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三偈明欲求三慧需問觀心
聞慧
諸來求法者,欲聞無上道,不知問觀心,聞慧終不發。[1]
偈云:「諸來求法者,欲聞無上道,不知問觀心,聞慧終不成。」此下有三偈,明欲求三慧,不知問觀心,聞思修不成。
何者?然圓修三觀、念處實相之慧者,即知文字性離,無形無相,即是解脫。經云:「無離文字,說解脫也。」然以文字雖有不實故,文字即是解脫,雖空而不虛,故亦可宣也。有無常中故,文字非宣非解脫,斯即文字之境,能圓生三智之觀慧。以此妙慧統其神耳者,所聞音教皆成聞慧也。[2]
思慧
諸來求法者,欲思無上道,不知問觀心,思慧終不生。[3]
偈云:「諸來求法者,欲思無上道,不知問觀心,思慧終不成。」此一偈明思慧。
思者,思惟文字能詮所詮,皆是中道實相,然其實有所以即空,故萬法不能有其相也。有其所以而假,故諸法不能斷,無有其所以而中,故常離二邊。是則文字三諦之理,圓發三慧之思,故名思慧。是則思非有相,亦非無相,相無相皆不可得,究竟盡淨,此是境智皆不可思議,名為思慧也。[4]
修慧
諸來求法者,欲修無上道,不知問觀心,修慧終不成。[5]
偈云:「諸來求法者,欲修無上道,不知問觀心,修慧終不成。」此一偈明修慧。
修者,研修理實,進趣行用,以其理實,雖照而寂,所以云:無人我無受者,雖寂而照,所以勤修萬善。
經云:「善惡之業不敗亡。」以其理實即中,所以福慧不二,二相不可得。故經云:「為福德故不住無為,為智慧故不住有為,為、無為,皆不可得也。」
又聞慧以十二部經為境,於文作理解也。思慧文義合為境,求文取理義也;修慧但以義為境,忘文取理也。[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