出海口,所見方合夢之前兆也。[40]


沙門慧承、群守錢玄智,皆著書嗟詠,文繁不載。
沙門惠承、郡守錢玄智,皆著書嗟詠,文繁不載。[41]

當時道俗風騷者,覩希有事,篇什讚美者多矣!初入天台一住九年,傳中但記見定光、華頂頭陀、講《淨名》、放生等事。又初住瓦官八年,但記濟、忍、瓊、詔降嘆之事。然傳有四本,大體此傳甚略,惜哉無聞也。[42]


詡後還都,別坐餘事。因繁廷尉,臨當伏法,遙想先師,願申一救。其夜夢群魚巨億,不可稱計,皆吐沫濡詡。明旦降勅,特原詡罪。
詡後還都,別坐餘事。因繫延慰,臨當伏法,遙想先師,願申一救。其夜夢群魚巨億,不可稱計,皆吐沫濡。詡明旦降,勑特原詡罪。[43]

計公之罪,未見因由。
「延慰」即今司理官。「慰」者,漢《百官志》云:「凡是武官,皆有此職。」
「原」者,凡罪考信根原,罪不合者,皆悉捨之。[44]


當於午時,忽起瑞雲,黃紫赤白,狀如月暈,凝於虛空,遙蓋寺頂。又黃雀群飛,翾動嘈噆,棲集簷宇,半日方去。師云:「江魚化為黃雀,來此謝恩耳!」師遣門人慧拔,金陵表聞,降陳宣帝勅云:「嚴禁采捕,永為放生之池。」
當於午時,忽起瑞雲,黃紫赤白,狀如月暈,凝於虗空,遙蓋寺頂。又黃雀群飛,翾動嘈囋,棲集簷宇,半日方去。師云:「江魚化為黃雀,來此謝恩耳!」師遣門人惠拔,金陵表聞,降陳宣帝勑云:「嚴禁采捕,永為放生之池。」[45]

《百錄》徐陵書末紙云:「陵和南!放生得聞公家極相隨喜事,是拔公口具,謹不多諮祖師。」又與鎮將解拔國書云:「仍以此事表白前陳,勑云:『此江若無烏[/]珍味,宜依所請,永為福池。』」恐宣帝好啖此物,以為珍味,故有此言也。[46]


陳東宮問徐陵曰:「天台功德,誰為製碑?」答云:「願神筆玉著。」會宣帝崩,不復得就,勅國子祭酒徐孝克以樹高碑。碑今在山,覽者墮淚。
陳東宮問徐陵曰:「天台功德,誰為製碑?」答云:「願神筆玉著。」會宣帝崩,不復得就,勑國子祭酒徐孝兄以樹高碑。碑今在山,覧者墮淚。[47]

「東宮」亦曰春宮。太子居東宮,如春氣始生,長養其聖德,似木布枝,滋蔭民澤也。此即陳後主也,名叔寶,字元秀,太建十四年宣帝崩,即位,改志德元年,至四年正月改元貞明。在位放逸,為隋所滅。
徐孝克碑立在國清,人見碑追憶慈化,見故「墮淚」也。[48]


為永陽王作『觀音懺法』

陳文皇太子永陽王,出撫甌越,累信殷勤,仍赴禹穴,躬行方等。眷屬同稟淨戒,晝飡講說,夜習坐禪。
陳文皇太子永陽王,出撫甌越,累信慇懃,仍赴禹越,躬行方等。眷屬同稟淨戒,晝飡講說,夜習坐禪。[49]

王名伯智,字之,陳文帝第八子,傳在《南史》第五十五卷,其文甚略,乃云:「博通經史。太建中遷尚書左僕射,後為特進。陳亡,入長安,在隋為國子司業。」《南山傳》云:「出撫吳興,請大師授戒。」陳、隋時,台號括州,是甌越境。或云陳宣帝時,出為東州刺史,故云「出撫甌越」也。[50]


先師謂門人智越云:「吾欲勸王修福禳禍,可乎?」越對云:「府僚無舊,必稱寒熱。」師云:「息世譏嫌,亦復為善。」王後出游,墜馬將絕,越乃感悔,憂愧若傷。先師躬自帥眾,作『觀音懺法』,整心專志。王覺小醒,凭機而坐。王見一梵僧,擎香爐直進,問王曰:「疾勢何如?」王汗流無答,僧乃遶王一匝,香氣徘徊,右旋即覺,搭然痛惱都釋。戒慧先染其心,靈驗次悅其目,不欲生信,詎可得乎?
先師謂門人智越云:「吾欲勸王修福禳禍,可乎?」越對云:「府僚無舊,必稱寒熱。」師云:「息世譏嫌,亦復為善。」王後出游,墜馬將絕,越乃感悔,憂愧若傷。先師躬自師眾,作『觀音懺法』,整心專志。王覺小醒,凭机而坐。王見一梵僧,擎香爐直進,問王曰:「疾勢何如?」王汗流無答,僧乃遶王一匝,香氣徘徊,右旋即覺,搭然痛惱都釋。戒慧先染其心,靈驗次悅其目,不欲生信,詎可得乎?[51]

「智越」乃智者之高弟也,行業習禪,著于傳內。
祖師冥知王將遭禍,欲使禳之;越王之左右非勤舊之知,將疑僧徒有所規求,成寒熱之斥,因遂其諫,免致譏嫌矣。[52]


永陽王願文

其願文云:「仰惟天台闍黎!德侔安遠,道邁光猷,遐邇傾心,振錫雲聚。紹像法之將墜,以救昏蒙;顯慧日之重光,用拯澆俗。加以游浪,法門貫通禪苑。有為之結已離,無生之忍現前。弟子飄颺業風,沈淪愛水,雖飡法喜,弗祛蒙蔽之心;徒仰禪悅,終懷散動之慮。日輪馳騖羲和之轡不停,月鏡迴軒嫦娥之影難駐。有離有會,歎息奚言;愛法敬法,潺湲無已。願生生世世值天台闍黎,恒修供養,如智積奉智勝如來,若藥王覲雷音正覺。安養、兜率,俱蕩一乘。
其願文云:「仰惟天台闍梨!德侔安遠,道邁光猷,遐邇傾心,振錫雲聚。紹像法之將墜,以救昏蒙;顯慧日之重光,用拯澆俗,加以游浪,法以貫通禪宛。有為之結已離,無生之忍現前。弟子飄颺業風,沈淪愛水,雖飡法喜,弗袪蒙蔽之心;徒仰禪悅,終懷散動之盧。日輪馳騖,羲和之轡不停;月鏡迴軒,常娥之影難駐。有離有會,歎息奚言;愛法敬法,潺湲無已。願生生世世值天台闍梨,恒修供養,如智積奉智勝如來,若藥王覲雷音正覺。安養、兜率,俱蕩一乘。」[53]

今傳文但一百六十八字,《百錄》具載七百四十六字,今文略也。
「游浪」者:「游」謂游刃,如疱丁解牛,日無全牛。「浪」謂波浪,如大海洪波曠闊無際也。
「有為結使」,即三界見思也。然大師位居五品,實云「有為之結」。當如梁肅譽云:「等覺、妙覺?不可得而知!」
「騖」者,走也。
「羲和」者:堯之掌日之臣,乃以官命日也。
「轡」者,馬韁繩也。言光陰如箭,恨不執住日騎之韁繩也。
「常娥」則月宮之主,佛教謂月宮天子。外籍以月屬陰,故曰常娥是華麗之容也。影難駐、轡不停,其意一也。
「潺湲」:水流之皃,喻淚下難禁也。
「智勝」者,大通智勝也。
「智積」者,十六王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積也。
「藥王覲雷音」者,文出〈妙莊嚴王品〉。
「蕩一乘」者,《百錄》云:「或見生安養世界,或處兜率天宮,俱蕩三乘行,俱向一乘道。」今文撮略未。[54]



[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4c03
[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4c05
[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4c16
[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4c17
[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4c19
[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4c21
[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a01
[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a02
[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a18
[1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a19
[1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a20
[1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a21
[1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01
[1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03
[1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02
[1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04
[1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07
[1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08
[1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10
[2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14
[2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19
[2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b22
[2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c02
[2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c03
[2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c08
[2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c14
[2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5c23
[2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a07
[2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a10
[3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a16
[3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a21
[3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a24
[3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56a10
[3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b09
[3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b12
[3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b18
[3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b23
[3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c04
[3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c10
[4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6c18
[4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03
[4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04
[4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09
[4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12
[45]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15
[46]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19
[47]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a24
[48]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b03
[49]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b08
[50]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b10
[51]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b16
[52]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b23
[53]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c03
[54] 《智者大師別傳註》卷上,卍新續藏第 77 No. 1535p. 667c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