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觀心論》、《觀心論疏》:起悲心作此觀心論

30. 承三寶力起三十六問
今承三寶力,起三十六問其門諸細門對事難可數。[1]

偈云:今承三寶力下一行,明已歸命三寶竟。
今當承三寶之力,起三十六問,然三十六問,明義略周,故有三十六也。若隨緣對事辯問,則不可數也。[2]

31. 觀心答問知心眼開
若觀一念心,能答此問者,當知心眼開,得入清涼池。[3]
偈云:若觀一念心下一行,明若能觀一念心,能答此問,當知心眼則開,得入清涼池也。[4]

32. 傷嘆末法無行道人
不能答此問,奈何盲冥也!少義尚不見,那得行大道?哀哉末法中,無復得道者,設令有三數,寧別此問也。[5]
偈云:不能答此問下一行,明迷惑者不能答問也。
哀哉末法中下一行,傷嘆!明末法無行道人,設有三數,寧別是問,故傷嘆也。[6]

33. 起悲心作此觀心論
故生悲愍心,歸命禮三寶,作此問心論,令觀者開朗。[7]
偈云:故生悲愍心下一行,明恐畏後生,或有能解者,故起悲心,作此觀心論,令觀者開朗也。[8]

34. 明誡勸令莫疑謗
願諸見聞者,莫生疑謗心,信受勤修習,必獲大利法。[9]
願諸見聞者下一行,明誡勸,令莫疑謗。
何者?而法華略說中,恐生疑謗,故三止不說,止其毀謗,非但不能得解,復增其重罪。後廣說中,雖嚴誡勸,五千之流,猶從座起,不信佛言。今將欲開於論端,畏物疑謗,故預先誡勸也。[10]

35. 造論意明不為二人,而為二人
問曰:何故作此問觀心論?答曰:末世數寶貪人,本不預此言。若禪坐觀行之者,但安心鼻隔不淨安般,此亦面牆,何可論道?諸有觀心入道,得定生倒解,辯說無窮,自謂人間之寶,豈知邪慢熾然也。今作此問,若句句不知,何得(豈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法華》〈勸持品,佛說此人難可化度。又常不輕品,威音王如來去世之後,如此人類,甚多非一。[11]
復次傷念!一家門徒,隨逐積年,看心稍久遠(著心積久),遂不知如此研窮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注奔走,負經論而浪行!何不施絕語言,置文破一微塵,讀大千經卷。念此迷徒,隨逐累載,空無所獲,脫一旦冥目,誰復示之?以是因緣,悲切轉至,故作斯論也。[12]
問曰下,有十三長行,四字重問造論正為何人,即答意明不為二人,而為二人。
言不為二人者,一則文字外學,如貧數他寶,但貴耳入口出,未常研心內觀,斯亦未足可論圓道也。二則設得四禪八定者,亦全未識佛法,況初心安般數息,何可共論妙道乎?
而今言為二人者,一則坐禪得定發解,辯說無窮,自謂人間之寶,今作此問不能答者,何者?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墮增上慢也。二則為相隨學徒,不知內心求道,外著文字,負經論而浪行,空無所獲,而不知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為斯二人而造論也。
觀心論疏卷第一[13]



[1]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5c22-c23
[2]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594b02-b04
[3]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5c24-c25
[4]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594b05-b06
[5]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5c26-c29
[6]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594b07-b09
[7]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6a01-a02
[8]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594b09-b11
[9]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6a03-a04
[10]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594b12-b16
[11]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6a05-a12
[12] 《觀心論》,CBETAT46no. 1920p. 586a13-a18
[13] 《觀心論疏》,CBETAT46no. 1921p. 594b17-b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