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卷第一〈序品〉:住



卷第二序品:住

因緣釋
因緣釋>世界
[句]者,能住、住所住;所住,即是忍土[1]王城;能住,即是四威儀,住世未滅,此則世界因緣釋住也。

因緣釋>為人
者,住十善道,住四禪中,此即為人因緣釋住也。
因緣釋>對治
者,住三三昧,[2]對治因緣釋住。
因緣釋>第一義
者,住首楞嚴,[3]即是第一義因緣釋云云。[4]
[記]次釋中,全用大論。恐他不曉,故初標云能住、所住,若但身土,但成世界,心法相依,方成三悉,他人,唯許身依於土,乃成佛心,無所依法。
  忍土者,悲華第五云:何因緣故,名曰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也。能所異故,名為世界。故大論云:住者,四儀住世(今文世界) 復有三種;一者、天住,謂欲天,今云十善。二者、梵住,即色天,今云四禪,但名異耳(今文為人)。三者、淨住,即三果已去。今云三三昧者,云:入三三昧,即得初果。三三昧為對治者,以為三明,[5]近對治門,具如止觀第七記。又云:布施、持戒、善心,為天住;四無量心為梵住(前從果此修因) ,三三昧為聖住。聖住,秖是淨住耳。
 又有四住:天、梵、聖、佛,更加佛住,即今文中首楞嚴是。故今四住,收文盡。若以教收,四教並有前四悉義,四佛並為第一義天。但前三佛,不得云用首楞嚴耳。 
  問:若爾,今釋佛住,何以三悉,但約欲色及以三果,能住所住,俱非佛耶? 答:一、從通以趣別,二、將勝以攝劣。言從通者,從廣之狹。言從勝者,佛依王城,必攝欲、色及以三果。
  有人斥云:今釋住王城,何以引於天、梵等住? 此人不曾讀大智論,此是彼正文。具二意,如向所述,若秖以色身住土,以釋名,則大菩薩神無方所,便無所住,況復佛耶?故普賢觀常寂光土是佛住處,豈王城耶?故下約教,皆以涅槃而為所住。[6]

約教釋
卷第二序品(約教釋)
[句]約教者:三藏佛,從析門發真無漏,住有餘、無餘涅槃。通佛,從體門發真,住有餘、無餘涅槃。別佛,從次第門入,住祕密藏。圓佛,從不次第門入,住祕密藏。
前三佛住,能所皆麤;後一佛住,能所俱妙。今經則是圓佛住於妙住也。[7]
[記]次約教中,涅槃皆是所住之法,並約第一義也。釋前二佛,皆云有餘、無餘者,巧拙雖殊,所滅不異。後兩祕藏,證道亦一。
  前三佛下,判麤妙者,別教證道雖妙,從教道故判麤。言能所者,若約理判,如向所說;若約事判,秖是依正他受用土,故判為麤。若約中理,雖俱祕藏,亦是從教,今經是圓,復須開顯,故名妙住[8]

本跡釋
[句]本跡解者:三藏佛應涅槃,慈悲垂跡,生身住世。通佛誓願慈悲,扶餘習,度眾生,作佛事。別、圓佛,皆慈悲薰法性,愍眾生故,垂應法界。當知四佛,住本佛住,以慈悲故,住於忍土。王城威儀住世,是名跡住。[9]
[記]本跡中,言三藏佛應涅槃者,字平聲,若據灰斷,即應入滅。入滅,本也,由慈悲故,所以住世。秖名住世,以為垂跡,此佛報生,無別理本。通佛扶習,此從因說,以六七地入空為本,以誓扶習利他為跡,果同三藏,故從因說。
  別、圓同云熏法性者,教證小殊,然皆因時,起四弘誓,冥熏法性,但明法性,即離不同,智斷雖殊,法性無別。
  當知下,總判前文,以明本跡。本跡莫不皆由慈悲,前四俱跡,故須更云本佛住也。以慈悲下,判既開跡已,豈別有本?[10]

觀心釋
[句]觀解者,觀住於境,或住無常境,即空即假即中等境,以無住法,住於境中,故名為住。[11]
[記]次約觀中,以智為佛,智住無常及空假中,前直相對,故四觀不同。次約意,故云以無住法,住於境中。故無住之言,通於四教,麤智謂住,於理實無,若在圓中,便成絕待。[12]

表格 14 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字的四釋
因緣
世界
能住、住所住;所住,即是忍土王城;能住,即是四威儀,住世未滅
為人
住十善道,住四禪中
對治
住三三昧
第一義
住首楞嚴
約教
三藏佛
從析門發真無漏,住有餘、無餘涅槃
皆云有餘、無餘者,巧拙雖殊,所滅不異
前三佛住,能所皆麤
通佛
從體門發真,住有餘、無餘涅槃
別佛
從次第門入,住祕密藏
圓佛
從不次第門入,住祕密藏
後兩祕藏,證道亦一
後一佛住,能所俱妙。
今經則是圓佛住於妙住
本跡
住本佛住
當知四佛,住本佛住,以慈悲故,住於忍土
三藏佛應涅槃,慈悲垂跡,生身住世
通佛誓願慈悲,扶餘習,度眾生,作佛事
別、圓佛,皆慈悲薰法性,愍眾生故,垂應法界
跡住
王城威儀住世,是名跡住

觀心
觀住於境,或住無常境,即空即假即中等境,以無住法,住於境中









[1] 忍土:娑婆世界。娑婆華譯為忍,又名堪忍世界。
[2] 三三昧: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的;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即觀一切法幻有,而無所願求。
[3] 首楞嚴:首楞嚴三昧,梵語 śūrajgama-samādhi。 即堅固攝持諸法之三昧。為百八三昧之一,乃諸佛及十地之菩薩所得之禪定。又作首楞嚴三摩地、首楞伽摩三摩提、首楞嚴定。意譯作健相三昧、健行定、勇健定、 勇伏定、大根本定。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三九八下):「首楞嚴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兵力多少。復次,菩薩得是三 昧,諸煩惱魔及魔人無能壞者,譬如轉輪聖王主兵寶將,所往至處,無不降伏。」
 據《首楞嚴三昧經》卷上載,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乃至九地之菩薩所能得,唯有十地之菩薩能得此三昧。所謂首楞嚴三昧,即修治心猶如虛空、觀察現在眾生之諸心、分 別眾生諸根之利鈍、決定了知眾生之因果等一百項。此三昧不以一事一緣一義可知,一切禪定解脫三昧,神通如意無礙智慧,皆攝在首楞嚴中,譬如陂泉江河諸流皆 入大海。故菩薩所有禪定皆在首楞嚴三昧,所有三昧門、禪定門、辯才門、解脫門、陀羅尼門、神通門、明解脫門等諸法門悉皆攝在首楞嚴三昧。南本涅槃經卷二十 五謂佛性即首楞嚴三昧,此首楞嚴三昧有五種名:()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金剛三昧,()師子吼三昧,()佛性。首楞,意指一切畢 竟;嚴,意即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故稱首楞嚴定為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華嚴經探玄記卷 九〕

[4]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5a06-a11
[5] 三明:梵語 tri-vidya,巴利語 ti-vijjā。又作三達、三證法。達於無學位,除盡愚闇,而於三事通達無礙之智明。即:(1)宿命智證明(梵 pūrva-nivāsānusmrti-jñāna-sāksāt-kriya-vidyā),又作宿住隨念智作證明、宿住智證明、宿住智明、宿命明、宿命智。即明白了知我及眾生一生乃至百千萬億生之相狀之智慧。(2)生死智證明(梵 cyuty-upapatti-jñāna-sāksāt-kriya-vidyā),又作死生智證明、天眼明、天眼智。即了知眾生死時生時、善色惡色,或由邪法因緣成就惡行,命終生惡趣之中;或由正法因緣成就善行,命終生善趣中等等生死相狀之智慧。(3)漏盡智證明(梵 āsrava-ksaya-jñāna-sāksāt-kriya-vidyā),又作漏盡智明、漏盡明、漏盡智。即了知如實證得四諦之理,解脫漏心,滅除一切煩惱等之智慧。
[6]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3c07-164a05
[7]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5a11-a16
[8]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4a05-a12
[9]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5a16-a21
[10]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4a13-a22
[11]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5a21-a23
[1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64a23-a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