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卷第一〈序品〉:佛



卷第二序品:(因緣釋)佛

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1]
因緣釋>世界
[句]者,劫初無病,劫盡多病。長壽時樂,短壽時苦。東天下富而壽,西天下多珠寶、多牛羊,北天下無、我無臣屬。如此時處,不感佛出。八萬歲時,百年時,南天下未見果而修因,故佛出其地。
離車子[2]云:摩竭提國,如大池;佛出其國,如大蓮華。無勝[3]云:佛於眾生,平等無二。汝等耽荒五欲,不見佛耳。非佛棄汝,出摩竭提。此皆世界釋也。[4]

[記]次釋字,因緣中,亦秖應釋,而但云時處等者,明之感應,時及處耳。非其時處,不感佛興,時處異故,當世界也。劫初、劫盡,是極長、極短、極苦、極樂之時。
  餘三天下,富壽無我,非感佛緣。多病是減極,三小災起謂刀、疾、飢,疾居其中,故略云俱舍云:刀疾飢如次,七日、月、年止,長壽時樂,重舉劫初,短壽時苦,重舉劫盡。東天下去,舉不興處也,並由壽定、樂定、保樂、保常,不成機緣,故不感佛。此仍且約人中處耳。
  若論天上,小乘亦有得小果者,如梵王得三果等,若准華嚴四天王、及化樂天,并無色處,並不感佛,餘經非無,但除難處。
  言富壽者,東名勝身,勝南洲故,富壽亦爾。西名牛貨,以牛為貨,故云多牛羊也。北名俱盧,此云勝處,亦云勝生,於四洲中,有情處貨,皆最勝故。南名贍部,從樹為名,於南洲中,但舉初後,中間亦有六、四、二萬,且云八萬是減初也。百年是方極故,後減之初,則彌勒也,今減方極,則釋迦也。未見果等,明感佛緣,雖略云,亦應云
  離車等者,大經二十六云:佛為離車說不放逸。離車云:我等自知是放逸人,何以故?若不放逸,如來世尊應生我國,何故棄我出摩竭提?時婆羅門子,名曰無勝,語離車言:頻婆大王,已獲大利,佛出其國,猶如大池,生大蓮華,華雖在水,水不能染,佛亦如是。雖生彼國,世法不染,汝迷五欲,不知親近,名放逸人。非佛出彼,名為放逸(無勝者阿逸多)。汝耽五欲,縱生汝國,汝亦不見。故此時處,亦據多分,舍衛三億,非關苦樂。
  摩竭提者,此云不害,劫初已來,無刑殺故。至阿闍世,截指為刑,後自齧指痛,復息此刑。佛當生其地,故吉兆預彰,所以先置不害之名。[5]

因緣釋>為人
[句]日若不出,池中未生;生已等華,翳死無疑。佛若出世,則有剎利、婆羅門、居士、四天王,乃至有頂,此就為人釋也。[6]
[記]日若不出等者,大論文也。喻佛興,喻摩竭,喻物機。佛若不出,已未二善,皆悉不成。未者下種,已者熟脫,然合喻中,且約世間有漏善法,故舉剎利等。況出世善,故輕繫地獄,尚因佛出,乃有一念厭惡之因,後方得離,況復人天。故云:若持五戒,釋迦文佛在汝家中。四姓舉二,且從勝說。[7]

因緣釋>對治
[句]三乘根性,感佛出世,餘不能感。善斷有頂種,[8]永度生死流,此就對治說也。[9]
[記]對治中斷有頂種,即斷三界惡故,故名破惡。 問:為人但至有頂,對治何故破三界惡? 答。真諦事理,於中道理,俱名為事,若前二教,不得用此,以為破惡,以讓理故。今此圓教,故得用之。
  言三乘者,即攝三教,以菩薩乘,攝別教故。言餘不能感者,約八相化,必出世機,方能感佛。示九道身,雖是感佛,不名佛化,故非感佛。善斷之言,在無漏智種,謂能生垂盡非想,復墮三惡,名為還生。一去不來,故名為[10]

因緣釋>第一義
[句]佛於法性,無動無出,能令眾生,感見動出,而於如來,實無動出,此就第一義說也。皆因緣釋耳。[11]
[記]第一義中既云法性,煩惱即菩提,故云無動;生死即涅槃,故云無出。佛無苦集,已住法性,雖無動出,不動而動,動法性山,示斷生因,故名為。不出而出,出生死海,化九道生,故名為。此前皆謂實動實出,至此方知非生而生,無動而動。則前二教,及別地前,但屬三悉,引入今經第一義故。[12]

卷第二序品(佛名覺者)佛

約教釋
[記]約教中,先、釋。次、故經云下,引證。[13]
約教>釋
約教釋>三藏佛
[句]佛名覺者、知者,於道場樹下,知覺世間、出世間、總相、別相。覺世即苦集,覺出世即道滅,亦能覺他。身長丈六,壽八十,老比丘像,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14]即三藏佛、自覺覺他。
約教釋>通佛
帶比丘像,現尊特身,樹下一念相應,斷餘殘習者,即通佛、自覺覺他。
約教釋>別佛
單現尊特相,坐蓮花臺,受佛職者,即別佛、自覺覺他。
約教釋>圓佛
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即圓佛、自覺覺他。[15]
[記]前明因緣說感應相,今既約教,約四極果初成之相,故並云。又自覺覺滿,則據於初,覺他通於初後。西云佛陀,此云覺者知者,對迷名,對愚說,名同對別,並屬自覺。故約四諦,即以自覺而能覺他,故云也。
  總相、別相者,謂無非無常,即觀四念處,謂三界繫及四聖諦,此別莫不皆觀無常。老比丘者,從後異故,以通教佛亦可云;而云者,辨異前教。如阿含云:佛臨涅槃,如老比丘,詣純陀舍。
  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斷見,九無礙九解脫斷思,斷伏不同,具如止觀第三、第六記,具在婆沙俱舍及諸阿含。此教求作餘釋,不得一念相應,斷餘殘習,作三十四心釋,終無其理。具如大品第十地。
  別佛具如瓔珞,及諸大乘五十二位,初地斷無明者是。圓佛具如華嚴,初住斷無明者是。然小乘中立二無知,染污無知,無明為體;不染無知,劣慧為體,謂味勢熟德數時量耳。
  然四佛皆云自覺覺他者,秖是當教,自行滿位,覺智不同,化境寬狹,是則遍搜大小乘教,唯有此四成道之相,具如文因果兩妙。他釋但有自覺等三,既無四教各具三義,如何分別大小教主?與而言之,不出二教。
  若云坐蓮華藏,或云三世諸佛皆色究竟,成無上道,並別佛相,若隱前三相,從勝而說,非謂太虛,名為圓佛。別佛既云單論,即是隱前二相,如目連不窮其聲等。若法華已(以)前,三佛離明,隔偏小故,來至此經,從劣辨勝,即三而一,他迷一家所明四佛者,以棄舊譯經論故也。如四階成道,三乘共位,瓔珞賢聖,華嚴融門,此四成道,不可孱齊,[16]以由設跡不同,隱實覆本,故開權顯本,方知不殊。
  又諸教中,各有五人說經,如大論云:佛及聲聞、天仙化人、及華嚴中加諸菩薩,又有眾生器世,而皆以佛為教主也。然準大論下四印定,即名佛說。又華嚴中,剎說塵說,菩薩被加,亦無印述,餘三佛力,通得名經,故大論中所破,并能通具四教。若得實意,方知四佛體同用殊。講華嚴者,皆云我佛。讀唯識者,不許他經。故至今經,乃知指昔,唯佛究盡,斯言有在。[17]

約教>引證
[句]故經云:或見如來丈六之身,或見小身、大身,或見坐花臺,為百千釋迦說心地法門。或見身同虛空,遍於法界,無有分別。即此義也。是為約教分別也。[18]
[記]次引經者,像法決疑中,通佛云大身、小身者,以云帶老比丘故。[19]

本跡釋

卷第二序品(本跡釋)佛

[句]本跡釋者,一佛為本,三佛為跡。中間示現,數數唱生,數數唱滅,皆是跡也。唯本地四佛,皆是本也。[20]
[記]約本跡中,初寄本中體用,故云本一跡三
中間下,次明跡中,應化勝劣,他受用報,皆在跡也。但生滅之言,多在應化。唯本地四佛皆本者,準例而言,則跡中體用俱跡,本地體用俱本,具如文,本因果妙等料簡中說。[21]

觀心
[句]觀心釋者,觀因緣所生心,先空、次假、後中,皆偏覺也。觀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圓覺也云云。[22]
[記]觀心中,覺秖是智,六即判之。有本無云云者,或是脫落?應先辨藏、通,至別、圓中,方乃得云偏、圓二覺。然次第中,亦可攝得藏、通二佛,或略之耳。
  若望前三境智,因緣佛也;藏等四觀,四教佛也;中望空假,本跡佛也;己心,即是觀心佛也。[23]

表格 13 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字的四釋
因緣
世界
劫初無病,劫盡多病。長壽時樂,短壽時苦。東天下富而壽,西天下多珠寶、多牛羊,北天下無、我無臣屬。如此時處,不感佛出。八萬歲時,百年時,南天下未見果而修因,故佛出其地。
為人
日若不出,池中未生;生已等華,翳死無疑。佛若出世,則有剎利、婆羅門、居士、四天王,乃至有頂。
對治
三乘根性,感佛出世,餘不能感。善斷有頂種,永度生死流。
第一義
佛於法性,無動無出,能令眾生,感見動出,而於如來,實無動出。
約教
三藏佛
身長丈六,壽八十,老比丘像,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正習俱盡者。
通佛
帶比丘像,現尊特身,樹下一念相應,斷餘殘習者。
別佛
單現尊特相,坐蓮花臺,受佛職者。
圓佛
隱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議,如虛空相。
本跡
一佛為本,三佛為跡
約本跡中,初寄本中體用,故云本一跡三
中間示現,數數唱生,數數唱滅,皆是跡
明跡中,應化勝劣,他受用報,皆在跡也。但生滅之言,多在應化
唯本地四佛,皆是本
跡中體用俱跡,本地體用俱本,具如文,本因果妙等料簡中說
觀心
觀因緣所生心
先空、次假、後中,皆偏覺
觀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圓覺
因緣佛
望前三境智
四教佛
藏等四觀
本跡佛
中望空假
觀心佛
己心







[1]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1c19
[2] 離車子:(雜名)Licchavī,又作利車,離奢, 粟唱,隸車,黎昌,律車,梨車毘,離車毘,粟呫婆,粟呫毘等。毘舍離城剎帝利種之名也。譯曰薄皮。其祖先從一胞肉中生,因有此名。又譯為貴族豪族等。善見論十謂往昔波羅捺國王夫人懷妊,生一肉團,赤如木槿華。以為恥,盛之器中,作金薄,朱書波羅捺國王夫人所生,投之江中。有一道士將歸,置之一處,過半月, 一肉分為二片。又過半月,二片各生五胞。又經半月,一片為男,一片為女,男黃金色,女白銀色。道士見之,以慈心力故,手指自然出乳,乳入子腹,道士號兒為 離車子,漢云皮薄。又言同皮。二子長至十六,牧牛人共立宅舍,以女嫁男,拜男為王,女為夫人。後多生王子,以三次開廣舍宅故,名毘舍離(毘舍離譯廣嚴)。 慧琳音義六曰:「栗舍毘王,豪族之類,是剎利種系也。又云離車毘童子,上舊名也。」同二十九曰:「梨車毘童子,梵語訛也。正梵音粟聶毘,唐言貴族公子也。 諸經或云離車子是也,聶音昌葉反。」西域記七曰:「栗呫(昌葉反)婆子,舊言離車子,訛也。」
[3] 無勝:梵名 Ajitakeśakambala 巴利名 Ajitakesakambala 之音譯。古代印度六師外道之一,十師外道之一。又作阿市多雞舍甘跋羅、阿支羅翅舍甘婆羅、阿夷陀翅舍欣婆羅、阿浮陀翅舍金披羅、稽舍今陂梨。略稱阿耆多。 意譯無勝髮褐。釋尊之時代,居於中印度,為婆羅門教中極具勢力之一派。其學說,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長阿含卷十七沙門果經、巴利長部之沙門果經等所 載,此外道主張心物二元共歸斷滅,否認有善惡禍福、因緣果報、過去未來等,唯於現世盡其快樂,亦即所謂順世外道中之斷滅論、唯物論、感覺論、快樂說。然另 據維摩經略疏卷四、注維摩經卷三、希麟音義卷九等所說,則謂之為苦行外道之一,主張現世受苦為來世受樂之因,故著敝衣,自披髮,以五熱炙身,行種種苦行。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寂志果經、翻譯名義集卷五、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4]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4c05-c12
[5]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2b14-c17
[6]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4c13-c15
[7]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2c18-c24
[8] 有頂:梵語 akanistha,巴利語 akanittha。音譯作阿迦尼吒。又稱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禪天之第九天,為有形世界之最頂峰,故稱有頂。此外,有頂天亦指無色界之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處天,以其為三有(三界)之絕頂,故稱有頂。於現存之梵文法華經中,長行、重頌內皆以梵語 bhavāgra 作為有頂之意,而不用梵語 akanistha 一語。〔法華經卷一序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四、俱舍論卷二十四、法華義疏卷二(吉藏)〕
[9]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4c15-c16
[10]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2c25-163a05
[11]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4c17-c19
[1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a05-a12
[13]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a12
[14] 三十四心:﹝出天台四教儀集註﹞謂三藏教菩薩,扶惑潤生,歷劫具修六度梵行,饒益有情。最後至於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慧發真無漏之時,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無礙、九解脫、十八 心,頓斷見、思習氣,而成正覺。故云三十四心斷結也。(三藏教者,即經律論三藏也。扶惑潤生者,謂此教菩薩,雖已離見、思之惑,為欲化度眾生故,伏惑不 斷,而示同三界生死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也。梵語菩提,華言道。菩提樹者,以佛於樹下成道故也。見、思者,謂意根 對法塵起諸分別曰見;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起諸貪愛曰思。習氣者,謂見、思惑之餘習氣分也。)
 〔一、八忍〕,忍即忍可印證之義。一、苦法忍,謂觀欲界苦諦之法,而能忍可也。二、苦類忍,謂以色界、無色界苦諦之法,比類欲界苦諦觀之,而能忍可也。三、集法忍,謂觀欲界集諦煩惱之法,而能忍可也。四、集類忍,謂以色界、無色界集諦煩惱之法,比類欲界集諦觀之,而能忍可也。五、滅法忍,謂觀欲界滅 諦之法,而能忍可也。六、滅類忍,謂以色界、無色界滅諦之法,比類欲界滅諦觀之,而能忍可也。七、道法忍,謂觀欲界道諦之法,而能忍可也。八、道類忍,謂 以色界、無色界道諦之法,比類欲界道諦觀之,而能忍可也。
 〔二、八智〕,智即明了之義。一、苦法智,謂因觀欲界苦諦,而斷見惑之智明發也。二、苦類智,謂以色界、無色界苦諦,比類欲界苦諦觀之,而斷上二界 見惑之智明發也。三、集法智,謂因觀欲界集諦,而斷見惑之智明發也。四、集類智,謂以色界、無色界集諦,比類欲界集諦觀之,而斷上二界見惑之智明發也。 五、滅法智,謂因觀欲界滅諦,而斷見惑之智明發也。六、滅類智,謂以色界、無色界滅諦,比類欲界滅諦觀之,而斷上二界見惑之智明發也。七、道法智,謂因觀 欲界道諦,而其斷惑之智明發也。八、道類智,謂以色界、無色界道諦,比類欲界道諦觀之,而斷上二界見惑之智明發也。 
〔三、九無礙道〕,無礙者,謂念念修觀,斷惑不為惑所礙也。蓋欲界為一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為四地;無色界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 非想處為四地;則三界共為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思惑,於一一地修此無礙道以斷之也。(思惑言九品者,謂因此惑難斷,遂分上中下之三品。於三品中,又各分三 品,共九品也。) 
〔四、九解脫道〕,解脫即自在之義。謂惑業斷離,無所繫縛而得自在。蓋欲界一地,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共為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思惑,此惑既斷,即證解脫道也。
[15]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4c19-c27
[16] 孱,音先,窄也。
[17]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a13-b24
[18]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4c27-5a01
[19]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b24-b26
[20]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5a02-a04
[21]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b26-c02
[22]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5a04-a06
[23]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c02-c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