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卷第一〈序品〉:釋少知識眾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1]

因緣釋
因緣釋>世界
[句]次、列少知識眾者復有學、無學二千人俱但舉位明數而不歎德呼此為少知識眾耳。
因緣釋>為人
聖與凡絕交亦不分別。多識少識特以希高慕遠者以多識引之。
因緣釋>對治
藏名隱德退讓者以少識引之。
因緣釋>第一義
隨順眾生故有若干不可以多少之跡失其本。[2]
[記]次釋少知識眾中非但不歎又不列名以少人知。而云聖與凡等者釋少知識所以。凡不測聖故云絕交。非聖全不交凡名之為。如以凡望凡交者方識況以凡望聖理合絕交交好既絕豈以識之多少言耶?
  特以等者今聖為引凡發彼同類機緣不等隨類接之故現少識之跡以接隱德之徒故不以凡夫能知能識而判所知所識位高下也。故言:不可以多少之跡失其本故不可以多人知識為本高以少人知識為本下。又不可多知識者為有實本少知識者為無實本。故知多識、少識俱跡而別有理本。若久本者自有實成。
  若欲此中辨四悉者:多少異故世界。隨順物機為人。藏名隱德對治。高下莫測第一義。[3]

約教釋
[句]學、無學者三藏中十八種學人九種無學人。通教五地皆名學六地名無學。又通教九地名為學佛地為無學。別、圓中或就功用、無功用或就具足、未具足明學、無學。
阿含云:外道問佛羅漢更學不?佛言:羅漢不作惡法住於善法學其無學即名為學。』」若爾學人亦稱無學。學人齊其所斷不復更斷即是無學是為四句。就五方便非學、非無學便是五句。約四教中例亦應爾四五二十句。[4]
[記]三藏十八種學人等者具如止觀第六記。
  通教學、無學位兩節判者前約二乘後約菩薩;又前約三乘共位後約獨菩薩位。
  約別、圓中亦兩節判者前云功用、無功用即約地住前後。次具、不具即等覺、妙覺。初入無功用亦得名為無學。但是分得故更約具足。引阿含意者為開第三句義端故也。外人所以作此問者汝云羅漢既云無學何故更須隨逐世尊?
 「若爾假問徵起答中即成第四句也。凡言學者為進斷故如七反、一來、不還皆不復學。若歷果進者義屬前句況已所已斷不復更斷亦當第四句也。更加雙非即五句也。兩教聲聞悉皆如此。
  四教例者通教更約菩薩者前兩句如前後兩句者學、無學當地住故。無學學者無學在佛不可更學還應退取六地為無學出假名為學若準羅漢佛亦住於善法為無學學。別、圓後位唯不得令佛更有所學則闕第三句準通可知。並以凡位為第五句則後三教並有兩節皆成五句。[5]

本跡釋
[句]本跡者:本法身大士居滿字學、無學位眾生應以半字學無學人莊嚴雙樹也。[6]
[記]本跡中云居滿字學、無學別、圓兩教皆取未足位其中不妨亦有古佛即是第二節無學人也。又滿字者滿通三教簡二從圓眾生應以半字學無學。
莊嚴雙樹初從半字引入圓滿即鹿苑示枯方等示榮爾時已是莊嚴不二始行執跡而暗其本來至法華、涅槃方始顯說。即大經舉因六人既見佛性同於如來二而不二故云莊嚴。[7]

觀心釋
[句]觀心者:正觀中道不緣二邊中間即是無學能如是觀是名為學。[8]
[記]觀心中已立學無學二句應更立二句:「不緣而緣名無學學;常如是觀名學無學。對未修者成第五句亦可約理為第五句亦得三觀各為五句思之可見。[9]

[句]若就觀門明數者觀色心具十法界十如界如互論即具二千。舉跡故標本法跡即是本跡也。[10]
[記]約觀為數中云界如互論即具二千百界千如但成一千即十界百界界界十如。復應更以百如千界又名一千且如十如初後相在則十如為百用對十界豈非千界?此且一往論其單數若百如中之千界界界十界百界中之千如如如十如何但界如各一千耶?是則重重無盡不可數知將何以為二千定數?故云不可思議。諸境皆然且隨便說故云二千。
  因緣約教中並但列數於義即足不須別求故前二文直列而已。若欲義立聞數歡喜生善破惡入真諸教用觀對數解異即其意也。
  舉跡本跡也。舉跡等者即此跡法是本法也。本自有跡故云本跡。非跡無以顯本此跡即是本家之跡非本無以垂跡故二千跡中之跡即二千本中之跡上下悉然。釋妨如前多知識中。[11]

表格 46 少知識眾」之四釋
因緣
世界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俱但舉位明數而不歎德呼此為少知識眾
為人
隨順眾生故有若干
對治
多識少識特以希高慕遠者以多識引之。藏名隱德退讓者以少識引之
第一義
不可以多少之跡失其本
約教
三藏教
三藏中十八種學人九種無學人
通教
約二乘
通教五地皆名學
約菩薩
六地名無學
約三乘共位
通教九地名為學
約獨菩薩位
佛地為無學
別、圓教
就功用、無功用,明學、無學
約地住前後
就具足、未具足,明學、無學
即等覺、妙覺。初入無功用亦得名為無學。但是分得故更約具足
本跡
本跡者:本法身大士居滿字學、無學位眾生應以半字學無學人莊嚴雙樹
觀心
正觀中道不緣二邊中間即是無學能如是觀是名為學


[1]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1c28-c29
[2]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9a28-b04
[3]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9a29-b14
[4]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9b05-b13
[5]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9b15-c05
[6]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9b14-b15
[7]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9c06-c13
[8]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9b16-b17
[9]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9c14-c17
[10]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9b17-b19
[11]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9c17-180a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