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天台智者大師的次第戒聖行
陳英善
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
1993.12 出版
頁141-160
引用出處: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J010/bj10_1_5.htm
頁141
提要
本文是筆者《天台戒學與禪觀》(未出版)中之一章節。就天台
智者對戒的看法而言,可分為兩方面。「十支戒」(指次第戒)與圓頓
戒(又稱為圓戒、佛戒、絕待戒),本文則針對「十支戒」來加以探討
。
所謂「十支戒」,是指十種戒相之意,在諸經論中有許多種有關十
種戒相的說法,而天台智者所採用的「十支戒」,是《大般若經》<聖行
品>中菩薩護他之「十支戒」,以及《大智度論》菩薩所念戒之內容。
本文主要分為四部份:(一)「十支戒」之出處、(二)「十
支戒」之涵義、(三)「十支戒」之淺深。(四)「十支戒」之特色
。
由於天台智者所引述經論之「十支戒」名稱與《大智度論》、《
涅槃經》略有出入,故本文先就「十支戒」之出處加以釐清,進而
於第二部份,論述「十支戒」之內涵。再由「十支戒」的內涵配合
凡聖之修持和天台四教(藏、通、別、圓)教理、論述「十支戒」
之淺深不同,此為第三部份所處理內容。最後,則透過天台智者之
思想,以凸顯「十支戒」之特色,在於說明次第戒聖行。然就就圓
頓觀行或實相教理而言,「十支戒」實乃應運生別而說,就戒本身而言
,莫不是圓頓戒,此才真正顯示之實相義。而「十支戒」中次第戒聖
行之教戒只是相待圓而已,仍未能真正顥示戒之實相義。
一、「十支戒」之出處
所謂「十支戒」,是指十種戒相之意(註1),亦即戒之戒相。
有關天台智者大師的「十支戒」,主要是採自於《大涅槃經》及《大
智度論》,然此二部經論所論述之「十支戒」戒名略有出入,詳如下
述:
頁142
(一)引自《涅槃經》
有《涅槃經》之「十支戒」,是出自於<聖行品>,所謂:
迦葉!是名菩薩摩訶薩護持禁戒。菩薩摩訶薩護持如是禁戒已,
悉以施於一切眾生,以是因緣,願令眾生護持禁戒,得清淨
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
竟戒、具足成就波羅蜜戒(註2)。
此中所說的「禁戒」、「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
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
成就波羅蜜戒」等大種戒,被稱為《涅槃經》之《護他十支戒》,或
簡稱「十支戒」。以此「十支戒」來說明菩薩從所護持五篇六聚中(
註3),具足自行五支戒(註4),而更進一步發願,亦令眾生得護持
禁戒,得清淨戒等,以此圓滿菩薩之戒聖行。此「十支戒」在天台《
法華玄義》及《四念處》皆引述到(註5)。
(二)引自《大智度論》
有關《大智度論》之「十支戒」內容,出自於<次第學品>,如
其云:
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來,應念聖戒、無缺戒、無隙戒、無
瑕戒、無濁戒、無著戒、自在戒、智者所讚戒、具足戒、隨
定戒。(註6)
此中所列舉念戒之內容----「聖戒、無缺戒....隨定戒」,即是「十支
戒」之內容,而基本上此「十支戒」之內容,是來自於《摩訶般若波
羅蜜經》<三次品>所談之念戒內容,如其云:
菩薩摩訶薩云何應修念戒?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已
來,應念聖戒、無缺戒、無隙戒、無瑕戒、無濁戒、無著戒
、自在戒、智者所讚戒,具足戒、隨定戒。(註7)
此念戒之內容與上所述《大智度論》「十支戒」內容完全相同,由於
《大智度論》是註釋《般若經》之論著,所以直接摘錄於《般若經》
念戒之內容。
另外,《大智度論》所論述「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
戒、念捨、念天、念入出息、念死(註8),談到「念戒」之內容,
列舉了八種,如其云:
念戒者,戒有二種:有漏戒、無漏戒。有漏戒復有二種:一
者律儀戒、二者定共戒。....行者念清淨戒、不缺戒、不破
戒、不穿戒、不雜戒、自在戒、不著戒、智者所讚戒(註9)
。
頁143
或許我們會有疑慮:《大智度論》同樣是列舉念戒,而為何會有八種
與十種之差別?且八種戒之內容與十種戒之內容,大體名目相同,其
中只有「聖戒」與「清淨戒」名稱有異,另外是「不」字與「無」字
之差。在天台《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法華玄義
》、《菩薩戒義疏》等諸論著中,所引述《大智度論》「十支戒」之
內容,都採「不」字,雖然「不」字與「無」字之字面意思一樣,但
我們仍然可以說天台是採用了兩者之綜合。
除此之外,最值吾人注意的,不論是《大智度論》或是《般若
經》「十支戒」內容中,皆未有「隨道戒」,這一支戒,然而在天台
諸論著中所引用《大智度論》「十支戒」內容卻有「隨道戒」,這是
吾人無從加以以解釋的,或許經由天台將《大智度論》之「清淨戒」
(或「聖戒」)改成「隨道戒」,亦名「道共戒」,以顯以無漏心
持根本戒,而清淨無染。(詳參附圖表一)
(三)經論「十支戒」之異同
若對照上述所言《涅槃經》與《大智度論》之「十支戒」來看,
吾人將發現經論之「十支戒」名稱是有所不同的,如《法華玄義》云
:
《大論》亦明十種戒:不破、不缺、不穿、不雜四種,即《
大經》根本支中禁戒、清淨戒、善戒、不缺戒。《論》隨道
戒,即是《大經》持護正念中不析戒也。《論》無著戒、即
是《大經》迴向支中不退戒。《論》智所讚戒,即《大經》
大乘戒。《論》自在戒,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
戒,即《大經》隨順戒。《論》具足戒,即是《大經》波羅
蜜戒。《大經》明畢竟,《論》言隨定。此大同小異,於義
無失(註10)
引文中所提到的《大論》或《論》,皆是指《大智度論》,亦即是《
人智度論》之簡稱,而所謂 《大經》,則是指《大般涅槃經》。文
中將《大智度論》之「十支戒」與《涅槃經》之「十支戒」作一對照
,而此中所該注意的,在引文中所說的「《論》自在戒,、即是《大
經》自在戒。《論》隨定戒,即《大經》「隨順戒」,此是將《大智
度論》「十支戒」之第八支戒----自在戒,與《涅槃經》第八支戒作
對比,然在《涅槃經》「十支戒」中,亦無所謂的「自在戒」(此如
前所明《涅槃經》「十支戒」內容),且在《法華玄義》引述《涅槃
經》「護他十支戒」時,亦不見有「自在戒」之一詞(註11)。由此
我們可以研判,此段文字乃是抄錄之筆誤,應更正為一「《論》自在
戒,即是《大經》隨順戒」,
頁144
而將多餘之處一「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戒」這部份刪除
,否則文中所述《涅槃經》則變成十一支戒了,多出「自在戒」一支
,而《大智度論》之「隨定戒」則出現兩次,諸如此類與事實不合。
以下將經論「十支戒」之對比,以圖表之:
《大論》 《大經》
1.不缺戒┐ ┌1.禁 戒
2.不破戒┤ ├2.清淨戒
3.不穿戒┤ ├3.善 戒
4.不雜戒┘ └4.不缺戒
5.隨道戒 5.不析戒
6.無著戒 6.不退戒
7.智所讚戒 7.大乘戒
8.自在戒 8.隨順戒
9.隨定戒 9.畢竟戒
10.具足戒 19.具足戒
由圖中我們可以窺知《大智度論》「十支戒」之名稱與《涅槃經》「
十支戒」之差異,同時亦可得知彼此「十支戒」間之關係。
《大智度論》與《涅槃經》於「十支戒」之名稱雖有差異,然於
其所要表達之內涵上並沒太多差別,故《法華玄義》評之為「大同小
異,於義無失」。
除了《法華玄義》論及《大智度論》與《涅槃經》之「十支戒」
關係外,在《摩訶止觀》亦略提之,認為彼此間是「義勢略同」(註
12)。
另外,《大智度論》「十支戒」名稱與《涅槃經》雖略有異,而
上述中判其是「大同小異,於義無失」,此乃是就整體上來論述,但
天台對《大智度論》與《涅槃經》「十支戒」之前三支戒之解釋,則
不竟相同,但就皆屬律儀戒這一點來看,則是一致的,此大概其所謂
的「大同小異」吧!(參下節<「十支戒」之涵義>所述)。
頁145
二、「十支戒」之涵義
在前節中已論述智者大師「十支戒」之出處,以略明「十支戒」
與《涅槃經》、《大智度論》之關係。接著所要論述的是智者大師對
「十支戒」所作的解釋。
(一)《涅槃經》「十支戒」之涵義
要了解《涅槃經》「護他十支戒」之涵義,首先得明了其與自行
五支戒之關係,且依智者大師的看法,《涅槃經》的菩薩「護他十支
戒」,是由菩薩自行五支戒開出的。所謂自行五支戒,是指根本業清
淨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清淨戒、迴
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如《涅槃經》云:
菩薩摩訶薩持四重禁及突吉羅,敬重堅固等無差別。菩薩若
能如是堅持,則為具足五根諸戒,所謂具足菩薩根本業清淨
戒、前後看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清淨
戒、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註13)
此中所列舉的五根諸戒,即是所謂自行五支戒,而此自行五支戒則是
由堅持四重禁戒,乃至突吉羅戒等六聚戒而具足。對此五支戒,智者
大師解釋云:
根本者,十善性戒,眾戒根本,為無漏心持,故言清淨。前
後眷屬餘清淨者,偷蘭遮等是前眷屬,十三等(僧殘)是後
眷屬,餘者,非律藏所出,絓諸經所制者,如「方等」二十
四戒之流,名為餘戒也。此兩支屬律儀作法受得之戒也(註
14)。
此首先對五支戒之前二支戒----根本業清淨戒與前後眷屬餘清淨戒提
出解釋,如文中所說,「根本業清淨戒」之「根本」是指十善性戒,
因為十善性戒眾戒之根本,所以稱十善性戒根本戒,至於「清淨」之
意,是就無漏心持戒而言,以無漏心持戒,則諸業清淨矣,以顯菩薩
所持性戒清淨。第二支戒「前後眷屬餘清淨戒」,前眷屬戒者,是指
偷蘭遮戒;後眷屬戒,是指十三僧殘戒,餘眷屬戒是指律藏之外,諸
經所制的戒,如方等經所制之二十四戒(註15),皆屬此範圍。此「
前」、「後」、「餘」眷屬戒,雖非性戒,但都有可能成為犯戒之因
緣,故稱之為「眷屬」,為犯戒之前方便。
五支戒之前二支戒如上述,是屬律儀作法受得之戒亦即指律儀所
制戒,而後三支戒是就得法時所發之戒,非指律儀作法之戒,如《法
華玄義》云:
頁146
後三支,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時乃發斯戒也。(第三支戒
)非諸惡覺覺清淨者,即定共也,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
。以戒淨故,事障除,發得未來(禪);性障除,發得根本
(禪),滅惡覺觀,名定共也。(第四支戒)護持正念念清
淨者,即四念處觀理,正念雖未發真,由相似能發真道,成
道共戒,故名正念清淨....(第五支戒)迴向具足無上道
戒者,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迴向菩提(註16)。
此文中首先總明「五支戒」之後三支是就得法上而言,且進一步解釋
其涵義,如第三支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即是定共戒,是因發禪
定而滅除諸惡覺觀,即因定而除諸惡覺觀,所以是定共戒。第四支戒
「護持正念念清淨戒」,是就觀慧上而言,依四念處觀理,由相似念
能發真道,而成道共戒。五支戒「迴向具足無上道戒」,則是就「四
弘」、「六度」,「發願」等而言。而《涅槃經》之「十支戒」,是
「五支戒」之第五支戒「發願」之內容,如《法華玄義》云:
又更發願,願一切眾生得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
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諸波
羅蜜戒,以此十願防護眾生。(註17)
引文中所謂的「禁戒」、「清淨戒」,乃至「具足諸波羅蜜戒」,即
是「十支戒」之內容。因此可以說自行五支戒之後三支戒,是由定、
慧、發願願等三方面所組而成,而非屬律儀所制之戒。
智者大師除了說明《涅槃經》「十支戒」與「五支戒」之關係外
,還更進一步闡明「十支戒」基本上是由「五支戒」所開出的,如《
法華玄義》云:
然護他十戒從自行五支(戒)中出,從根本、眷屬兩支出禁
戒、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禁戒,禁戒若發
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從非
惡覺覺清淨戒開出不缺戒,何者?雖防護七支,妄念數起,
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得根本禪,性行不缺。
從護持正念念清淨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
是析法,道共今體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內有道共則戒品牢固
,不可破析也。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
,具足波羅蜜戒(註18)。
將上述引文中所明「五支戒」開出「十支戒」之情形,以圖表表之於
下:
頁147
五支戒 十支戒
1.根本業清淨戒 ┐(開出) ┌1.禁 戒 ┐
┤-----→ ├2.清淨戒 ┤(律儀戒)
2.前後眷屬餘清淨戒┘ └3.善 戒 ┘
3.非諸惡覺覺清淨戒 -----→ 4.不缺戒 (定共戒)
4.護持正念念清淨戒 -----→ 5.不析戒 (道共戒)
┌6.大乘戒
├7.不退戒
5.迴向具足無上道戒 ----→ ├8.隨順戒
├9.畢竟戒
└10.迴向具足
從圖表中,吾人很容易可以了解到「五支戒」所開出「十支戒」之情
形,且也可略得知「十支戒」之涵義,依智者大師的觀點,認為自行
五支戒之前兩支戒----根本戒與眷屬戒,皆代表五篇六聚等之律儀戒
,亦可說是禁戒,由持禁戒而發無作戒體,則所持之戒名為清淨戒,
而此清淨戒是就止善而言,相對於清淨戒之善戒,是就行善而說。因
此,我們可以看出「十支戒」之禁戒、清淨戒、善戒是同一體的,禁
戒是就所受戒而言,因受戒而發無作戒體,而有止行二善,此即是清
淨戒與善戒。所以,可視為從自行五支戒之根本戒、眷屬戒所開出。
「十支戒」之第四支戒----不缺戒,即是指定共戒,此是因定而
發之戒,行人雖受律儀等戒,然仍不免有種種妄念生起,此於持戒上
仍是有漏,若因禪定而持戒,則發未來禪能令事行不缺;若發根本禪
而持戒,則令性行不缺,此為定共戒也,即不缺戒。
不析戒者,是因由體法入空而得名,非由析法入空,故名不析戒
,亦即是道共戒。另因是道共戒,此戒牢固不可破析。
另外,「十支戒」之後五支戒是由自行五支戒之第五支戒----迴
向具足無上道戒所開出。其詳細內涵,在《法華玄義》有進一步之解
釋,所謂:
從迴向具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
戒。言大乘(戒)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無差別,自求佛
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
度他故,譏嫌則寬。
菩薩具持兩種(指性重、譏嫌),故名大乘戒。不退者,行
於非道,善巧方便,婬舍酒家非法之處,輒以度人,而於禁
戒無有退失,如醫療病,不為病所污,故名不退(戒)。隨
順者,隨物機宜,隨順道理,故名隨順戒。畢竟者,豎究竟
無上之法也。具足波羅蜜者,橫一切圓滿無法不備也。(註
19)
所謂大乘戒,是從菩薩的上求下化來說的,亦即是相對於小乘為己上
求佛道而說,所以稱為「大乘戒」。不退戒,則表現在菩薩於非法處
化度眾生,然於禁戒仍不退生而言。隨順戒,是指隨順眾生機宜而化
度之,且亦隨順道理。畢竟戒,就豎而論,是指究竟無上之法,此唯
佛一人所具之淨戒,所以名「畢竟戒」,如《法華玄義》云:「唯佛
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故名畢竟戒」(註20)。足具戒者,
相對於畢竟戒,是就橫說,以明戒圓攝一切法,因戒即法界,具一切
佛法眾生法(註21),故稱此戒為具足戒,或具足波羅蜜戒。
以上所述是《涅槃經》「十支戒」之涵義,是藉由「五支戒」與
「十支戒」關係來了解的。而在《涅槃經》本身中並未對菩薩護他之
「「十支戒」加以解釋。從「五支戒」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前四支戒
實是二乘菩薩所共持之戒相,而第五支戒----迴向具足無上道戒,唯
獨菩薩佛所持。因此,稱此支戒為大乘戒,其特色表現在四弘、六度
、發願上(註22)。而所謂「護他十支戒」,則是由自行五支戒之
進一步展開,其基本上仍不離自行五支戒。這也是本文在探討「十支
戒」之涵義時,先就「五支戒」談起,然後再進一步論及「十支戒」
之原因。
此外,就「護他十支戒」內容而言,基本上,仍希望眾生具備自
行五支戒之內涵、亦可說「護他十支戒」仍不外乎自行五支戒,以顯
菩薩化導眾生,無非亦令眾生亦具備自行戒,而所差別者,一為自行,
一為化他。於自行戒中,所應具的是根本戒、定共戒、道共戒及發願
化度眾生之戒,而於化他戒中,則將自行戒之內容作更清楚的詳述。
且化他之圓滿,即是自行之圓滿。
(二)《大智度論》「十支戒」之涵義
有關《大智度論》「十支戒」之內涵,在智者大師諸論著中所引
用到《大智度論》「十支戒」時,皆有所解釋,只是詳略不同而已,
為清楚起見,本文將於下列作成圖表,以便對照查閱,如下圖(註
23):
頁149
┌───┬────────┬───────┬───────┬─────┐
│╲ 論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摩訶止觀 │菩薩戒義疏 │備 註 │
│十╲著│ │ │ │ │
│支戒╲│ │ │ │ │
├───┼────────┼───────┼───────┼─────┤
│不缺戒│一時(持)不缺 │即是持於性戒,│持於性戒,性重│ │
│ │戒,謂初持四重 │乃至四重,清淨│清淨如護明珠,│ │
│ │不犯 │守護如愛明珠,│若毀犯者,如器│ │
│ │ │若毀犯者,如器│已缺,佛法邊人│ │
│ │ │已缺,無所堪用│也。 │ │
│ │ │,(是)佛法邊│ │ │
│ │ │人,非沙門釋子│ │ │
│ │ │,故稱為缺。 │ │ │
│ │ │ │ │ │
├───┼────────┼───────┼───────┼─────┤
│ │二持不破戒,謂對│不破者,即是持│不破者,持於十│ │
│不破戒│僧殘不犯。 │於十三(僧殘)│三(僧殘)無有│ │
│ │ │無有破損,故名│破也。 │ │
│ │ │不破。若毀犯者│ │ │
│ │ │,如器破裂也。│ │ │
├───┼────────┼───────┼───────┼─────┤
│ │三持不穿戒,謂對│不穿者,是持波│不穿者,波夜提│△下三篇;│
│不穿戒│下三篇不犯。 │夜提等也。若有│等,若有毀犯,│是指五篇戒│
│ │ │毀犯,如器穿漏│如器穿漏,不堪│之後三篇,│
│ │ │,不能受道,故│受道也。 │即捨墮,波│
│ │ │名為穿。 │ │夜提,突吉│
│ │ │ │ │羅等戒。 │
├───┼────────┼───────┼───────┼─────┤
│ │四持無暇戒,亦名│雖持律儀(戒)│不雜者,持定共│△不雜戒,│
│不雜戒│不雜戒。謂不起諂│,念破戒事,名│戒雖持律儀(戒│亦名道共戒│
│ │心及諸惱覺觀雜念│之為雜,定共持│),念破戒事名│。 │
│ │,亦名定共戒。 │心,欲念不起,│之為雜,定共持│ │
│ │ │故名不雜。 │心,欲念不起。│ │
├───┼────────┼───────┼───────┼─────┤
│ │五持隨道戒,即是│隨道戒者,隨順│同左 │見惑已破 │
│隨道戒│心行十六行觀,發│諦理,能破見惑│ │ │
│ │苦忍智慧亦名道共│。 │ │ │
│ │戒。 │ │ │ │
├───┼────────┼───────┼───────┼─────┤
│ │六持無著戒者,即│無著者,即是見│同左 │思惑已破 │
│無著戒│阿那含人,若斷欲│真成聖,於思惟│ │ │
│ │界九品思惟盡,名│惑無所染著也。│ │ │
│ │斷律儀戒,乃至色│ │ │ │
│ │愛無色愛等,諸結│ │ │ │
│ │使盡,皆名無著戒│ │ │ │
│ │。 │ │ │ │
├───┼────────┼───────┼───────┼─────┤
│智 所│七持智所讚戒,發│智所讚戒,自在│ 同左 │指菩薩為化│
│讚 戒│菩提心,為令一切│戒,則約菩薩化│ │度眾生所持│
│ │眾生得涅槃樂,故│他為佛所讚,於│ │之十重四十│
│ │持戒,如是持戒,│世間中而得自在│ │八輕戒而言│
│ │則為智所讚歎,亦│。 │ │。 │
│ │可言持菩薩十重四│ │ │ │
│ │十八輕戒。此戒能│ │ │ │
│ │至佛果故,為智所│ │ │ │
│ │讚歎。 │ │ │ │
├───┼────────┼───────┼───────┼─────┤
│ │八持自在戒,菩薩│ 如上述 │ 同左 │《止觀》與│
│自在戒│持戒,於種種破戒│ │ │《義疏》將│
│ │緣中,而得自在,│ │ │自在戒部份│
│ │亦可言菩薩知罪罪│ │ │合併在智所│
│ │不可得故,但隨利│ │ │讚戒中。 │
│ │益眾生而持戒,心│ │ │ │
│ │無所執故,名自在│ │ │ │
│ │。 │ │ │ │
└───┴────────┴───────┴───────┴─────┘
頁150
(續)
┌───┬─────┬───────┬─────┬───────────┐
│ 論 著│釋禪波羅蜜│ │ │ │
├───┤次第法門 │ 摩訶止觀 │菩薩戒義疏│備 註 │
│十支戒│ │ │ │ │
├───┼─────┼───────┼─────┼───────────┤
│隨定戒│九持隨定戒│隨定、具足兩戒│ 同 左 │△《釋禪波羅蜜次第 │
│,不起滅定│,即是隨首楞嚴│ 法門》之第九、十兩 │
│ │現種種威儀│定不起滅定,現│ │支戒次序與《止觀》 │
│ │戒法,以度│諸威儀,示十法│ │《義疏》不同,即先 │
│ │眾生。 │界像導利眾生,│ │具足戒,後隨定戒, │
│ │ │雖威儀起動,而│ │為配合圖表之方便, │
│ │ │任運常靜,故名│ │將第十支隨定戒提前 │
│ │ │墮(隨)定戒。│ │至第九支來談。 │
├───┼─────┴───────┼─────┤△《止觀》與《義疏 │
│ │十持具足戒 前來(指前八支│ 同 左 │《將隨定戒及具足戒 │
│具足戒│,菩薩能見 戒)諸戒律儀防│ │合併一起說明,此二 │
│ │一切眾生戒 止,故名不具足│ │戒皆是指中道第一義 │
│ │法及上地戒 ,中道之戒,無│ │戒。 │
│ │。 戒不備,故名具│ │ │
│ │ 足,此是持中道│ │ │
│ │ 第一義諦戒也,│ │ │
│ │ 用中道慧遍入諸│ │ │
│ │ 法。 │ │ │
└───┴─────────────┴─────┴───────────┘
由上圖所表示,吾人可得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摩訶止觀》
及《菩薩戒義疏》等對《大智度論》「十支戒」所作的解釋。大體上
來說,此三部論著對「十支戒」所作的解釋,大致是相同的,尤其是
《摩訶止觀》與《菩薩戒義疏》對「十支戒」所作的解釋內容,在用
字遣詞行文上幾乎是一樣,此令人想到是《菩薩戒義疏》之「十支戒」
內容抄自《摩訶止觀》?抑是《摩訶止觀》之「十支戒」內容抄自《
菩薩戒義疏》?若能解決此問題,或許有關《菩薩戒義疏》作者之問
題,就可得到解答。而有關《菩薩戒義疏》作者問之細節部份,將以
另篇幅來作處理。本文暫且不論。
然無可置疑地,不管《菩薩戒義疏》是屬智者大師之論著,或非智
者大師之論著,我們都可以肯定其對《大智度論》「十支戒」之解釋
,皆可視為智者大師之看法。若《菩薩戒義疏》為智者大師之論著,
則無庸置疑。若不屬智者大師之論著。然從抄錄自《摩訶止觀》這一
點來看,仍可視為是智者大師的看法。所以,在本文處理《大智度論》
之「十支戒」時,一併納入討論中。
智者大師對《大智度論》「十支戒」之解釋,將之歸納,略述如
下:
1.不缺戒:指不犯四重戒,亦即不犯性戒。
2.不破戒:提指不犯十三僧殘。
3.不穿戒:是指不犯捨墮、波夜提、突吉羅等。
4.不雜戒:是指定共戒,即定中持戒。
5.隨道戒:是指道共戒,即隨順諦理破見惑而持戒。
頁151
6.無著戒:即斷思惑三界欲不染著所持之戒。
7.智所讚戒:此為菩薩化度眾生所持之戒(如《梵網經》之十重四十
八輕戒),為佛所讚歎。
8.自在戒:是指菩薩於非法中化度眾生,於世間法自在而不染著,不
退失禁戒。
9.隨定戒:是指隨首楞嚴定,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化導眾生。亦即是
究竟無上之法。
10.具足戒:是指圓備一切法之戒。與隨定戒皆中道第一義諦戒。
若將智者大師所釋《大智度論》「十支戒」與《涅槃經》「十支
戒」作一對比,可得知其並不完全相同,如智者大師以空、假、中道
諦來解釋《大智度論》「十支戒」之後六支戒。即隨道戒與無著戒是
屬真諦持戒,智所讚戒與自在戒為俗諦持戒,隨定戒與具足戒是中道
持戒(註24)。則配合四教來看,則真諦持戒為藏、通教所持,俗諦
持戒為別教所持,中道持戒為圓教所持。然在《涅槃經》「十支戒」
中,智者大師以後「五支戒」為大乘戒(即是依自行五支戒之第五支
戒所開出的五戒為大乘戒),以四教而論,此五支戒為別圓二教所攝
,即第六支不退戒、第七支大乘戒為別教攝,第八支隨順戒、第九支
畢竟戒與第十支具足戒等三支戒為圓教所攝。而「十支戒」之前五支
戒為藏通二教攝,即前四支屬藏教,第五支屬通教攝。由此可得知智
者大師對《大智度論》「十支戒」所作分判與對《涅槃》「十支戒」之
分別判略有所不同(如附圖表二所示)。
三、「十支戒」之淺深
智者大師所論述之「十支戒」,有其深淺之差別,以下就兩方面
來說明之:(一)就凡聖所持而論。(二)就四教教理而論。分述於
下:
(一)就凡聖所持而論
在《摩訶止觀》中,論述《大智度論》「十支戒」受持之情形時
,認為「十支戒」之前三支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是屬律
儀戒,而凡夫散心則能持得律儀戒。而不雜戒則是凡夫定心能持得。
隨道戒,則是屬於初果聖人才能持,非凡夫能持。無著戒,則為三果
聖人所持,亦非初果所能持。至於
頁152
智所讚戒及自在戒,則為菩薩利他所持,非二乘人所持。隨定戒與具
足戒,是大根性菩薩所能持,非偏淺菩薩所能持,此如《摩訶止觀》
云:
束前三種,戒名律儀戒,秉善防惡,從初根本,乃至不穿,
纖毫清淨,束名律儀戒,凡夫散心悉能持得此戒也。次不雜
一戒,定法持心,心不妄動,身口亦寂,三業皎鏡,此是定
共戒,入定時任運無雜,出定身口柔軟亦不雜,凡夫入定則
能持得也。隨道戒,初果見諦發真成聖,聖人所持,非凡夫
能持也。無著戒,則三果所持,亦非初果所持也。智讚、自
在(戒),此乃菩薩利他須持此戒,則非二乘所持也。隨定
、具足(戒),此是大根性所持,則非六度通教菩薩所能持
也,況凡夫二乘耶?向判位高下,事義不同(註25)。
以上所述,乃是就凡聖所能持之戒,來分判「十支戒」之高下,以圖
表之如下:
(「十支戒」) (凡聖所持戒)
1.不缺戒┐
2.不破戒│律儀戒────凡夫散心則能持
3.不穿戒┘
4.不雜戒(定共戒)───凡夫定心則能持
5.隨道戒(道共戒)───初果聖人則能持
6.無著戒────────三果聖人則能持
7.智所讚戒┐
8.自在戒 ┘──────偏淺菩薩
9.隨定戒┐
10.具足戒┘───────大根性菩薩
此依凡聖所能受持之程度來分判「十支戒」之高下,其基本理論
是建立在智者大師對此「十支戒」之看法上,依智者大師之觀點,「
十支戒」之前三支戒是屬律儀戒,亦即是事法戒,為凡聖所共持,故
言凡夫散心則能持得此三支戒。而不雜戒,是屬定共戒,須於定中才
能發得此戒,即以定持戒(律儀戒),故言凡夫定心則能持受此戒,
但此仍是屬事法戒。「十支戒」之後六支戒,則皆屬理法戒,但此中
亦有差別,如隨道戒、無著戒,就見諦發其真言,亦即是
頁153
指就真諦而論持戒,所以是屬初果、三果所能持之戒。如智所讚戒、
自在戒,是為約俗諦而論持戒,此為利他之菩薩所持戒。隨定戒、具
足戒,為大根性菩薩所持戒。
(二)就四教教理而論
在《法華玄義》論述《涅槃經》之「十支戒」時,配以藏、通、
別、圓等四教來說明「十支戒」,其認為《涅槃經》「十支戒」之前四支
戒----禁戒、清淨戒、善戒、不缺戒是屬藏教所攝之範圍,而第五支「
不析戒」一戒,為通教攝,第六支不退戒與第七支大乘戒為別教攝,另
「十支戒」之最後三支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戒等為圓教所攝,
如《法華玄義》云:
《涅槃》欲辨菩薩次第聖行,故具列諸戒淺深始終具足,善
護持,即入初不動地,不動不退不墮不散,是名戒聖行。戒
聖行既從始淺,以至於深,今仍判其麤妙。禁、淨、善三戒
屬律儀通攝眾故,定尊卑位次緒,雖有菩薩佛等,不別立眾,
故戒法是同,但以佛菩提心為異耳,故知律儀等三戒三藏攝
,不缺是定共,根本禪是事,亦屬三藏攝,是故為麤。不析
戒是體法道共,即通教攝。大乘、不退等,別教攝,亦兼於
通(教),通(教)有出假隨機順理,於道不退,然依真諦
,不及別人,別人為妙。隨順、畢竟、具足等圓攝(註26)
。
此中所論述「十支戒」之淺深,乃因於《涅槃經》所明之「十支戒」
,在說明菩薩之次第戒聖行,故有淺深可言,而《法華玄義》依「十
支戒」之內涵配以四教教理而分判之。「十支戒」之前三支戒皆屬律
儀戒,本為三乘人所共同之戒法,而依其有否菩提心,判此三支及第
四支不缺戒為藏教攝,此亦即依藏教教理著重於析空為判準,似屬事
法,未及即法而空之理。而第五支不析戒是屬體知戒法當體空,此為
通教教理所攝。大乘戒與不退戒兩支戒為別教菩薩攝,通教菩薩亦可
通於此,但以別教菩薩為妙,故判為別教攝。後三支戒----隨順、畢
竟,具足等戒,即為圓教攝,事實上,即為屬佛之階位,如《法華玄
義》解釋「畢竟戒」時,說到:「畢竟者,豎究竟無上之法也」(註
27),又云「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污戒者,故名畢竟戒」,由
此可得知,此乃是至佛之階位所行之戒相,亦即是圓教之戒法。
若將《涅槃經》「十支戒」視為菩薩次第聖行,即是從藏→通→
別→圓,
頁154
層層轉深。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菩薩所歷經之修行次第(指次第戒聖行
),「十支戒」之淺深次第,以圖表之於下:
1.禁 戒┐
2.清淨戒│律儀戒----┐
3.善 戒┘ │-藏 ︵ ────事戒
4.不缺戒--定共戒----┘ ↓ 二
5.不析戒--道共戒---- 通 乘 ────真┐
│ ︶ │
6.大乘戒┐ ↓ ︵ │
│────── 別 菩 │
7.不退戒┘ │ 薩 ────俗│─理戒
8.隨順戒┐ ↓ ︶ │
9.畢竟戒│────── 圓 ︵ │
10.具足戒┘ 佛 ────中┘
︶
四、「十支戒」之特色
至於,我們或許會有種疑惑----為何智者大師要採《涅槃經》之
「十支戒」,或《大智度論》之「十支戒」,作為戒相之內容?而其
以《涅槃經》之「十支戒」論述菩薩之次第戒聖行,以《大智度論》
之「十支戒」作為觀行上所應持之戒,其之用意何在?而又有什麼特
色呢?在本節中,著重智者大師所論述之「十支戒」特色來談。此分
三方面來進行,如下述:
智者大師「十支戒」特色之一,認為「十支戒」攝一切戒,如《摩訶
止觀》云:
明持(戒)者,此十種戒(案:指《大智度論》之「十支戒
」)構一切戒(註28)。
又云:
設諸經論更明戒相,終不出此十種(指「十支戒」)(註29
)。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智者大師所論述的「十支戒」,即是含攝了一切
戒相,亦即所有一切戒相,不出此「十支戒」。如「十支戒」之前三
支則攝一切事戒(如五篇六聚戒等),而第四支「定共戒」,仍可說
是依定持事戒。從第五支
頁155
「道共戒」以後,則是著重在智慧上,即斷破見惑思惑,而無戒可犯
,所以可說是依理持戒,其所持之戒即為理戒。因此,我們可以說智
者大師之「十支戒」,實包括了事、理二戒,而一切戒亦不出此事理
二戒。且因諸經論對戒理之詮釋有淺深之不同,智者大師以藏、通、
別、圓四教分判之,以此顯示「十支戒」具備一切事戒、理戒。
(二)觀心持「十支戒」
智者大師論述「十支戒」特色之二,在於以觀心論持「十支戒」
,即就觀行及教理上論述「十支戒」,以一念心開顯「十支戒」之義
理。其認為《大智度論》「十支戒」之前四支戒,為因緣所生法,而
吾人之一念心亦是因緣所生法,若觀一念心從惡緣起,則能破四重戒
,及至破不雜戒;若以善順之心防止惡心,則能令根本戒(指不缺戒
),乃至不雜等戒善順成就,得無損毀,此善心防惡即是止善,善順
即是行善,此即是因緣所生之心,則持四種戒。亦即就因緣所生之心
而起觀照,以此論因緣所生之四支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
不雜戒等(註30)。
上述明觀因緣所生之善惡心,接著則進一步觀此因緣所生之心即
空,善惡之心既是因緣所生,那麼因緣所生之心即是空,如《摩訶止
觀》云:
次觀善惡因緣所生心即空者,如《金剛般若》云:若見法相
者,名著我人眾生壽者,若見非法相者,亦著我人眾生壽者
,不見法相,不見非法相,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故知法與非法二皆空寂,乃名持戒(註31)。
此是就諸法皆空明持戒義,不論法或非法而本身皆空寂,善惡因緣所
生之心亦復如是,如《摩訶止觀》云:
今云法者,祗善惡兩心假實之法也,若見有善惡假名,即是
著我人眾生壽者;若見善惡實法,亦是著我人眾生壽者。所
言非法相者,若見善惡假名是無者,亦著我人眾生壽者,何
以故?依無起見,故不應著,乃至依非有非無起見,皆名著
我人眾生壽者,觀如是等法與非法,皆即是空(註32)。
此是將善惡因緣之心,從有善惡假名實法,乃至非有非無善惡名實法
,論其皆不可取著,若認為有善惡心,或無善惡心,或亦有亦無善惡
心,或非有非無善惡心,那麼仍皆是取著,取著則皆生諸見,此與空
不相應。
頁156
故若能觀因緣所生之心即空,那麼則能持隨道戒與無著戒,如《
摩訶止觀》云:
由此觀(指空觀)故能順無漏,防止有無六十二見故名隨道
戒。若重慮此觀思惟純熟,歷緣對境,於一切色聲悉皆即空
,名無著戒。
此即是隨順空理而持戒,亦即是隨道戒,若能了知善惡因緣之心皆空
,則可防止有、無等六十二邪見。若將此觀運用於歷緣對境上,而於
一切皆不取著,此即是無著戒。此為觀因緣所生心即空,則是隨道戒
、無著戒,亦可言隨道戒、無著戒是就因緣所生戒相即空來說。
如何就觀心持智所讚戒及自在戒?諸法雖是因緣生、是空,但亦
不可永滯空,而以道種智之方便,於無所有法中任運諸法化導眾生,
如《摩訶止觀》云:
次觀因緣心即是假者,知心非心,法亦非法,而不永滯非心
非法,以道種方便,無所有中立心立法,拔出諸心數法,導
利眾生,為智所讚。雖廣分別無量心法,但有名字如虛空相
,不生愛著,惑相不拘,名為自在(註33)。
此是就因緣所生心即假而論智所讚戒與自在戒,若能知諸法空,而不
永滯於空,那麼則能以種種法來化導眾生,此為聖者諸佛所讚歎,以
此持戒即是智所讚戒,亦即智所讚戒是著重在知法空而能任運諸法化
導眾生上來說。雖分別無量心法度化眾生,然仍能於無量心法中知其
空相,於諸心法不生愛著,如此則能於諸法自在,此為自在戒,亦即
自在戒是就所任運諸法中不愛著而言,因不愛著,故不為諸惑所縛,
而能任運自在。
何謂觀心持隨定戒與具足戒?此是就諸心法因緣生是中道第一義
上說,如《摩訶止觀》云:
次觀因緣生心即中者,觀於心性畢竟寂滅,心本非空,亦復
非假;非假故非世間,非空故非出世間。非賢聖法,非凡夫
法。二邊寂靜,名為心性。能如是觀者,名為上定,心在此
定即首楞嚴,本寂不動,雙照二諦,現諸威儀,隨如是定,
無不具足(註34)。
此是就心性畢竟寂滅上言,亦即相對於前所述因緣所生心即空或即假
而說,因為心性本非空亦非假,若空假二邊寂靜,即是心性。當吾人
說因緣所生心即空或即假時,仍難免於「空」、「假」上作分別、取
著,故為泯此二邊之分別而說中道第一義諦。若空、假二邊皆寂,即
是上定,隨是定而持戒,即是隨定戒。心隨是定而無戒不具足,故言
觀心持具足戒,亦即中道之心無法不備,具足一切戒。
頁157
智者大師雖約觀一念心論持「十支戒」,(亦可說以觀心論持「
十支戒」),但反過來說,可說一念心即具足此「十支戒」。
(三)「十支戒」為觀行之前方便
智者論述《大智度論》「十支戒」之另一特色,皆置在觀行之二
十五前方便來談,《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述「十支戒」如此,而
《摩訶止觀》亦是如此。即智者大師在論述二十五前方便之第一前方
便----持戒清淨時,廣談「十支戒」相及如何持戒,若有犯戒,則如
何經由懺悔,至懺悔清淨。此為修行三昧、禪,乃至止觀,不可或缺
之事前準備工作,因為尸羅不清淨,則三昧不現前。所以,持戒清淨
為觀行之前方便。
然就智者所發揮「十支戒」之義理來看,「十支戒」不單只是前
方便而已,事實上,是種圓頓觀行法門,如以觀心論持「十支戒」,
此是就次第三觀而論(即空→假→中)。若就圓頓觀法而言,應是一
心三觀同時具足。此從「具足戒」一戒可得知。然在此文中,智者並無
進一步發揮此道理。此在於所引述《大智度論》之「十支戒」,是著
重於觀行之前方便來論述,所以著重「十支戒」之次第性。另在《法
華玄義》論述《涅槃經》「十支戒」時,仍然著重在菩薩的次第戒聖行來
談,此為配合《涅槃經》之次第行而作如此說。
因此,我們可以說智者大師所論述的「十支戒」,基本上是著重
在戒行之次第上來論述。
吾人若從天台圓行的觀點來看,一行即是一切行,而「戒」是一
法,亦是一行,持戒本身即是具足一切行,以三學來說,持戒即具足
定慧二學。且戒是法界,具足一切法。此為天台所謂之圓戒思想(註
35)。
註釋
註01 在佛教經論中,有關十種戒之項目,至少有七種說法;第一種
,是指沙彌及沙彌尼所受持之十戒,所謂:1.不殺生戒、2.不
偷盜戒、3.不婬欲戒、4.不妄語戒、5.不飲酒戒、6.不塗飾香
鬘戒、7.不歌舞觀聽戒、8.不坐高廣大床戒、9.不非時食戒、
10.不蓄金銀寶戒。此如《沙彌十戒法并威儀》、《沙彌尼經》
等所說。第二種,是指菩薩所持的十種無盡藏戒,所謂:1.饒
益戒、2.不受戒、3.無著戒、4.安住戒、5.不諍戒、6.不惱害
戒、7.不雜戒、8.離邪命戒、9.離惡戒10.清淨戒,此如《華
嚴經》<菩薩無盡藏品>所說。第三種,指菩薩所持之十淨戒,
所謂:1身淨戒、2.口淨戒、3.心淨戒、4.具一切淨戒、5.守
護如來所說淨戒、6.守護如來所說淨戒,7.微密淨戒、8.不作
一切惡淨戒、9.遠離一切有見淨戒、10.守護一切眾生淨戒,此
如《華嚴經》卷第41<離世間品>所說。第四類,是菩薩之十種
戒,如《華嚴經》所說:「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戒,何等為
十?所謂不壞菩提心戒、離聲聞緣覺地戒、饒益觀察一切眾生戒
、令一切眾生住佛法戒、一切菩薩學戒戒、一切無所有戒、一切
善根迴向菩提戒、不著一切如來身戒。」(大正9,633中)此中
所列舉只有八種,另在唐譯《華嚴經》第53卷,則有十種完整
列出,即除上八種戒外,又加入「思惟一切法離取著戒」與「諸
根律儀戒」第二戒。第五類,是指菩薩所持之十重戒,所謂:不
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說比丘等過、不自讚毀他
、不慳、不瞋、不謗三寶等,如《梵網經》<心地品>所說。第六
類,是菩薩護他之十戒,如《涅槃經》<聖行品>所述。第七類,為菩
薩所念之戒,如《大智度論》所說。因第六、七類之「十支戒
」,常為智者大師所引用,為本文所要論述之內容,故詳細內
容在此略之。
註02 大正12.433上。
註03 所謂「五篇戒」,是指四禁(殺、盜、婬、妄)、僧殘、捨墮
波夜提、突吉羅等戒,若加「偷蘭遮戒」,即謂「六聚戒」。
此為《涅槃經》明示出家人應奉持此等戒,如護浮曩,不可破
損(參<聖行品>)。
註04 所謂「自行五支戒」----是指「根本業清禁戒」、「前後眷屬
餘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念念清淨戒」、「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等戒。詳參《涅槃經》<聖行品>
(大正12.423上-433下)。
註05 有關《法華玄義》所引述《涅槃經》之「十支戒」,詳參大正
33.717上。或參下節「十支戒之涵義」部份。而《四念處》所
引述《涅槃經》之「十支戒」之內容,基本上並不完整,且主
要就別教階位來論述「十支戒」(詳參大正46.568中下)。另在
《摩訶止觀》中亦提及《涅槃經》之「五支戒」與「十支戒」(
參大正46.36下)。
註06 大正25.667下。
註07 大正8.386上。
註08 大正25.218下。
註09 大正25.225下-226上。
註10 大正33.717中下。
註11 在《法華玄義》論述《涅槃經》與《大智度論》「十支戒」之
同文中,有1兩處提及《涅槃經》「十支戒」內容之處,皆不見
有「自在戒」之文,如《法華玄義》云:「又更發願,願一切
眾生得護持禁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
、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諸波羅蜜戒」(大正33.717
上)。另一處則在論述「十支戒」。自行五支戒所開出時提到
(此可參考大正33.717中)。此二處所述與《涅槃經》「十支
戒」之內容完全吻合。因此可判定「自在戒」是多出的。
註12 在《摩訶止觀》論述《大智度論》「十支戒」之戒相及持戒內
容後,略提到其與《涅槃經》「五支戒」及「十支戒」之關係
時,說到:「《涅槃》明五支戒及十種戒,義勢略同。設諸經
論更明戒相,終不出此十種(指《大智度論》之「十支戒」)
。(大正46.36下)
註13 大正12.432下。
註14 大正33.716-717上。
註15 依《摩訶止觀》對二十四戒之說法,所謂:「二十四戒者,逆
順十二因緣發道共戒也。」(大正46.13下)
註16 大正33.717上。
註17 同上。
註18 大正33.717中。
註19 同上。
註20 大正33.717下。
註21 如《法華玄義》云:「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眾生法,到尸彼
岸,故名具足波羅蜜戒。」(大正33.717下)此是就中道實相
而論戒。
註22 如《法華玄義》云:「迥向具足無上道戒者,即是菩薩於諸戒
中,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迥向菩提,故名大乘戒。」(大
正33.717上)
註23 圖表中所引用資料,依其次序,大正46.484下-485上,36中下
及大正40.563下。
註24 如《摩訶止觀》論述受持「十支戒」,說到:「隨道者,隨順
諦理,能破見惑,無著戒者,即是見真成聖,於思惟惑無所染
著也。以此兩戒約真諦持戒也。智所讚、自在戒,則約菩薩化
他,為佛所讚,於世間中而得自在,是約俗諦論持戒也。隨定
、具足兩戒,....此是持中道第一義諦戒也。」(大正46.36
下)此可言就三諦(真、俗、中)論持戒。
註25 大正46.36下~37上。
註26 大正33.717下。
註27 同上。
註28 大正46.36中。
註29 大正46.36下。
註30 有關此段,參見《摩訶止觀》卷第四上(大正46.37上)。
註31 同上。
註32 大正46.37上中。
註33 大正46.37中。
註34 同上。
註35 此圓戒思想在《法華玄義》論述圓行時述及之。因篇幅關係,
有關圓戒思想這部份,另以篇幅來處理之。
~p20t24g2;
<圖表一>
┌───┬─────┬────┬─────┬────┬────┬────┬───┬────┐
│書名 │釋禪波羅蜜│摩訶止觀│菩薩戒義疏│法華玄義│大智度論│般若經 │涅槃經│法華玄義│
├───┤ │ │ │ │ │大智度論│ │ │
│十支戒│次第法門 │ │ │ │ │ │ │ │
├───┼─────┼────┼─────┼────┼────┼────┼───┼────┤
│ 1 │不缺戒 │ 〞 │ 〞 │ 〞 │ 〞 │無缺戒 │禁 戒│ 〞 │
├───┼─────┼────┼─────┼────┼────┼────┼───┼────┤
│ 2 │不破戒 │ 〞 │ 〞 │ 〞 │ 〞 │無隙戒 │清淨戒│ 〞 │
├───┼─────┼────┼─────┼────┼────┼────┼───┼────┤
│ 3 │不穿戒 │ 〞 │ 〞 │ 〞 │ 〞 │無瑕戒 │善 戒│ 〞 │
├───┼─────┼────┼─────┼────┼────┼────┼───┼────┤
│ 4 │不雜戒 │ 〞 │ 〞 │ 〞 │ 〞 │無濁戒 │不缺戒│ 〞 │
├───┼─────┼────┼─────┼────┼────┼────┼───┼────┤
│ 5 │隨道戒 │ 〞 │ 〞 │ 〞 │△清淨戒│聖 戒 │不析戒│ 〞 │
├───┼─────┼────┼─────┼────┼────┼────┼───┼────┤
│ 6 │無著戒 │ 〞 │ 〞 │ 〞 │ 〞 │ 〞 │不退戒│ 〞 │
├───┼─────┼────┼─────┼────┼────┼────┼───┼────┤
│ 7 │智所讚戒 │ 〞 │ 〞 │ 〞 │ 〞 │ 〞 │大乘戒│ 〞 │
├───┼─────┼────┼─────┼────┼────┼────┼───┼────┤
│ 8 │自在戒 │ 〞 │ 〞 │ 〞 │ 〞 │ 〞 │隨順戒│ 〞 │
├───┼─────┼────┼─────┼────┼────┼────┼───┼────┤
│ 9 │具足戒 │隨定戒 │ 〞 │ 〞 │ │具足戒 │畢竟戒│ 〞 │
├───┼─────┼────┼─────┼────┼────┼────┼───┼────┤
│ 10 │隨定戒 │具足戒 │ 〞 │ 〞 │ │隨定戒 │具足戒│ 〞 │
└───┴─────┴────┴─────┴────┴────┴────┴───┴────┘
<圖表二>:天台「十支戒」之分判
《涅槃經》 《大智度論》
1.禁 戒┐ 1.不缺戒┐
2.清淨戒│─(律儀戒) ┐ 2.不破戒│─(律儀戒)
3.善 戒┘ │─藏 3.不穿戒┘
4.不缺戒 ──(定共戒)┘ 4.不雜戒──(定共戒)
5.不析戒 ──(道共戒)──通 5.隨道戒──(道共戒)┐ ┌ 藏
6.大乘戒┐ │─真│
│────────別 6.無著戒--------------┘ └ 通
7.不退戒┘ 7.智所讚戒┐
8.隨順戒┐ │───────俗─別
9.畢竟戒│────────圓 8.自在戒 ┘
10.具足戒┘ 9.隨定戒┐
│────────中─圓
10.具足戒┘
附錄:本文曾於七十九學年第一學期於中華佛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論
文研討會中發表。
於第一章第一節之第二項部份,作了小幅度之刪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