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明富貴得失
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得真法富貴。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1]
偈云:「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得真法富貴。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為是因緣故,須造觀心論。」此兩偈半,明富貴得失。
何者?夫富貴不與憍奢,而憍奢自至,故偈云「富貴而無道,多增長憍逸」。若能問觀心,而觀實相境,境發於妙智,即是種性貴也。而實相境智,具足七聖之財,乃至具足萬德萬行,稱之為富也。《法華》云:「有大長者,其家大富」,即其義也。得此富貴之道,居懷流乎其體者,即如偈「雖高而不危,雖滿而不溢,不著世富貴,心常在道法」等也。[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