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釋
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噉馬麥,而憍梵獨在天上尸利沙園,受天王供養。
《增一》云:「樂在天上,不樂人間者,牛跡比丘第一。」樂在天上者,是隨樂欲,世界悉檀也。供雁王福所致者,為人也。避人笑者,對治也。天不笑者,第一義也云云。又云:「人但觀形,不知有德,若笑羅漢即得罪,避人笑故,常居天上。天知有德,不笑其形,故居天也。」
佛滅度後,迦葉集千大羅漢,遣下座僧,使追憍梵。憍梵問佛及和尚,答言:「皆滅。」即言:「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滅我滅,四道流注,大迦葉所。水說偈云云。大象既去象子隨,世尊、和尚既滅度,我今在此復何為?」斯亦第一義也。[3]
[記]釋憍梵中,初文含四悉,故不分之,至後自結。
翻「牛齝(口+司)」者,過去世時,曾作比丘,過他粟田,摘看生熟,後五百歲,作牛償之。今得無學,尚有餘習。
結四悉名,在中間,總釋前後文也。故「又云」去,重釋前四悉意也。次「佛滅」去,重更別釋第一義也。
約教釋
[句]約教者:住天園是示善,有牛嚼是示惡,三藏意也。以牛嚼身得道,此示惡非惡也;居天園而嚼,示善非善,通教意。示界內外善惡者,別教意。示善惡實相者,圓教意。[5]
本跡釋
觀心釋
觀心者,觀於心性中道之理,安步平正,其疾如風,即牛王觀也。[8]
[記]約觀心中,正用丈夫牛王,而通取白牛引駕。[9]
表格 34 「憍梵波提」之四釋
因緣
|
世界
|
《增一》云:「樂在天上,不樂人間者,牛跡比丘第一。」樂在天上者,是隨樂欲
|
為人
|
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達王請,五百比丘,皆噉馬麥,而憍梵獨在天上尸利沙園,受天王供養
|
|
對治
|
人但觀形,不知有德,若笑羅漢即得罪,避人笑故,常居天上
|
|
第一義
|
天知有德,不笑其形,故居天也
|
|
佛滅度後,迦葉集千大羅漢,遣下座僧,使追憍梵。憍梵問佛及和尚,答言:「皆滅。」即言:「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滅我滅,四道流注,大迦葉所。水說偈(云云)。大象既去象子隨,世尊、和尚既滅度,我今在此復何為?」
|
||
約教
|
三藏教
|
住天園是示善,有牛嚼是示惡,三藏意
|
通教
|
以牛嚼身得道,此示惡非惡也;居天園而嚼,示善非善,通教意
|
|
別教
|
示界內外善惡者,別教意
|
|
圓教
|
示善惡實相者,圓教意
|
|
本跡
|
本
|
本住四無所畏,安住聖主,如牛王,第一義天
|
跡
|
跡示牛齝(口+司),樂居天上
|
|
觀心
|
觀於心性中道之理,安步平正,其疾如風,即牛王觀
|
佛之四無所畏(梵
catvāri tathāgatasya vaiśāradyāni),為十八不共法之一科。據《增一阿含經》卷十九、卷四十二等載,即:
(一)諸法現等覺無畏(梵 sarva-dharmābhisajbodhi-vaiśāradya),又作一切智無所畏、正等覺無畏、等覺無畏。謂對於諸法皆覺知,住於正見無所屈伏,具無所怖畏之自信。
(二)一切漏盡智無畏(梵 sarvāsrava-ksaya-jñāna-vaiśāradya),又作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漏盡無畏。謂斷盡一切煩惱而無外難怖畏。
(三)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梵 antarāyika-dharmānanyathātva-niścita-vyākarana-vaiśāradya),又作說障法無畏、說障道無所畏、障法無畏。謂闡示修行障礙之法,並對任何非難皆無所怖畏。
(四)為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梵 sarva-sajpad-adhigamāya nairyānika-pratipat-tathātva-vaiśāradya),又作說出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出苦道無畏。即宣說出離之道而無所怖畏。
有關四無畏之體性,依俱舍論卷二十七載:(一)正等覺無畏,以十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一處非處智力同體。(二)漏永盡無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 四智以外之六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十漏盡智力同體。(三)說障法無畏,以道、滅等二智以外之八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二業異熟智力同體。(四)說出道無畏, 以滅智以外之九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七趣行智力同體。
另據順正理論卷七十五載,四無所畏中,前二者顯示佛自利之圓德,一為智德,二為斷德;後二者顯示佛利他之圓德,一為修斷德,二為修智德。〔大智度論卷二、成實論卷一、雜阿毘曇心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大乘義章卷十九、說無垢稱經疏卷二本〕
(一)諸法現等覺無畏(梵 sarva-dharmābhisajbodhi-vaiśāradya),又作一切智無所畏、正等覺無畏、等覺無畏。謂對於諸法皆覺知,住於正見無所屈伏,具無所怖畏之自信。
(二)一切漏盡智無畏(梵 sarvāsrava-ksaya-jñāna-vaiśāradya),又作漏永盡無畏、漏盡無所畏、漏盡無畏。謂斷盡一切煩惱而無外難怖畏。
(三)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梵 antarāyika-dharmānanyathātva-niścita-vyākarana-vaiśāradya),又作說障法無畏、說障道無所畏、障法無畏。謂闡示修行障礙之法,並對任何非難皆無所怖畏。
(四)為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梵 sarva-sajpad-adhigamāya nairyānika-pratipat-tathātva-vaiśāradya),又作說出道無畏、說盡苦道無所畏、出苦道無畏。即宣說出離之道而無所怖畏。
有關四無畏之體性,依俱舍論卷二十七載:(一)正等覺無畏,以十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一處非處智力同體。(二)漏永盡無畏,以十智中苦、集、道、他心等 四智以外之六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十漏盡智力同體。(三)說障法無畏,以道、滅等二智以外之八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二業異熟智力同體。(四)說出道無畏, 以滅智以外之九智為性,與十力中之第七趣行智力同體。
另據順正理論卷七十五載,四無所畏中,前二者顯示佛自利之圓德,一為智德,二為斷德;後二者顯示佛利他之圓德,一為修斷德,二為修智德。〔大智度論卷二、成實論卷一、雜阿毘曇心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大乘義章卷十九、說無垢稱經疏卷二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