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妙法蓮華經文句記》卷第一〈序品〉:劫賓那



因緣釋
因緣釋>世界
[句]劫賓那者,此翻房宿(音秀)。父母禱房星感子,故用房星以名生身也。

因緣釋>為人
是比丘初出家,未見佛,始向佛所,夜值雨,寄宿陶師房中,以草為座。晚又一比丘亦寄宿,隨後而來,前比丘即推草與之,在地而坐。
因緣釋>對治
中夜相問:欲何所之?答:覓佛。後比丘即為說法,辭在阿含,可撿取,
因緣釋>第一義
豁然得道。後比丘即是佛也。共佛房宿(音夙),得見法身,從得道處為名,故言劫賓那
毘沙門,持蓋隨賓那後,毘沙門是宿主,主既侍奉,星宿亦然。此比丘善占星宿,明識圖像,從解得名,名劫賓那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比丘第一。[1]
[記]釋劫賓那中,初是世界,是比丘下為人,中夜下對治,豁然下第一義。
  禱星等者,爾雅云:天駟房。注云:龍為天馬,故房四星,謂之天駟星也。即東方七宿中第四宿也。若準西方,宿復不定,具如止觀第十記。[2]

約教釋
[句]約教者,析破根塵之舍,同佛棲真諦之房,是三藏意。體達根塵,即共如來,同宿真諦之房,是通教意。分別十法界,根塵房舍,悉得見佛,是別教意。於一根塵房舍,即見一切房舍,見一切佛,即圓教意。[3]
[記]約教中,皆云者,依如來所證處以釋宿也。則當教明佛,分齊不同。[4]

本跡釋
[句]約本跡者,本與如來同棲實相,跡示諸房宿耳。
觀心釋
觀心者,觀五陰舍,析空即空,與化佛同宿。觀五陰舍即假,與報佛同宿。觀五陰舍即中,與法佛同宿(云云)[5]

表格 33 劫賓那」之四釋
因緣
世界
初是世界
劫賓那者,此翻房宿(音秀)。父母禱房星感子,故用房星以名生身也
增一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者,劫賓那比丘第一。
為人
是比丘下為人
是比丘初出家,未見佛,始向佛所,夜值雨,寄宿陶師房中,以草為座。晚又一比丘亦寄宿,隨後而來,前比丘即推草與之,在地而坐
對治
中夜下對治
中夜相問:欲何所之?答:覓佛。後比丘即為說法,辭在阿含,可撿取
第一義
豁然下第一義
豁然得道。後比丘即是佛也。共佛房宿(音夙),得見法身,從得道處為名,故言劫賓那
約教
三藏教
析破根塵之舍,同佛棲真諦之房
通教
體達根塵,即共如來,同宿真諦之房
別教
分別十法界,根塵房舍,悉得見佛
圓教
於一根塵房舍,即見一切房舍,見一切佛
本跡
本與如來同棲實相
跡示諸房宿
觀心
即空
觀五陰舍,析空即空,與化佛同宿
即假
觀五陰舍即假,與報佛同宿
即中
觀五陰舍即中,與法佛同宿


[1]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6a05-a17
[2]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7b18-b23
[3]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6a17-a22
[4] 《法華文句記》,CBETA, T34, no. 1719, p. 177b23-b24
[5] 《妙法蓮華經文句》,CBETA, T34, no. 1718, p. 16a22-a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