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卷一.序品第一>菩薩眾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菩薩」,此云道心。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阿耨多羅」,此云無上。
「三藐」,此云正等;「正」以簡邪,「等」謂平等。佛與眾生,其性無二。
「三菩提」,此云正覺;「正」能「覺」了一切諸法。
皆得陀羅尼。
此云總持,護善令生,遮惡不起,總攝持故。[4]
樂說辯才,
才智辯捷,樂說無窮。[5]
轉不退轉法輪。
利根菩薩,是能轉之智人。不退法輪,是所轉之妙法。[6]
供養無量百千諸佛。
於諸佛所,植眾德本。
常為諸佛之所稱歎。
以慈修身。
慈能與樂,以此修身。[10]
善入佛慧,
佛之心者,大慈悲是。能修大慈,則是善入佛之智慧。[11]
通達大智,
於諸智中,佛智最上,達大智者,即佛見知。[12]
到於彼岸。
究竟至於菩提彼岸。[13]
名稱普聞無量世界,
名字稱呼,遠聞諸國。[14]
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所證至深,所化至眾。[15]
其名曰:
上是歎德,下出其名。[16]
文殊師利菩薩、
觀世音菩薩、
得大勢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
《思益經》云:「恒河沙劫為一日夜,是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年。經無量劫、值無數佛,修諸梵行,然後受記,名『不休息』。」上二菩薩,於義似同,各有主意。「常精進」者,為眾生故,若親若疏,終不棄捨。「不休息」者,為梵行故,久習善因,心不廢弛。[23]
寶掌菩薩、
藥王菩薩、
勇施菩薩、
義約菩薩發勇猛心,開大施門,普利一切。[26]
寶月菩薩、
義約菩薩懷於至寶,饒益眾生,如月清涼,能除熱惱。[27]
月光菩薩、
義約菩薩具大智慧,如月光明,清涼照世。[28]
滿月菩薩、
義約菩薩久修梵行,垢盡慧明,如淨滿月。[29]
大力菩薩、
義約菩薩具諸功德,有大力量,能拔濟他。[30]
無量力菩薩、
義約菩薩深大慈悲,力量無邊,不可稱計。[31]
越三界菩薩、
義約菩薩福德深厚,有大智慧,超越世間。[32]
跋陀婆羅菩薩、
彌勒菩薩、
寶積菩薩、
義約菩薩歷劫勤苦,修諸三昧,法寶充積。西竺經文,其數甚多,傳來此方,十無一二,是以釋名多無所出。[35]
導師菩薩、
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2] 三不退:Never
receding from 位 position attained; from a right course of 行
action; from pursuing a right line of 念
thought, or mental discipline. These are duties of every bodhisattva, and have
numerous interpretations.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
[17] 妙德:文殊師利菩薩的譯名。Wonderful virtue, title of Mañjuśrī; also an intp. of the meaning of
Kapilavastu, v. 劫比, et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