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關於「自修法華七」/達照法師(二)


上述這麼多的準備工作就緒之後,接下來就討論自修法華七的正修方法。

  2、正修方法

修 法華三昧,或者眾人共修法華七的時候,正修的儀式就比較隆重繁瑣,而相對來說,個人自修法華七的儀式,就可以比較簡單一些。除了專門讀誦《法華經》外,還 可以在誦經的餘暇,以打坐的方式來休息、觀察實相,因此我們對誦經和打坐這兩種正修,進行探討。首先,根據前人所述的誦經方軌,對正修誦經的儀式作一介 紹:

自修法華七誦經儀式: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乘妙法蓮華經》(三稱)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法華偈
  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義廣含藏。
  白玉齒邊流舍利,紅蓮舌上放毫光。
  喉中甘露涓涓潤,口內醍醐滴滴涼。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正式讀誦《法華經》經文,務必:全神貫注、字句分明、音聲渾正、不急不寬。(正式誦經之前,可以準備一杯茶,滋潤喉嚨,使自己發音能夠圓潤渾厚。但誦經聲音不可太高,以免傷氣,或者影響別人)誦完每卷,分別唱贊回向發願。

七卷《法華經》的贊文,分別如下:

  第一卷贊:
  世尊現瑞,彌勒疑詳。文殊為眾廣宣揚,古佛放毫光。三請法王,為演妙蓮香。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二卷贊:  
  如來喻說,三界為家。火宅門外布三車,諸子競紛華。長者欣誇,受記果無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三卷贊:
  三根普潤,弟子蒙恩,化城虛設莫為真。再觀智勝因,十六王孫,八面證金身。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四卷贊:
  五百弟子,記證金仙。多寶佛塔湧其前,樂說起根源。為法求賢,聽演妙蓮詮。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五卷贊:
  曼殊起告,擁護真詮。堅持四法得安然,地湧眾多千。阿逸重宣,壽量廣無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六卷贊:
  彌勒啟問,較量經因。六根清淨見天真。不輕禮常存。為法燃身,供養淨明尊。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第七卷贊:
  妙音、觀音,救苦尋聲。淨藏、淨眼轉邪心。普賢行願深。四法常欽,萬古永為箴。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三稱)

在上述每誦完一卷《法華經》,念完每卷的贊文之後,應該做一個簡短的回向發願,這可以根據個人修法華七的本願而發,也可以作這樣的回向:

  願我此生,速開智慧,證菩提道,救度眾生。不求餘果(或者「往生淨土」)。

回向完畢,可以休息片刻,或坐禪一支香,再接著誦經也可以。如果不太習慣坐禪的人,就隨便攝心斂念,觀照實相即可。但不能整天一次都不坐,可以少坐幾次,在不坐的時候可以用「拜經」來代替。「拜經儀式」自行檢索,此不多敘。

但就誦經而言,如果不能誦完整部《法華經》的,也可以單獨只誦其中的一卷,或者一品二品都行。關於誦經的方法,智者大師有詳細而明確的教誨:

一 心正念誦《法華經》。但誦有二種人:一具足誦,二不具足誦。具足誦者,行者先已誦《妙經》一部通利,令入道場,可從第一而誦一品二品,或至一卷,行道欲 竟,即止誦經。如前稱諸佛菩薩名,三自歸依竟,還本坐處。若意猶未欲坐禪,更端坐誦經,亦得多少隨心斟酌。但四時坐禪,不得全廢,事須久坐。若人本不習 坐,但欲誦經懺悔,當於行坐之中久誦經疲極可暫斂念,消息竟便即誦經。亦不乖行法,故云不入三昧,但誦持故見上妙色。
二不具足誦者,所謂行者本未曾誦《法華經》,今為行三昧故,當誦〈安樂行〉一品,極令通利,若旋繞時,誦此品若一遍,二三遍,隨意多少。若兼誦《法華》餘品亦得。但不得誦餘經典籍。
夫誦經之法,當使文句分明,音聲辨了,不寬不急。系緣經中文句,如對文不異,不得謬誤。當次靜心,了音聲性如空穀響。雖不得音聲,而心歷歷,照諸句義,言詞辨了。運此法音,充滿法界,供養三寶,普施眾生,令入大乘一實境界。[1]

這 裏指出了兩種讀誦經文的方式,具足誦就是指能夠誦完整部《法華經》而言,不具足誦則是指選擇其中的一卷或者一品來誦,一般是以誦《法華經·安樂行品》而 言。但也不是死板的,可以多誦幾品也無妨。總之,讀誦時的表現和心態才是最關鍵的。表現就是要「文句分明,音聲辨了,不寬不急」。而心態卻要寧靜明亮,即 所謂的:音如空穀回聲,無有自性可得;正于無所得時,而能了了分明;無自性空充滿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皆入一乘實相。

其次,關於正修時打坐的方法。

行者可以利用誦經的空暇,來進行坐禪。如智者大師〈實相正觀方法〉中所說:

行 者行道誦經竟,當就坐處,入繩床中,齊整衣服,端身正坐,閉眼合口,調和氣息,寬放身心。然後斂念正觀,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若觀心無心,則罪福無主,知罪 福性空,則一切諸法皆空。如是觀時,能破一切生死顛倒,三毒妄想極重惡業,亦無所破。身心清淨,念念之中,照了諸法,不受不著細微陰界,以是因緣,得與三 昧相應。
行者善觀心性,猶如虛空,於畢竟淨心中,見一切法門,通達無閡。
觀心性空,不得於刹那頃,憶念五欲世事,生邪念心,及與外人言語、論議、放逸、眠臥、戲笑、視色、聽聲,著諸塵境,起不善、無記、煩惱、雜念,乖《四安樂行》中說。若能如是心心相續,不離實相,不惜身命,為一切眾生行懺悔法,是名三七日中真實一心精進修也。[2]

這裏的打坐,就是以「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觀心性空」為手段,以「破一切生死顛倒」、「得與三昧相應」為目的,只有這樣努力,才算是真正的一心精進自修法華七。

上述自修法華七的正修方法,是從天臺宗修行方法「法華三昧」的修行儀式中,進行洗練選取而成。為了便捷易行起見,就不展開討論了,行者若想更進一步加深瞭解,可以在上述所引的文獻當中,自行檢閱。

  3、時間安排

對於有相的修行法華七,在時間上應該有個具體的安排,總的時間就是確定在:七天或者二十一天。起七的第一天,是要經過選擇的,如智者大師開示說:

(正入道場三七日修行一心精進)正入道場用六齋日,此日太子四天王使者等,諸天善神下來人間,檢校善惡,見修善者,即注善簿,安慰守護,為現瑞相。令行者心生歡喜,增益善根故。[3]

所 謂六齋日,是指六個宜行八關齋戒的日子,即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按此六齋日,為四天王視察人間善惡之日,古來皆以農 曆為准,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則最後二齋日,當改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因此,自修法華七的起七之日,就選擇在這六個日子當中的某一日即可。但如果工作 或者別的重要事情不能脫開,條件不允許在這六齋日開始打七的話,也不妨就按照自己的需要而進行開七,畢竟來說,是以自己實際的修行功夫為首,以了辦生死大 事為重,更何況在正修的時候,還必須打破時空觀念的執著,才能證得「三際平等、十方圓融」的自性清淨心。之所以要選擇日子,目的就是為了有善神安慰守護, 初學的行人能夠因此心生歡喜,從而增益善根。如果能夠回歸自性的話,則「日日是好日」。還選什麼呢?!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分的時間,也就是每天的「時間安排」了,修行法華三昧的時候,也有一個時間安排的問題,我們參照這個時間,來安排自修法華七的具體時間。

根據張聖慧著《法華三昧之檢討及修學之經過》一文的記載,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十五(正是六齋日)開始,台宗大德根慧老法師主持法會,進行了法華三昧的修習,其中介紹了「修學時間表」,並注明:「有相三昧與無相三昧同」,其時間安排如下:

  上午:二點起身,二點半至三點上殿禮懺,三點至四點半讀《法華經》,四點半至五點過早堂,五點半至六點念飯佛,七點至八點坐禪,八點至九點禮懺,九點至十點讀《法華經》,十點至十點半開示,十點半至十一點大供,十一點至十二點過午堂及念飯佛,十二點至一點休息。

  下午:一點至二點坐禪,二點至三點禮懺,三點至四點讀《法華經》,四點至五點養息,五點至六點半坐禪,六點半至七點吃放參,七點至八點禮懺,八點至九點讀《法華經》,九點至十點念佛回向、開靜。[4]

這 裏表明了在修法華三昧的時候,休息的時間是晚上十點鐘到次日淩晨二點鐘,加上中午午休和下午養息各一小時,總共是六個鐘頭的休息時間。一天當中,四次禮 懺、四次誦經、三次坐禪,還有開示、上供、回向等。那麼,現在自修法華七,禮懺、開示、上供等都可以省卻了,以誦經為主,以坐禪(拜經)為輔,時間安排如 下:

  自修法華七時間表:

  二點半起身,三點至四點半誦經一卷,四點半至五點半坐禪(觀實相,或者拜經),六點過早堂,六點半至八點誦經一卷,八點至九點坐禪,九點至十點半誦經一卷,十一點過午堂,十二點至十三點午休。

  十三點至十四點半誦經一卷,十四點半至十五點半坐禪,十五點半至十七點誦經一卷,十七點半放參藥食,十八點至十九點半誦經一卷,十九點半至二十點半坐禪,二十點半至二十二點誦經一卷,回向開靜。

這 樣一來,如果是「具足誦者」,一天當中就可以誦完一部七卷的《法華經》,而且速度相當中和,用一個半小時來誦一卷《法華經》,應該可以做到「文句分明,音 聲辨了,不寬不急」的要求了。而且中間的坐禪觀實相,或者拜經消業障,都能夠渾為一體,使行者的心不散亂,而能精進到底。



三、注意事項

上述已經把自修法華七的誦經依據、準備工作、正修方法、時間安排等,作了介紹。現在,學人又問:自修法華七都需要注意哪些重點,或者細節?我們還是先來聽聽佛陀的教導吧!在《法華經》卷五裏面,釋尊告訴文殊菩薩說:

文 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余法師,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于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 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5]

這 就是告訴我們「應住安樂行」,不要以自己的一廂情願來衡量他人的好惡長短,就算別人真的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也要使內心安住於實相的無相當中,從而遠離一切 分別執著,自性清淨不生不滅,以真性的流露,對待周圍的人,自心安樂,而能以大乘佛法為他人解說,無牽無掛,縱橫自在。這是首要注意的大事。

  接下來,佛陀又對文殊菩薩說:

   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 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當于一切眾生起大悲想,于諸如來起慈父想,于諸菩薩起大師想,于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于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6]

前面一段經文主要是指,在剛剛得到一點法喜的時候,要善加保護,使心平等安樂,不起妄想分別,住在自性當中,而不被外在的假相所迷惑。而這一段經文則是指,通過得到法喜之後,所引發出來的無始習氣煩惱,以及內心的各種起伏波動,要特別加以小心關注!

一 般修行人,在沒有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時,內心總是難免有自卑的情緒,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或者自己根機太差,修法也沒有什麼受用,於是很容易自怨自艾,真 是惶惶不可終日。但是,一旦得到了某種受用,或者是比較重要的體悟之後,又馬上會手舞足蹈,不知所以了,同樣也被習氣牽著去也。

更有甚者,由於習氣的衝動,開始總想對別人說佛法的偉大高妙,後來發現別人並不理會,也理解不了,因此又開始對別人失望,就是上文所說的:「說人及經典過、輕慢諸余法師,說他人好惡長短」等,落入習氣惡毒之中,而不自覺知。

更 進一步,由於沒有能夠及時遏制住自己的習氣,沒有及時回歸無所得的當下,一任習氣氾濫成災,把內心當中的惡劣毛病統統勾引出來,於是,「嫉妒諂誑之心」生 起來了,也毫無自覺,進而「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甚至連「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都一概臭駡,致使他們也產生懷疑惱悔。緊接著,就戲論 佛法,是非競起。非但不能安住於自性的清淨平等莊嚴之中,反而被妄想惡習折騰得面目全非。佛法行人,能于此處不特別加以小心嗎?這在專修精進的法華七當 中,行者更應該倍加謹慎,有所得、無所得都全部回歸到平等無相的當下來,方不錯卻!

所以,最後的這一段經文極為重要,即佛陀告訴我們的「大悲、慈父、大師、平等說法」,這是生命當中的本具德性,正面來引發自己所證得的境界,正是所謂的「長養聖胎」,學人不得不知!

除此之外,如果行者是在家居士,最好能夠于自修期間守持八關齋戒,使身心清淨,易於進道。如果是出家人,也應收攝身心,斷除一切情感愛念,如智者大師所說的「應當一心,正身威儀」。[7]古 人說:「只見心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情念若同道念,則成佛多時。」又雲:「做個大丈夫,一刀裁兩段;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 漢。」在「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先天不足的條件下,現在正是精進苦修,千萬不要再次落入「後天失調」的窠臼裏去。自修期間,合當珍重!

其次,專修期間,由於用功懇切苦到,習氣愛好也會隨時爆發,心神觸動,思潮泉湧,美文妙句,閃現腦際,詩詞華章,紛至遝來。正是業習紛紛,礙自空靈寂寂。此時不得隨其而轉,不可題詩作句,賦月吟風。甚至感想隨筆,文章禪語,也一概拋到腦後。提起「只管」二字法寶,吃飯只管吃飯,誦經只管誦經,坐禪只管坐禪,拜佛只管拜佛。渾然一個傻子,猶如行屍走肉,亦似虛生浪死,恰好天真無邪,乃是本地風光。

  行者可以參考天臺智者大師所說之「二十五方便」。[8]

  真注意者,乃無意可注。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用時恰恰無!



四、結束語

上 來已將自修法華七的相關行儀略述一過。若能於「打七內涵」領會,當下打破分別意根的第七識,平等性智朗然獨顯,妙用恒沙,縱橫自在,即無需這許多婆婆媽 媽。其或未然,則應如法行持,從心理事相準備開始,誦經坐禪頭頭是道,至誠懇切精進不懈,便也是大善根清清淨淨。處處認真開心,時時回歸自性。願諸見聞 者,悉發菩提心!披如來衣,入如來室,坐如來座。真是:

在乾渴焦熱的世界上
  在雜亂煩惑的苦海裏
  擷一朵清幽的妙蓮華
  讓莊嚴、自在和喜悅
  從心中冉冉升起......

200259日星期四 於普陀山佛學院妙蓮華關房








[1] 見《法華三昧懺儀》,《大正藏》卷四十六,第953頁下--954頁上。


[2] 參見《法華三昧懺儀》,《大正藏》卷四十六,第954頁上--中。


[3] 見《大正藏》卷四十六,第949頁下。


[4] 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58冊,大乘文化出版社,第281282頁。


[5] 見《大正藏》卷九,第37頁下--38頁上。


[6] 見《大正藏》卷九,第38頁中。


[7] 參見《法華三昧懺儀》,《大正藏》卷四十六,第951頁中--954頁下。尤其應該注意《法華三昧懺儀》說:行者非但覺了誦經音聲性空,亦當知身心如雲如影,舉足下足心無所得,不住行相。皈依三寶一心正念。


[8] 見《摩訶止觀》卷四,《大正藏》卷四十六,第35頁下--48頁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