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1]
四、歎
[句]四、歎德,文有五句,歎上三德。《法華論》云:「初句總,後句別,當知諸句,皆歎羅漢句耳。『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此兩句歎上殺賊。」
「漏」者,三漏也。[2]《成論》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癡人造業,開諸漏門。」《毘曇》云:「漏落生死。」論、律語異,而同明漏義。良由賊誑,失於理寶,貧窮孤露,造諸惡業,致生死苦,亡法身,失慧命,喪重寶,皆是「賊」義,不應謂是不生義歎德也。「煩惱」者,即九十八使,流扼纏蓋等,逼惱行人。煩惱是能潤,漏業是所潤,能所既盡,正是殺賊義,那得作不生歎耶?[3]
[記]此中引《法華論》等者,彼《論》乃約一十六句,俱有三門:一、上上起門,以後釋前故。二、總別門,以「皆是阿羅漢」一句名總,下諸句釋上,故下名別。今先準《論》用總別門,不用論文諸句。但依《妙經》五句以釋,仍合五句以為三德。三、攝取事門,論中具列一十六句,以釋對事,《論》文但是將十六句以釋五句,不云經闕,故十六句,今文不用。從初別故,是故總約昔教歎也。
「三漏」者:一、欲漏,謂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二、有漏,謂上兩界一切煩惱,除無明。三、無明漏,謂三界無明。引「二論、一律」者,《成論》約失利,義通因果;《律》專在因;《毘曇》唯果,以失利故,因果俱失。
「良由」下,重釋三失,明失所以,初釋失利,由於業因,即《成論》意也。次「造諸」下,釋因招果,即生死苦,因即《律》文,果即《毘曇》。次「亡身」下,重釋三句,由上三過,失於三德,墮生死,故亡法身;造業,故失慧命;失道,故喪重寶。意云:經中『諸漏』一句,即是煩惱。失道等三,相由而有,同名漏故,所以引之。漏相如何,故於此下,廣辨見思。下諸句下,皆破古人,以釋三德不當,亦應可見。
「煩惱」下,釋次句,初句約因果相對,此句一向在因。「使」等者,「使」即九十八也,通為能使,墮落生死,以為所使。「流」即四流,謂欲、有、見、無明,「扼」名同流。「纏」即十纏,[4]《俱舍》云:「纏八無慚愧,嫉慳并悔眠,及掉舉昏沈,或十加忿覆。」「蓋」,謂五蓋。[5]
四、歎>歎應供
四、歎>歎不生
[記]次「盡諸有結」等者,舉因果俱除,明心得自在。「羅漢但應結盡」等者,「有盡」者,非今所歎,故云「但是因中說果」。「有」,謂報在二十五有生處。「盡在不久」者,縱如迦葉待後佛出,亦不名「久」。若羅漢皆以邊際定力,持此報身,入變易者。
佛身何故入涅槃耶?若言佛身權示,彼教何文云權示耶?一切羅漢若至法華,無不迴心,何故除四大羅漢、十六羅漢,餘皆入滅?肉身菩薩得無生者,應皆不滅。「心自在」句,釋於上句。二脫必漏盡,因盡必果亡。慧脫雖退,此生必得。俱解脫人,必有慧故,故云「具足」。故以煩惱為賊,生死為生,所以古人不了斯旨,故致謬也。故知句五,德三,法秖是一,依論總別釋竟。[10]
本跡釋
[句]本跡者,不生不生,名大涅槃。煩惱漏流,其源久竭,不復墮落二乘及凡夫地,即「本不生」。法身智斷,實相功德,名「本己利」。得王三昧,[13]破二十五有,顯出我性,具八自在我,[14]名「本殺賊」。跡示二乘功德耳。[15]
[記]本跡中,初明五句,是本三德。次「跡示」下,指二乘五句,三德是跡,初還依古為不生德。故本住祕藏,示羅漢三德,涅槃是總,以對不生,即初二句。「煩惱」字,是煩惱盡句;「漏流」字,是諸漏盡句。
「不復」下,釋上二句。明離二邊,即「本不生」。「法身」下,釋「本己利」。上二句雖總舉涅槃,今明涅槃是己之利,故須別述。此中二句,上句明修,下句明性,修性相對,智斷對法身,修三德也。「實相」兩字,性法身也;「功德」兩字,性二德也,本利修性具足,示具二乘三德。
「得王」下,明本跡,四、五二句,亦依古師,為殺賊德。「破有」即第四句,「我性」即第五句,由煩惱賊破故也。
「王三昧」者,《玄》文釋二十五三昧,各具四義:一、諸有過患,二、本法功德,三、結行成,四、慈悲、破有。本地功德久已成就,本三德也,過患即是賊等三也,本三具足,即結行成。本時應供,是破有也。今卻用古義者,以無大失故也。故知已盡,亦是不生,盡結義通殺賊。「八自在我」,亦名八神變,具如《止觀記》,及《釋籤》中。[16]
觀心釋
[句]觀心者,中道正觀,不漏,落空假二邊,二邊煩惱滅也。能觀心性,名為上定。衣珠祕藏,是己之物,即己利也。正觀中道,結、賊則斷,無結,故有亦斷。二邊不能縛心,故名自在。雖有煩惱,如無煩惱,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即其義也。[17]
[記]約觀心中,亦具五句。初是初德二句。「能觀」下,次德一句。「正觀」下,第三德二句。「雖有煩惱」等者,重釋第三德中二句也;初釋初句,不斷下釋次句。「如無煩惱」,結盡也。「而入涅槃」,自在也。約名字,觀行,俱得名為如,無煩惱、入涅槃也。[18]
表格 25 阿羅漢三德五句之釋
歎上三德
|
歎殺賊
|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
煩惱是能潤,漏業是所潤,能所既盡,正是殺賊義,那得作不生歎耶
|
|||
歎應供
|
逮得己利
|
三界因果,皆名為他;智斷功德,皆名己利;己利具足,故成應供
|
||||
歎不生
|
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
是定慧具足,俱解脫人,生決定盡,驗知歎不生德
|
||||
本跡
|
本三德
|
本不生
|
煩惱漏流,其源久竭,不復墮落二乘及凡夫地
|
|||
本己利
|
法身智斷,實相功德
|
|||||
本殺賊
|
得王三昧,破二十五有,顯出我性,具八自在我
|
|||||
跡
|
示二乘功德
|
|||||
觀心
|
亦具五句
|
諸漏已盡
|
殺賊德
|
中道正觀,不漏,落空假二邊,二邊煩惱滅
|
||
無復煩惱
|
||||||
逮得己利
|
應供德
|
能觀心性,名為上定。衣珠祕藏,是己之物,即己利也
|
||||
盡諸有結
|
不生德
|
正觀中道,結、賊則斷,無結,故有亦斷。二邊不能縛心,故名自在
|
||||
心得自在
|
[2] 三漏:梵語 traya āsravāh,巴利語 tayo āsavā。又作三有漏。指令有情留住於三界之欲漏、有漏、無明漏等三種煩惱。(一)欲漏(梵
kāmāsrava),又作欲有漏。即欲界所繫根本煩惱三十六隨眠中,除五部之無明外,其餘三十一種,另加十纏,稱為欲漏,共計四十一種。(二)有漏(梵
bhavāsrava),又作有有漏。即色界、無色界所繫根本煩惱各三十一隨眠中,各除五部之無明,其餘二十六種,二界合為五十二種。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則加上惛沉、掉舉,而成五十四種。(三)無明漏(梵
avidyāsrava), 三界五部之無明,即三界之癡煩惱,稱為無明漏。依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載,譬喻論師以無明、有愛各為前際緣起、後際緣起之根本,而僅立二漏之說;同書卷四十八,分別論者則於三漏之外,復加見漏,而立四漏之說。〔長阿含經卷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集異門足論卷四、品類足論卷五、順正理論卷五十三〕
[4] 十纏:十種纏縛眾生之煩惱。乃附隨貪等根 本煩惱而起,與染污心相應而造種種惡行,因其纏縛有情令不得出離生死,故謂之纏。即:(一)無慚,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崇,卻忌難之,而不自知恥。(二) 無愧,於罪為他人所見而不知恥。(三)嫉,於他人諸興盛事心生不喜。(四)慳,吝於惠施世間資財或出世間法財。(五)悔,追悔於所作之過惡中而令心不安。 (六)眠,令心昏懵而無力省察。(七)掉舉,令心不寂靜,無法成就諸禪觀。(八)惛沈,神識昏鈍,於善法身心無力堪住。(九)忿,於違己意之境,則發恚怒 而忘失正念。(十)覆,即覆藏自己之罪過。品類足論卷一僅立八纏;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至卷五十又加忿、覆二纏,明示十纏。〔俱舍論卷二十一、大智度論卷七〕
[8] 二十五有:生死輪迴之迷界計分為二十五種;由因必得果,因果不亡,故稱為「有」。即二十五種三界有情異熟之果體,為:(一)地獄有,(二)畜生有,(三)餓鬼有,(四)阿修羅有。地獄至阿修羅乃六趣中之四趣,各一有。(五)弗婆提有,(六)瞿耶尼有,(七)鬱單越有,(八)閻浮提有。由(五)至(八)乃開人之四洲為四有。(九)四天處有,(十)三十三天 處有,(十一)炎摩天有,(十二)兜率天有,(十三)化樂天有,(十四)他化自在天有,(十五)初禪有,(十六)大梵天有,(十七)二禪有,(十八)三禪有,(十九)四禪有,(廿)無想有,(廿一)淨居阿那含有,(廿二)空處有,(廿三)識處有,(廿四)不用處有,(廿五)非想非非想處有。天趣中,六欲天、四禪及四無色各一有;別開初禪之大梵,四禪之無想、淨居,各為一有。總計欲界十四種,色界七種,無色界四種。破此二十五有者,有二十五三昧。〔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入楞伽經卷七之五法門品〕
[13] 王三昧:指三昧之王。全名三昧王安立三昧(梵 samādhi-rāja-supratisthito nāma samādhih),
又作三昧王三昧、三昧王。即三昧中之最勝者。為首楞嚴定之異名。據《大智度論》卷七釋之,謂王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緣無量諸法,一切三昧皆入於其中。〔放光般若經卷一、大品般若經卷五、念佛三昧寶王 論卷上〕
[14] 八大自在我:即涅槃所含常、樂、我、淨四德中,「我」乃自在無礙之義,大我即如來法身,具足八種大自在,故稱八大自在我。又作八自在、八變化、八神變。即:(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無得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然諸經所說 略異。〔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