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卷第一〈序品〉:釋別序:四、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次、十五行半,雜問
[句]從又見菩薩寂然宴默第三、有十五行半不歷次第隨見而問問:上六度自收得萬行何須更問太煩雜耶? 答:上問次第者自漸一途;非次第者不定一途。既言種種相貌何啻兩途而言是煩耶?此次第雜亂兩番六度擬他土開三藏後說方等十二部經辯六度相貌具如此間不異。[1]

[記]次約不次第隨見而問問:向明所見可非隨見? 答:並是隨見但二途不同。從不次邊最為隨見尚許一見具經五時何妨睹行次與不次?三藏等者此則全是彼佛所說且如見人見行不妨見說。[2]

[句]就雜問中文為七意初二行,問禪。又二前一行,問入捨禪即是自行。[3]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禪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禪>問入捨禪(自行)
又見菩薩,寂然宴默,天龍恭敬,不以為喜。[4]
[記]捨禪第四禪也亦可別圓忘懷之捨忘彼禪故名之為[5]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禪>問入悲禪(化他)
[句]次又見菩薩放光第二一行問入悲禪即是化他。[6]
又見菩薩,處林放光,濟地獄苦,令入佛道。[7]
[句]菩薩入定放光種種利益具出華嚴思益云云。[8]
[記]悲禪,《婆沙云:初禪修悲易二禪修喜易三禪修慈易四禪修捨易。此中悲禪既云化他豈獨初禪?故婆沙尚有通別況大教耶?故一一禪皆應云慈乃至喜捨。
 「華嚴、思益等者,《華嚴具二,《思益具四思益第二卷初網明菩薩放光遍照十方阿僧祇國一切煩惱、一切疾病遇光安樂。煩惱病苦並云一切乃至佛自放六度光觸者蒙益故皆具四以初地例佛亦應無妨故得引之。
 第一云:佛告思益梵天:能教眾生一切智心是名布施;不捨菩提心名持戒;不見心相生滅名忍;求心不可得名進;除身心麤名禪;離諸戲論名慧豈非三藏六度耶?
 第二云:我說布施名為涅槃愚謂大富入諸法實相故。持戒是涅槃不作不起故。忍是涅槃念念滅故。進是涅槃無所取故。禪是涅槃不貪著故。慧是涅槃不得相故。
 又云:布施平等即薩婆若乃至般若即薩婆若。又云:布施不施不慳乃至般若不智不愚此等豈非並是通教六度相耶?
 第四云:能達一切法無所捨名檀達一切法無所漏失名尸達一切法無所傷損名忍達一切法平等名禪達一切法無有起相名慧豈非別圓六度相耶?「《華嚴》」具如止觀第七記引。
 又如地持六度各九此並蒙光得益之相。以佛道名通悲禪不局初地初住及通七地俱皆得入故作通釋。四相既分五時可辨是故不假諸餘繁論。[9]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精進
[句]次又見佛子未嘗第二、一行問精進即是般舟念佛等法門也。[10]
又見佛子,未嘗睡眠,經行林中,懃求佛道。[11]
[記]未嘗睡眠具如止觀第四然彼是方便此中正修亦通四教。若小乘中如那律具如止觀第四記。此中在大以求佛道故引般舟以為行儀。般舟[12]翻佛立此舉除睡中最以九十日常行故也。準部又通通諸教故。[13]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戒
[句]次又見具戒下,第三、一行,問戒。[14]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15]
[句]威儀無缺即是初不缺戒淨如寶珠即是第十究竟戒中間可解十戒玄義中說。[16]
[記]無缺乃至究竟但此十戒名出大論。亦通諸教具如止觀文。今十始終悉是菩薩故皆求佛道。[17]

卷第六序品(明忍度)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忍
[句]次又見佛子住忍第四、一行半問忍即生法二忍。[18]
[記]生法兩忍[19]合前二忍為生忍第一義為法忍初半能忍人次半所忍境下半用忍意意即兼於生法故也。故知生忍之名名通義別。三藏中生滅事忍為生忍;衍門中生忍法忍永異三藏。[20]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以求佛道。[21]
[記],《阿含云力有六種:小兒啼為力女人嗔為力國王憍為力羅漢進為力諸佛悲為力比丘忍為力。[22]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禪
[句]次又見菩薩,離戲第五、兩行更問禪。[23]
又見菩薩,離諸戲笑,及癡眷屬,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攝念山林,億千萬歲,以求佛道。[24]
[句]離戲笑是卻掉悔蓋。離癡眷屬即除瞋蓋。近智者除疑蓋。一心除亂是卻貪蓋。攝念山林除睡蓋。[25]
[記]離諸等者五蓋具如止觀第四卷云云。初一行半明所離;次半行明離意以諸教禪皆離五蓋意在佛道。如寶積經迦葉云:[26]有四法急走捨離百由旬外:一、利養二、惡友三、惡眾四、同住多戲笑或嗔鬥等。又云:若有打截大千眾生若有惡心惱發菩提心人。此過過是。
 「癡眷屬具如般舟須離癡人及鄉里等望前亦有方便正修之別。[27]

卷第六序品(重明施度)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檀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檀>明四事施
[句]次從或見菩薩飲食第六、五行問檀,為二;前四行明四事施。[28]
或見菩薩,餚膳飲食,百種湯藥,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價直千萬,或無價衣,施佛及僧。
千萬億種,栴檀寶舍,眾妙臥具,施佛及僧。
清淨園林,華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29]
[記]四事前之三行正具四事。初行二事謂飲食、湯藥次行衣服次行臥具、房舍。諸教之中或復橋梁、義井、園林、浴池今無橋等。[30]菹也;[31]美食也。不知何事嘉祥及涉法師皆以殽為肉縱有一分字義通肉何須置餘?專用於肉使後代少識者疑之。應云:非穀而食曰餚。若作[*]噉也。
 《說文曰:膳者具食也。秖云從肉作訓啖誰即名為啖肉?或云:是肉未制之前斯言更謬。大乘頓制一切斷肉何論楞伽前後制耶!?況復並是光中所見豈一萬八千咸同未施斷肉之制猶以[*]肉供佛僧耶?
 經名等者如此土迦葉袈裟直十萬兩金光中所見或當有此。[32]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檀>結成
[句]如是下,第二、一行,結成。[33]
如是等施,種種微妙,歡喜無厭,求無上道。[34]

發問序>偈頌>頌上問>問他土>問他土修菩薩行>雜問>問般若
卷第六序品(重明般若)
或有菩薩,說寂滅法,種種教詔,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觀諸法性,無有二相,猶如虛空。
又見佛子,心無所著,以此妙慧,求無上道。[35]
[句]次或有菩薩,說第七有三行問般若。
初、一行不可說而說般若;二、一行不可觀而觀般若;三、一行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是說不可說、觀不可觀而論般若也。或可用此三番般若成上見他土說方等中六度;或可別擬他土說方等後大品盛談般若寂滅無二清淨不著此彼同也。或可說寂滅法是方等中意觀諸法性猶如虛空是般若意。正是歷法作觀法相無二此義實與大品相會。
若作彼土見法華意者以此妙慧求無上道一行是也。但見修妙慧人不見法華妙慧座席;若見座席即知此如彼何事須疑?但見人不見座闔眾疑問耳。或可三番般若與此間般若相同未知此後次何所說?是故疑問此兩意從人用之耳。上長行文迮但舉六意偈頌既廣顯義冷然云云。[36]
[記]次釋般若第三行中言語道斷心不著故必離言說。言語道斷泯前初行不可說而說;心行處滅泯前次行不可觀而觀。雖復雙泯而說而照故云說不可說觀不可觀。此語復通衍中諸教故不局此。
 消此三行文有五釋:初直消經文次釋三行全在方等。而言五隨般若故也。第三釋三行全同般若盛談等是初行意;寂滅等是次行意;清淨等是第三行意;以從名便同稱般若。第四釋以三行具對三味第五復同般若。 
 問:若爾此第五釋與第三何? 答:第三直以不說而說等與般若相同故且對之。此中因第四釋中以第三行對於法華者良由妙慧二字仍云見人不見座席故卻將初後二行歸於中間一行。不觀而觀正同般若即與不見法華席同等是不見故未消法華。皆云意在於斯。 
 問:前分文獨在方等今釋具對三味耶? 答:一者、方等具足四教攝法多故。二者、唯未見法華座席是故於法華前從容說之而兼般若。然又諸教六度別者皆由般若是故具論。所以若說若觀及言語道斷諸教有故故須具論(云云)。況所見難量故詳之至五收羅既廣不出於斯。兩意從人者第四、第五意中正指第三行也。
 「冷然下云云如向略申上文但云種種因緣、信解、相貌未分三味、四教之別釋者誰知三行含於二味。又諸經論六之與十離合不同具如止觀第七記。
 又瓔珞十度各各具三義通諸意故下卷云:施有三謂財、法、無畏。尸有三謂自性、受法、利生。忍有三謂苦行、外惡、第一義。進有三謂起大誓心、方便進趣、勸化眾生。禪定有三謂亂想不起、生諸功德、利益眾生。慧有三謂照有、照無、照中。願有三謂自行、神通、外化。方便有三謂進趣向果、巧會有無、不捨不受。力有三謂報得、修得、變化。智有三謂無想智、一切種智、變化智。[37]



[1]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12-c18
[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b03-b07
[3]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19-c20
[4]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a28-a29
[5]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b07-b09
[6]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0-c21
[7]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a29-b01
[8]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1-c22
[9]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b09-c07
[10]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3-c24
[11]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01-b02
[12] 般舟:梵語 pratyutpanna。意譯為佛立、常行。原為現在、現前之意。以修此三昧,可使一切諸佛現前,故稱之。
[13]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c08-c12
[14]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4
[15]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03-b04
[16]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5-c26
[17]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c13-c15
[18]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7-c28
[19] 二忍: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
  二忍為生忍與法忍。據大智度論卷六載,雖受眾生迫害或優遇,仍不執於其違順之境而忍,又觀眾生無初、中、後之別,而在眾生之上體認空理,不墮於斷、常二邊,不陷於邪見,此即生忍(又作眾生忍);體認一切事物之實相為空,心安住於此真理之上而不動,此即法忍(又作無生法忍)。
  然同論卷十四、卷十五所說則稍有差異,謂忍耐眾生之迫害、禮遇,稱為生忍;對心法(即瞋恚、憂愁等屬於心者)、非心法(即寒、暑、風、雨、飢、渴、老、病、死等不屬於心 者)之忍耐,稱為法忍。
[20]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c15-c19
[21]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04-b06
[2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c19-c21
[23]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8
[24]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06-b08
[25]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1c29-32a02
[26] 大正藏第11冊,頁506b
[27]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c22-c29
[28]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2a02-a03
[29]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09-b14
[30] 殽,音ㄧㄠˊ。古同
[31] 菹:音ㄗㄨˉ1. 酸菜,腌菜。2. 肉。
[3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1c29-202a13
[33]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2a04
[34]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14-b15
[35] 《妙法蓮華經》卷一,CBETA, T9, no. 262, p. 3b15-b19
[36]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32a04-a20
[37]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202a14-b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